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永波
(淄博職業(yè)學院,山東 淄博 255314)
以患兒為中心,以現(xiàn)代護理理念為指導,以護理程序為基礎框架,把護理程序系統(tǒng)化地運用到患兒臨床護理和護理管理的思想和方法是兒科整體護理的基本內(nèi)涵?!盎诠ぷ鬟^程”的教學范式,要求頂崗實習護士在整體化護理工作中養(yǎng)成職業(yè)素養(yǎng)。在頂崗實習中,實習護士能夠全方位了解兒科整體護理程序,掌握兒科護理工作過程的基本流程,從而養(yǎng)成兒科護理職業(yè)素養(yǎng)。
由于兒科頂崗實習護士的基于護理工作過程的兒科臨床護理經(jīng)驗很少,而書本上的知識又很難一下子轉(zhuǎn)化為具體的工作技能。因此,患兒家長不會輕易讓實習護士給患兒進行靜脈穿刺采血和輸液,即使實習護生能夠一次注射或穿刺成功,他們也心存芥蒂,這常使實習護士尷尬不已、無所適從。這就是對護理技能和護理質(zhì)量的信任問題,要解決該問題,首先要使護生養(yǎng)成善于溝通的能力。
要展開一項完整的兒科護理工作,帶教教師首先要指導實習護士保持端莊的儀表、穩(wěn)重的舉止,用愛心接納患兒,用真心愛撫患兒。具體做法:(1)笑臉相迎,笑語相隨,態(tài)度和藹可親,言語、表情親切;(2)采取牽手、摟抱、撫摸等愛撫動作感染患兒;(3)適時夸獎患兒漂亮可愛、聰明聽話,用小玩具、小禮物(如糖塊、小別針)和患兒交流,盡量創(chuàng)設溝通情境;(4)像母親一樣關心體貼、呵護患兒。這些做法可使患兒及其家長對實習護士產(chǎn)生親切感、信任感和安全感。這一溝通環(huán)節(jié)如果運行得當,患兒及其家長就會主動找這位護士(即使是實習護士)注射、穿刺,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重視語言對患兒的影響,耐心聽取患兒的傾訴,詢問開放性問題,用應答及姿態(tài)表示關注,理解性地對患兒的話做出反應和適時應用沉默的技巧是與患兒溝通的語言或非語言技巧。
在進行各項護理操作時,帶教教師要嚴格要求實習護士靈活運用溝通技巧,耐心說服和鼓勵患兒,盡可能地創(chuàng)建與患兒及其家長的溝通空間,更好地鼓勵患兒樹立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念,勇敢地、主動地接受治療,藉以提升護理技術操作水準。如需要向患兒解釋病情時,也要用患兒熟悉的語言簡要介紹,避免應用令患兒恐懼的詞語,如開刀、切除、打針、穿刺等。
非語言溝通技巧是兒科護士應具備的一項基本素質(zhì),也是做好患兒護理的重要基礎。通過靈活運用表情、姿勢、聲調(diào)、語速、眼神以及暗示等非言語溝通技巧,可以有效緩解患兒的恐懼心理,有利于消除患兒緊張和焦慮不安的情緒。帶教教師在培養(yǎng)實習護士的非語言溝通技巧時,應放手讓實習護士磨練非語言溝通技巧,并當做一項基本功進行訓練。
整體化兒科護理要求實習護士微笑服務,這也是情感護理的重要內(nèi)容。在兒科頂崗實習中,帶教教師應告知實習護士微笑服務,可適時緩解患兒及其家長的不友好情緒。兒科護士身著粉色隔離衣,是微笑服務的象征,增加了親和力。某些患兒家長見孩子病情沒有好轉(zhuǎn),會對實習護士橫加指責,實習護士要理解對方,以微笑服務,笑語相隨,耐心解釋,將心比心,就會適時化解他們的不滿情緒。對于患兒家長提出的某些質(zhì)疑,諸如檢查、費用、用藥等,帶教教師要親自帶教實習護士,讓其感受微笑服務的魅力,在微笑服務中讓患兒家長明晰賬目、費用和每日清單,使醫(yī)護收費更透明化,以減少不必要的醫(yī)患、護患糾紛。在出現(xiàn)小失誤的時候,面對患兒及其家長的責難,實習護士要正視錯誤,勇于承擔,誠懇道歉,盡量求得他們的諒解。做到微笑服務,誠信微笑,用心服務每一位患兒,以增強護士的親切感和信任感,有利于整體化護理的順利實施。
患兒住院期間,極易產(chǎn)生明顯的不良情緒反應,如發(fā)脾氣、煩躁、哭鬧、摔東西等,甚至拒絕護士的護理操作,對實習護士更是如此。因此,實習護士應在帶教教師的指教下,堅持情感服務信念,寬容和理解患兒,給予其安慰、鼓勵,讓患兒有機會發(fā)泄自己的不良情緒,這樣既可減輕患兒慣常的心理恐懼,又可避免對其造成新的心理負擔。
熟練的注射、穿刺技術是保證護理質(zhì)量的關鍵環(huán)節(jié),也是構建和諧醫(yī)護關系的重要前提。某些患兒及其家長對注射、穿刺技術要求比較高,甚至苛刻,這就使得實習護士在頂崗實習過程中必須與時俱進,護理操作技能必須達到應有的程度,帶教教師也要高質(zhì)量、高標準地要求實習護士。從心理角度講,無論是對實習護士,還是患兒及其家長,“一針見血”都極其重要,倘若成功,容易贏得患兒及其家長的信賴。技術高超的兒科帶教教師應嚴格帶教實習護士,要求他們熟練掌握操作技能。作為實習護士,要多看,多摸索,多練,使自己的注射技術嫻熟,做到心中有數(shù),一針見血。
提高兒科靜脈穿刺質(zhì)量,在于做好以下技術環(huán)節(jié):(1)優(yōu)選穿刺部位。新生兒靜脈注射多在頭部,所以最好在第一次注射前征得患兒家長的同意,由有經(jīng)驗的帶教教師指教實習護士細心剃去患兒的頭發(fā),以便穿刺。(2)優(yōu)選留針方式。穿刺時盡量采用靜脈留置針,以減少患兒的痛苦。(3)穿刺人選。對于長期注射、穿刺難度較大的患兒,護士長應派穿刺成功率高的護士(護師)進行靜脈穿刺,讓實習護士現(xiàn)場觀摩。(4)注意藥物配伍。注意藥物的配伍禁忌和劑量的大小。(5)責任承擔。如果穿刺失敗,患兒及其家長不滿時,護士不能推脫責任,要說對不起,請求原諒,并讓有經(jīng)驗的護士重新穿刺,實習護士現(xiàn)場觀摩。
實習護士高質(zhì)量的護理操作技能,是其勝任兒科護理工作的關鍵。帶教教師要明確帶教責任,勤于示范和指導實習護士的技能操作,使頂崗實習落到實處;實習護士要嚴于律己,耐心求教,苦練基本功。
護患關系是指護理人員在從事護理工作時與患者及其家屬建立起來的服務與被服務的關系。在以患者為中心的整體護理模式中,良好的護患關系有利于患者輕松愉快、主動地接受治療,并主動與醫(yī)護人員配合?;純荷 ⒆≡汉椭委?,牽動著家長的態(tài)度、舉止,有些家長甚至表現(xiàn)出某些不理智和不文明的行為。這就對兒科護士,尤其是頂崗實習護士,提出了較高的要求。帶教教師應適時培養(yǎng)實習護士對護患關系的處理能力,更好地應對患兒家長的各種舉止行為,努力改善護患關系。
帶教教師利用自己的親身體驗,對實習護士傳教構建和諧護患關系的經(jīng)驗,從而提高護理質(zhì)量。(1)換位思考,急患兒所急。設想當患兒家長拿著住院證急急忙忙進入病房時,他們希望的是孩子的疾病能夠及時醫(yī)治和護理,其心情自然可以理解。面對此景,責任護士要換位思考,急患兒所急,熱情接待患兒及其家長,先了解病情,并盡快通知醫(yī)生。(2)及時告知患兒家長住院須知,患兒一經(jīng)入院,應立即告知患兒家長住院須知,做好入院宣教工作,告知洗刷間、開水房和廁所具體位置,讓其明確探視要求和一般治療、護理常規(guī),并注意病房衛(wèi)生。(3)及時與患兒家長溝通,一方面能夠增進了解,避免不必要的誤會;另一方面也可及時獲得患兒疾病變化的信息,利于護理工作的開展。(4)及時做好健康教育工作。健康教育工作也是搞好護患關系的重要環(huán)節(jié)。
帶教教師要親身指導實習護士做好心理護理中的對患兒家長的心理支持。(1)觀察、理解患兒家長的心理反應?;純杭议L的心理反應直接影響著患兒的情緒,做好心理護理中對患兒家長的心理支持尤為重要。為了減少住院患兒的心理傷害,可以采取家長陪護措施[1]。(2)讓患兒家長享有知情權。(3)理解患兒家長的心理波動。(4)鼓勵患兒家長主動與護理人員溝通。
(1)用愛撫動作和良性環(huán)境感染患兒;(2)用笑臉和醫(yī)學情感呵護患兒;(3)靈活運用語言和非言語溝通技巧;(4)幫助患兒宣泄不良情緒;(5)重視患兒病情明顯變化時的心理護理。
不同發(fā)展階段的兒童有不同的心理特點,每個兒童都有自己的個性特點。在兒科護理工作中,帶教教師要指導實習護士具體情況具體分析,因患兒、家長而宜,分別對待,全面考慮患兒的病種、年齡、病情、住院時間、治療藥物和護理措施,對不同心理反應的住院患兒,采取不同的心理護理干預措施。
[1]嚴謹.住院學齡期兒童的醫(yī)療恐懼及其影響因素[J].中華護理雜志,2000,35(10):584-586.
[2]孫永波,李慶美.患兒臨床程序化心理護理之管見[J].衛(wèi)生職業(yè)教育,2008,26(24):152-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