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浩
在公務員面試當中,考生可能遇到考官似乎是在“刁難”,其實這是考官對考生應變能力、表達能力、情緒控制能力等的考查。
去年我參加公考筆試通過且名次居前,很不錯的成績。當時很高興,感覺面試應該沒問題。但是沒有想到結(jié)果讓我敗得很傷心。
面試那天,天很熱。一進面試考點,我發(fā)現(xiàn)一屋子二十來人中只有五個女的,看樣子很土氣,要不就像在校生的樣子,有的年齡顯得很大。男生還都行,基本白襯衫,有不少還打領帶。我一看這些競爭對手,感覺不是我對手。
輪到我時,我很輕松地進入了面試室。一進去,真是倒吸一口氣,屋中間一個桌子,一把小椅子,迎面有二十多人的眼睛盯著看??脊倏赡苡衅甙藗€,人事局、組織部、紀委工作人員有近十五個吧,其中有一個還很熟。
到了位置上簡單點頭示意后,主考命我坐下。我一看桌子有只有一張試題紙,還有一些草稿紙。掃了下題目,共五道:組織個活動,對社會新聞事件的看法等,最后一道竟是讓你用直尺和圓規(guī)劃兩條平行線,在這兩線中間畫五個圓。這類題對我而言很順利,我用五分鐘答完了前幾題,就準備答最后一道了。
面對考官“刁難”時,考生首先要注意調(diào)整好自己的心態(tài)。圖為某校公務員面試模擬現(xiàn)場。
一看桌子上沒直尺和圓規(guī),心想怎么回事?就問考官借吧,考官說沒有。我心想是不是考我們在沒有工具的條件下怎么處理事。于是就想辦法了:不是有草稿紙嗎,用草稿紙的邊當直尺很容易地劃了兩條平行線。準備畫圓找切點時,主考發(fā)話了:人事局沒下通知讓你捎直尺圓規(guī)嗎?我說:沒呀。
主考又很生氣地說:別的考生都接到通知了,怎么唯獨沒通知你?我說:不可能吧,人事局工作人員很細心,不可能不通知我。
這時我心想:是不是前天我的手機信號不好時打的電話?再回憶一下也沒注意別的考生拿什么東西呀。是不是考我們在無條件的環(huán)境下應急反應?
這時主考就很陰陽怪氣地說了:你沒有直尺圓規(guī)是畫不好的,你這個考生也真是,接個通知也出差錯。好象很埋怨我辦事不清理。我看了一下邊上的工作人員,其中一個笑著看了我一下,立即繃臉了。
我說:盡量畫吧。于是在這余下的五分鐘里就畫完了,然后主考說:你畫完了?你放在那兒吧。然后我就出去了,一邊走我還納悶這是什么面試。
因為還有人沒面試,于是我們面試完的在接待室等。剛一進屋,聽見前面那些考完的好象很激動地議論什么,我立即感覺到是不是詐我們呀。于是在門口說了一句:是不是詐我?他們都笑了。
于是大家伙議論怎么答的,有的說:我根本不會畫,就和他混時間!有的說:就說沒接到通知,不公平,就不畫,把時間都用在答前面的題。還有一個女生說:考官問了我一句后,我很生氣,說不想讓我們考拉倒,不考了,考官才說開玩笑。
這時我真是氣憤極了,怎么就數(shù)問我的多!
全部面試完后,主考還親自來考場談話:你們能進入面試都是很不容易的,今天的面試題很難為你們了。最后一道題不是讓你們畫的,凡是畫的都沒得分,是考你們的應變能力。
結(jié)果女生中有三個都得了九十多分進入圈子。筆試最后一名的男生好像面試得了第一,還有三個男生也進入了,都是九十多分。我得了八十分。
這就是我的面試經(jīng)歷,讓我很受打擊,很痛苦了一陣子。我不明白這樣的題怎么就考出應變能力了?真是搞不清人事部門出的面試題,憑什么來拿人事局發(fā)通知這樣嚴肅的事來說事?
所以要提醒廣大考生:面試時千萬要小心,什么題都可能出現(xiàn)。(考生葉菊)
【點評】
周浩(京佳教育公務員考試培訓學院)
在公務員面試當中,考生在考場上可能遇到這類問題:“我們對你今天的表現(xiàn)不太滿意,我們決定不錄用你,你怎么辦?”“有人說你在考試前托人找關(guān)系,是真的嗎?”“有人舉報說你在考試過程中作弊了,你作何解釋?”乍聽之下,似乎是在“刁難”考生,其實這是考官對考生應變能力、表達能力、情緒控制能力等的考查。那么,公務員面試中面對考官的“刁難”,考生應該如何應對呢?
面對考官“刁難”時,考生首先要注意調(diào)整好自己的心態(tài)。作為一名應試者,在面對考官“刁難”時,一定要保持穩(wěn)定的心態(tài),不要緊張,更不要害怕,要堅定自己的立場,更不能輕易地改變自己的答題思路。要保持冷靜,理清思路,順著考官提問的要求,認真思考,及時作答。
考生的心理素質(zhì)也是考官考查的內(nèi)容,它一定程度上決定一個考生面試成績的高低。通常情況下,考生在面對考官“刁難”時,要注意克服三種心理。
一是考官“刁難”的心理,這是一般考生的第一反應。通常情況下,人們的思維定式都是從壞的方面去考慮,但是實際上,考官在面對考生時,都希望能夠選拔出優(yōu)秀的考生,這不僅是一個考官的職業(yè)道德決定的,也是這種公開選拔的機制決定的。所以,考生在面對考官“刁難”時,沒有必要把考官想得“太壞”,從而產(chǎn)生不應有的抗拒心理。而應當積極配合,認真思考,慎重作答。
二是心情突然緊張的心理,這也是一般考生的反映。通常情況下,這樣的反映多發(fā)生在性格內(nèi)向,沒有經(jīng)過多大場面的考生身上。
有時在面對考官的“刁難”時,突然心情緊張起來,甚至打破了自己的原有思路,血壓升高,頭腦轟鳴,不知所措。這樣的考生主要是平時鍛煉的機會較少,缺少應對突如其來的場面的能力。
作為這樣的應試者,除了平時要加強鍛煉外,進行每道面試題目答題時,一定要略為思考半分鐘,并迅速在面前的紙上,列出答題提綱,不論考官是否“刁難”,都能從容應對。
三是怕考官打“低分”的心理,這也是考生的一種心理反應。但是,這種心理反應是多余的。正常情況下,面試的考官都不會去對考生進行“刁難”的。前面已經(jīng)說過出現(xiàn)“刁難”的原因,應當看到是考官對考生的關(guān)心和愛護,只要考生認真思考,從容應答,不僅不會丟分,而且有可能增加分數(shù)。
每一位考生的評分高低,除了考生對答題的理解,回答的完整性、透徹性、合理性、哲理性等外,還必須要以1號考生給出的分數(shù)作為參照物。所以,任何一個應試者,都不要害怕自己的分數(shù)過低。
調(diào)整好心態(tài)之后,我們在作答時還要注意,在態(tài)度上配合考官的“刁難”。
少數(shù)考生在面對考官的“刁難”時,往往并不是對考官“刁難”后對問題回答得不夠完整、不夠完美而沒有增加到分數(shù),反而將本來可能得到的分數(shù)減少了,失去了不應該失去的分數(shù),其中的重要原因就是態(tài)度。
通常情況下,許多考生在被考官“刁難”之后,往往會有三種態(tài)度:一是一臉茫然、無所謂、冷淡的態(tài)度或自亂陣腳,有的甚至和考官爭辯,非要弄出個子丑寅卯,讓考官感到考生臨場應變能力太差,沒有良好的自制力。
二是答非所問,心不在焉的態(tài)度,表現(xiàn)出極不耐煩,回答“刁難”時偏離了所要問的主題,同樣讓考官感到失望。
三是毫無針對目標“口若懸河”,極力表現(xiàn)自己的能力和善辯,表現(xiàn)為夸夸其談,極力鼓吹自己如何如何,極力展現(xiàn)自己如何完美,不僅沒有得到考官好感,反而招來了考官的反感。
有的考官就說:“這個考生的表現(xiàn)欲太強?!笨梢哉f,正是少數(shù)考生“不由自主”的表現(xiàn)欲,才讓考官在評分時打了折扣。從這個角度講,考生的態(tài)度影響著考官的心理,而產(chǎn)生“印象分”,這個分是沒有標準去衡量的,只有考官自己清楚。而有時,也正是因為考官這瞬間的“印象”,決定了一個考生的前途和命運。
有時候,考官的“刁難”也是一把“雙刃劍”。我們應當看到的是,考官對考生的某一問題、觀點感興趣,是對考生的關(guān)心和愛護,只要考生沉著冷靜、認真思考、從容應答,不僅不會丟分,反而是增加分數(shù)的大好時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