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菁
湖北省武漢市第八醫(yī)院,湖北武漢 430070
伴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2型糖尿病的發(fā)病率迅速增加,在我國城市人口中成年人糖尿病發(fā)病率已達9.7%,且每年約增加100萬新的糖尿病患者,并引發(fā)微血管和大血管并發(fā)癥,導致失明、截肢、腎衰竭、心血管事件乃至死亡,給個人和社會帶來沉重的經(jīng)濟負擔。2型糖尿病是一種多基因遺傳性代謝紊亂性疾病,胰島素抵抗[1]和早相分泌缺陷[2]是2型糖尿病兩大病理生理缺陷。2型糖尿病治療方案的選擇應基于已知的病因,糾正病理生理缺陷,而不是簡單的降低糖化血紅蛋白。自2009年12月—2011年12月,武漢市第八醫(yī)院內(nèi)分泌科采用瑞格列奈和二甲雙胍共同治療初診斷2型糖尿病患者取得理想的治療效果,報道如下。
選取60例該院住院和門診2型糖尿病病人,均符合1999年WHO有關2型糖尿病的診斷及分型標準。男性24例,女性36例,年齡為(55.7±14.55)歲。所有病人均為初診病人,確診為糖尿病后即給予飲食、運動、糖尿病教育等基礎治療,同時給予二甲雙胍及諾和龍口服。主要排除標準為:1型糖尿病、妊娠哺乳期糖尿病患者、肝腎功能不正常,患嚴重和(或)慢性軀體疾病者、藥物及酒精依賴者。
開始量給予二甲雙胍0.25 g,2次/d,進餐時服用。瑞格列奈0.5mg,3次/d,進餐時服用,依據(jù)血糖變化調(diào)整劑量,二甲雙胍最大劑量2 g/d,瑞格列奈最大劑量9mg/d,并且依據(jù)患者標準體重、工作性質(zhì)和參照原來生活習慣制定患者適合的食譜與運動量,同時給予糖尿病教育、自我血糖監(jiān)測。療程3個月。第1個月每周測1次空腹血糖及三餐后2 h血糖,第2個月每2周測1次空腹血糖及三餐后2 h血糖,必要時家中自測睡前血糖,并鼓勵患者進行自我血糖監(jiān)測并與醫(yī)生保持電話聯(lián)系。3個月后復查空腹血糖和三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紅蛋白和體重指數(shù)。
有效控制:FPG<7mmol/L及餐后 2 h PG<10mmol/L;控制不良:癥狀無明顯改善,或血糖值未達到上述標準。
采用統(tǒng)計學軟件SPSS16.0對所得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學處理,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
根據(jù)患者 FPG及餐后 2 h PG判定臨床療效。60例患者達到有效控制55例,控制不良 5例,總有效率 91.67%,見表1。
表1 諾和龍聯(lián)合二甲雙胍治療12周后指標(±s)
表1 諾和龍聯(lián)合二甲雙胍治療12周后指標(±s)
項目FPG(mmol/L)2 hPG(mmol/L)HbA1c% BMI治療前治療后P值9.37±2.67 6.12±0.87<0.05 13.85±1.57 8.55±1.06<0.05 8.7±0.31 6.2±0.19<0.05 26.3±2.64 26.4±3.26>0.05
該組中均無需要救助的嚴重低血糖、夜間低血糖發(fā)生,無新發(fā)心血管事件發(fā)生,個別患者有輕度低血糖癥狀,調(diào)整飲食結(jié)構(gòu)和藥物劑量后癥狀消失。治療前后復查病人的肝功能、腎功能、血乳酸水平未見明顯異常,與治療前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 型糖尿病是一種進行性疾病,糾正病理生理缺陷是糖尿病治療的關鍵。2009年ADA/EASD專家共識指出:絕大多數(shù)患者最終需要聯(lián)合用藥治療,而針對病因的不同機制藥物之間的聯(lián)合可獲得最大的受益[3]。瑞格列奈為非磺脲類的胰島素促泌劑,其受體不同于磺脲,因此對磺脲類藥物過敏及繼發(fā)失效者可以試用該藥,其作用機理類似于磺脲,即鉀通道關閉和鈣通道開放,但結(jié)合位點于磺脲不同。該藥半衰期短于磺脲,所致胰島素刺激作用短促,有兩種作用:餐后立即出現(xiàn)更多胰島素分泌,有效降低餐后血糖;餐后數(shù)小時胰島素分泌減少,故在下一餐前及睡前發(fā)生低血糖的危險性減低,且該藥劑量范圍為0.5~4 mg,劑量范圍寬廣,可根據(jù)患者起始血糖水平選擇適合劑量,達到很好降糖效果。更為獨特的是它能重塑早相胰島素分泌,模擬生理胰島素分泌,糾正2型糖尿病病理生理缺陷[4]。二甲雙胍是2010年CDS指南首選藥物,在2型糖尿病的治療中有著重要地位。二甲雙胍主要作用機制是通過抑制肝糖異生,降低肝糖輸出使FBG下降20%~30%;通過抑制葡萄糖在腸道的吸收,改善外周組織對胰島素的敏感性,增加葡萄糖的攝取利用,控制餐后高血糖;通過抑制脂肪組織分解,降低游離脂肪酸水平,全面改善血脂代謝;另外,研究表明,二甲雙胍能有效延緩糖耐量低減(IGT)轉(zhuǎn)為2型糖尿病的病程[5],降低心血管事件發(fā)生率。英國的前瞻性糖尿病研究(UKPDS)結(jié)果顯示,二甲雙胍可以減少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心血管事件和死亡率,10年后續(xù)追蹤顯示這種保護心血管效應持續(xù)存在[6],據(jù)此早在2004年ADA和EASD大會上提出“高血糖記憶效應”。早期強化血糖控制可降低糖尿病微血管并發(fā)癥,形成好的代謝記憶;反之若糖尿病患者長期處于高血糖狀態(tài),形成壞的代謝記憶,即使之后數(shù)年血糖恢復正常,但仍易發(fā)生糖尿病相關并發(fā)癥,這種現(xiàn)象就稱為“代謝記憶”,強調(diào)早期初診糖尿病治療的深遠意義,盡早讓糖尿病患者安全達標。二甲雙胍對心血管的保護作用是多方面的,通過其胰島素增敏作用,除有效降低血糖外,對胰島素抵抗所致的肥胖、高血壓、血脂異常、高凝狀態(tài)、氧化應激及內(nèi)皮功能異常都有顯著改善,從而延緩和防止動脈粥樣硬化的進展,改善心血管結(jié)局[7]。二甲雙胍增加胰島素敏感性,降低空腹血糖;瑞格列奈重塑早相,降低餐后血糖,具有理想的降糖療效和安全性,綜上所述提示二甲雙胍聯(lián)合瑞格列奈是針對2型糖尿病病理生理雙重缺陷的理想選擇[8]。
[1]Rossetti L,Giaccari A,DeFronzo RA.Glucose toxicity[J].Diabetes Care,1990,13(6):610-630.
[2]Weyer C,Bogardus C,Mott DM,et al.The natural history of insulin secretory dysfunction and insulin resistance in the pathogenesis of type 2 diabetesmellitus[J].JClin Invest,1999,104(6):787-794.
[3]David M,Nathan MD,John B,et al.Medical Management of Hyperglycemia in Type 2 Diabetes:A Consensus Algorithm for the Initiation and Adjustment of Therapy[J].Diabetes Care,2009,32(1):193-203.
[4]過依.寧光.不同胰島素促泌劑對胰島β細胞分泌胰島素的影響[J].中華內(nèi)分泌代謝雜志,2005,21(3):206-210.
[5]Li CL,Pan CY,Lu JM,et al.Effect ofmetformin on patients with impaired glucose tolerance[J].DiabetMed,1999,16(6):477-481.
[6]Holman RR,Paul SK,Bethel MA,et al.10-year follow-up of in-tensive glucose control in type2 diabetes[J].N Engl JMed,2008,359:1577-1589.
[7]石福彥.二甲雙胍對心血管的保護作用[J].藥品評價,2011,8(1):14-22.
[8]Raskin P.Oral combination therapy:repaglinide plusmetformin for treatment of type 2 diabetes[J].Diabetes Obes Metab,2008,10(12):1167-1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