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少華
廣東省湛江雷州市人民醫(yī)院口腔科,廣東雷州 524200
牙周炎是發(fā)生于牙周組織的炎癥性疾病,發(fā)展呈慢性持續(xù)性,糖尿病是一種常見的內(nèi)分泌代謝疾病,在我國2型糖尿病發(fā)病率較高,其引起急、慢性并發(fā)癥累及多個器官,有研究稱牙周炎是糖尿病的第六并發(fā)癥[1],它與牙周炎的相互關(guān)系是近年來的研究熱點。C反應蛋白(CRP)是經(jīng)典的非特異性炎癥標志物之一,研究證實其與糖尿病、牙周炎密切相關(guān)。該研究旨在探討牙周基礎(chǔ)治療對伴發(fā)糖尿病的慢性牙周炎患者的牙周炎癥控制和對CRP水平的影響,現(xiàn)報道如下。
選擇該院2009年1月—2011年12月慢性牙周炎伴2型糖尿病患者26例作為觀察組,同期患慢性牙周炎患者(不伴有全身疾病)26例作為對照組,觀察組26例,男15例,女11例;年齡38~65 歲,平均年齡(47.16±2.37)歲。 納入標準:符合 1999 年WHO糖尿病診斷標準,2型糖尿病1年以上;空腹血糖濃度≥7.0mmol/L,餐后2 h血糖濃度≥11.1mmol/L;排除其他系統(tǒng)性疾病。對照組 26例,男 12例,女14例,年齡 39~67歲,平均年齡(48.83±2.54)歲。納入標準:無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和內(nèi)分泌等系統(tǒng)性疾病。兩組均符合以下條件:排除妊娠期、哺乳期婦女;全口至少有10顆可進行牙周評價的牙齒,至少有4顆磨牙;1個月內(nèi)未服用任何抗生素;牙周炎符合1999年美國牙周病分類標準。
兩組患者全部行牙周基礎(chǔ)治療,包括口腔衛(wèi)生宣教、根面平整、全口潔刮治、調(diào)牙合、拔除無法保留的患牙。全部基礎(chǔ)治療均由同一名牙周醫(yī)師完成。在整個治療期間,均保持原有的生活方式、飲食習慣、用藥情況。
治療前和治療后1個月按照參考文獻[2]對兩組患者進行全口臨床牙周情況檢查,記錄探診出血(BOP)陽性率、牙周探診深度(PD)、附著喪失(AL)值,每顆牙均檢測頰、舌側(cè)的遠中、正中和近中6個位點。BOP陽性率以全口牙BOP陽性位點所占的百分比作為測量結(jié)果,AL和PD值以均值作為測量結(jié)果,所有檢查均由同一名醫(yī)師完成。
治療前與治療后1個月對兩組患者空腹靜脈血進行采集,采用免疫透色比濁法檢測血清CRP水平。
治療后1個月,兩組患者BOP陽性率、PD、AL、血清CRP水平均比治療前明顯下降,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觀察組牙周指數(shù)BOP陽性率、PD、AL與CRP水平呈正相關(guān)(r=0.879,r=0.531,r=0.585,P<0.05),對照組 BOP 陽性率、PD、AL 與CRP水平呈正相關(guān)(r=0.782,r=0.720,r=0.690,P<0.05)。
表1 兩組牙周基礎(chǔ)治療前、后BOP陽性率、PD、AL、血清CRP檢測結(jié)果(±s)
表1 兩組牙周基礎(chǔ)治療前、后BOP陽性率、PD、AL、血清CRP檢測結(jié)果(±s)
組別例數(shù) 治療時間BOP(%)PD(mm)AL(mm)CRP(mg/mL)觀察組26對照組26治療前治療后治療前治療后26.13±3.25 7.52±0.35 29.25±3.47 8.43±0.68 5.36±1.42 3.55±0.62 5.56±1.34 3.61±0.71 5.58±1.21 4.54±0.67 5.62±1.25 4.72±0.87 4.12±1.61 0.95±0.62 6.63±1.79 1.03±0.57
目前牙周炎被認為感染性疾病,也屬于系統(tǒng)性炎癥的一種。隨著牙周破壞的增加,2型糖尿病與大血管并發(fā)癥危險性也在不斷增加,牙周炎、糖尿病兩者有一定互相影響,存在雙向關(guān)系[3],①牙周炎的危險因素是糖尿病,加重牙周炎患者牙周組織的破壞:②牙周炎作為一種慢性炎癥,是糖尿病的重要并發(fā)癥,會影響糖尿病的代謝[4]。研究證實CRP在牙周炎的發(fā)病過程中有很重要的作用,CRP是2型糖尿病發(fā)病的強預測因子,在齦溝液中可以檢出,牙周炎患者CRP水平平均是牙周健康者的2倍。2型糖尿病是以胰島素抵抗為主,機體天然免疫系統(tǒng)啟動的細胞因子介導的臨床綜合征,牙周炎伴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CRP水平高于單純慢性牙周炎患者。
該研究結(jié)果顯示牙周指數(shù)BOP、PD、AL與血清CRP水平均呈正相關(guān),說明牙周炎癥程度、牙周破壞程度與血清CRP水平呈正相關(guān)。該研究兩組患者治療后1個月BOP陽性率、AL、PD、血清CRP水平跟治療前比較均明顯下降,治療前、后相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提示牙周基礎(chǔ)治療不僅對慢性牙周炎患者的牙周狀況有明顯改善,而且對伴有2型糖尿病的牙周炎患者的牙周炎癥也有明顯改善作用,所以很有必要在糖尿病患者中開展牙周炎治療,應該定期進行牙周維護和復查,以保證牙周炎癥的控制和糖尿病病情穩(wěn)定。研究表明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與牙周炎嚴重程度呈正相關(guān)。及時治療糖尿病,控制好血糖,有助于牙周炎的病情減輕。反之,牙周炎癥控制良好則血糖控制相對良好,糖尿病病情穩(wěn)定。
綜上所述,慢性牙周炎伴發(fā)糖尿病患者對于牙周炎的宣教及治療是很有必要的,應該對糖尿病患者實行定期牙周檢查、維護和復查,從而保證牙周治療遠期療效和糖尿病病情的穩(wěn)定控制。
[1]孟煥新.牙周炎與糖尿病的關(guān)系[J].北京大學學報:醫(yī)學版,2007,39(1):18-20.
[2]曹采方.牙周病學[M].2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4:155-156.
[3]戚威娟,陳蕾,劉芳.牙周非手術(shù)治療對2型糖尿病伴慢性牙周炎患者牙周炎癥控制及血清C反應蛋白水平影響的研究[J].廣東牙病防治,2011,19(6):312-315.
[4]韓璐,蘭倩,孫昌娟.伴糖尿病的慢性牙周炎患者牙周基礎(chǔ)治療效果研究[J].廣東牙病防治,2008,16(7):300-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