龐慧娟
61786部隊 北京 100094
縱觀歷史發(fā)展的進程,每一次全球性的危機都帶來了新一輪的技術革命。在國際金融危機之后,許多國家從應對氣候變化、保障能源安全,促進經濟增長的需要出發(fā),加快了清潔能源、智能電網、物聯網的發(fā)展進程。物聯網在 1999年美國麻省理工學院首次提出,狹義的物聯網指的是“物-物相連的互聯網”,這里相連的主體既包括物品到物品,也包括物品到識別管理設備;廣義的物聯網指的是信息空間和物理空間的融合,也就是虛擬與現實的融合,把所有的物體和事件數字化、網絡化、在人與人、人與物、物與物之間實現信息交互,實現物品的自動識別,監(jiān)控地位和遠程管理。以現有的互聯網以及各種專有的網為基礎,傳輸通過感知層采集匯總的各類數據,實現數據的實時傳輸并保證數據安全,目前的有線和無線互聯網2G和3G網絡等,都可以做起傳輸層的組成部分。在未來的智能小區(qū),智能家居等物聯網終端,為了保證無線傳輸數據安全,無線傳輸協議顯得尤為重要。
國際上,無線網絡傳輸協議是與紅外、藍牙、GPRS、CDMA1X等協議一樣是無線傳輸協議的一種。目前,WAPI標準是由我國相關部門研發(fā)并申請國際審查認可的無線標準,從理論上講他與 802.11b類似,只不過有別于 802.11b采用“有線加強等效保密(WEP)”等安全協議,WAPI(WLAN Authentication and Privacy Infrastructure)是無線局域網的一種傳輸協議,與802.11b傳輸協議比較相似。
在物聯網中使用的無線傳輸協議,包括下面幾種類型。
WiFi是wireless Fidelity(無線保真),又稱IEEE802.11b標準,最大的優(yōu)點是傳輸速率高,可以達到11mbps。有效距離比較長,同時與802.11的設備兼容,WiFi無線保真技術與藍牙技術一樣,屬于辦公室與家庭使用的短距離無線技術,使用頻段是 2.4GHz附近的頻段,該頻段目前尚屬沒用許可的無線頻段,可以使用的標準有兩個即 802.11ay與802.11b,802.11g是802.11b的繼承。
通用分組無線服務技術(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GPRS),使用帶移動性管理的分組交換模式以及無線接入技術。GPRS可說是GSM的延續(xù)。GPRS和以往連續(xù)在頻道傳輸的方式不同,是以封包(Packet)式來傳輸,因此使用者所負擔的費用是以其傳輸資料單位計算,并非使用其整個頻道,理論上較為便宜。GPRS的傳輸速率可提升至 56甚至114Kbps。
GPRS技術不太適合智能家具使用,主要在電信網絡使用。
紅外技術也是一種無線通信技術,可以進行無線數據的傳輸。特點是:紅外傳輸是點對點的傳輸方式,無線,不能離得太遠,要對準方向。不能穿墻與障礙物,幾乎無法控制信息傳輸的進度。802.11物理層標準中,除了使用 2.4GHz頻率的射頻外。還包括了紅外的有關標準。IrDA(The Infrared Data Association)紅外數據協會,IrDA1.0支持最高115.2kbps的通信速率。IrDA1.1支持到 4Mbps。該技術基本上淘汰,被藍牙和更新的技術代替。
ZigBee是一種新興的短距離、低功耗、低速率的近距離的無線網絡技術。ZigBee 的基礎是 IEEE802.15.4,這是IEEE無線個人區(qū)域工作組的一項標準。但IEEE 802.15.4僅處理低級MAC層和物理層協議,所以ZigBee聯盟對其網絡層和API進行了標準化,同時聯盟還負責其安全協議、應用文檔和市場推廣等。ZigBee聯盟成立于2001年8月,由英國Invensys、日本三菱電氣、美國摩托羅拉、荷蘭飛利浦半導體等公司共同組成。ZigBee與Bluetooth (藍牙)、WiFi(無線局域網)同屬于2.4GHz頻段的IEEE標準網絡協議,由于性能定位不同各自的應用也就不同。ZigBee的顯著特點有:超低功耗,網絡容量大,數據傳輸可靠,時延短,安全性好,實現成本低。
在ZigBee技術中,采用對稱密鑰的安全機制,密鑰由網絡層和應用層根據實際應用需要生成,并對其進行管理、存儲、傳送和更新等。因此,在未來的物聯網中,ZigBee技術顯得尤為重要,并在美國的智能家居等物聯網中得到廣泛應用。
作為一種無線數據與語音通信的開放性全球規(guī)范,藍牙以低成本的近距離無線連接為基礎,為固定與移動設備通信環(huán)境建立一個特別連接,完成數據信息的短程無線傳輸。其實質內容是要建立通用的無線電空中接口(Radio Air Interface)及其控制軟件的公開標準,使通信和計算機進一步結合,使不同廠家生產的便攜式設備在沒有電線或電纜相互連接的情況下,能夠在近距離范圍內具有互用、互操作的性能(Interoperability)。
藍牙以無線LANs的IEEE802.11標準技術為基礎。應用了“Plonkandplay”的概念(有點類似“即插即用”),即任意一個藍牙設備一旦搜尋到另一個藍牙設備,馬上就可以建立聯系,而無需用戶進行任何設置,因此可以解釋成“即連即用”。藍牙技術有:成本低,功耗低、體積小,近距離通信,安全性好的特點。
藍牙在未來的物聯網發(fā)展中得到一定的應用,有在辦公場所,家庭智能家居等環(huán)境。
射頻識別即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技術,又稱電子標簽、無線射頻識別,是一種通信技術,可通過無線電訊號識別特定目標并讀寫相關數據,而無需識別系統(tǒng)與特定目標之間建立機械或光學接觸。
RFID技術的基本工作原理:標簽進入磁場后,接收解讀器發(fā)出的射頻信號,憑借感應電流所獲得的能量發(fā)送出存儲在芯片中的產品信息(Passive Tag,無源標簽或被動標簽),或者主動發(fā)送某一頻率的信號(Active Tag,有源標簽或主動標簽);解讀器讀取信息并解碼后,送至中央信息系統(tǒng)進行有關數據處理。
RFID在國內外的很多領域得到廣泛的應用,例如身份識別,監(jiān)控管理,超市,賣場,商場等各種場景得到一定的應用。
從物聯網技術的不斷成熟與推廣,它必將在人們生活、工作和學習的各個方面發(fā)揮顯著作用,未來的世界一定是物聯網的世界。而不管在現在還是將來,人們重視的數據是否安全,而無線傳輸中安全尤為重要,無線傳輸協議為了保證數據安全。
在國外,由于WEP的安全性較低,IEEE 802.11組織開始制定新的安全標準,也就是 802.11i協議。但由于新標準從制定到發(fā)布需要較長的周期,而且用戶不會僅為了網絡的安全性就放棄原來的無線設備,所以無線產業(yè)聯盟在新標準推出之前,又在 802.11i草案的基礎上制定了 WPA(Wi-Fi Procted Access)無線加密協議。
在國內,WAPI標準是由我國相關部門研發(fā)并申請國際審查認可的無線標準,從理論上講他與802.11b類似,只不過有別于 802.11b采用“有線加強等效保密(WEP)”等安全協議,WAPI使用的是一種名為“無線局域網鑒別與保密基礎架構(WAPI)”的安全協議。出于安全性考慮我們要保證國家的機密是最高的機密,它如果被泄露出去會直接損害整個國家和民族的利益,后果將不堪設想。另外出于利益方面的考慮。我國是個經濟蓬勃發(fā)展的發(fā)展中國家,許多產品都擁有巨大的發(fā)展空間,尤其是高科技產品,無線方面如果可以將WAPI廣泛推廣的話所產生的相關利益也是巨大的。
對于個人而言,WAPI的出現最大的受益就是讓用戶的更加安全,因為 WLAN在進行數據傳輸時是完全暴露在半空中的,而且信號覆蓋范圍廣,如果安全性不好,合法用戶的數據就很容易被非法用戶截獲和破解。同時,非法用戶還可以偽裝成合法用戶,和合法用戶共同使用網絡資源,使合法用戶的利益蒙受損失。
隨著物聯網技術和應用的不斷發(fā)展,無線傳輸協議將迎來前所未有的發(fā)展,其在未來智能化系統(tǒng)中的應用也將會呈現爆發(fā)性的增長。了解與掌握 ZigBee、藍牙、Wi-Fi、RFID等核心技術,研制相應的借接口以及無線通信產品模塊化,無線傳輸協議是物聯網發(fā)展的一個關鍵技術,也將是未來物聯網發(fā)展中的重中之重。
[1]李文.物聯網技術及其應用[J].福建電腦.2010.
[2]李健.物聯網關鍵技術和標準化分析[J].通信管理與技術.2010.
[3]徐小濤,王逢東.基于WMN的多信道物聯網信息傳輸機制研究[J] .2011.
[4]劉兆元.物聯網業(yè)務關鍵技術與模式討論[J].廣東通信技術.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