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寶國
小學英語教學要培養(yǎng)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教學中既要考慮語音、詞匯和語法,更要顧及語言的功能、意念和實際運用,使它們有機地結合起來,突出聽說能力的培養(yǎng),并在此基礎上提高讀寫能力;既重視語言能力和學習興趣的提高,又重視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可針對英語教學的要求和特點,有效地運用現代信息技術教育手段,優(yōu)化小學英語課堂教學。
“最好的學習動機是學生對所學內容產生濃厚的興趣?!毙W生學習英語能否取得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他們的學習興趣。信息技術集文字、圖形、音頻和視頻等多種媒體于一身,給學生一種耳目一新之感,使表現的內容更充實、更形象生動、更具吸引力,可以使學生快速進入情景和保持積極的學習狀態(tài)。豐富多彩的教學資源,能夠為學生營造一個色彩繽紛、圖文并茂、動靜相容的教學情景,促使學生腦、眼、耳、手、口等多種器官同時接受刺激,從而大大激發(fā)學生的思維活動。天氣的主要類型我們大家都很熟悉,即便如此,如果在教學中只使用幾張呆板的圖片也很難將天氣的主要特征表達清楚,同時也很難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為了形象地表現各種天氣的氣象學特點,在學習句型 How′stheweathertoday?It′s… 以及sunny,cloudy,snowy,windy,rainy等詞時,我利用幻燈片并插入一些flash動畫、gif動畫和各種音效,為學生展示了一幕幕逼真的天氣變化的場景:晴天,太陽在碧藍的天空中閃耀,鳥語花香,蝴蝶在花叢中飛舞;雨天,陰云密布、大雨傾盆、嘩嘩作響,遠處傳來陣陣雷聲;多云,天空昏暗、云層厚重,遠處的群山在天空的映襯下顯得格外陰森;刮風,狂風驟起、風向標在風中亂擺,樹葉漫天飛舞,風車在飛轉;雪天,大雪漫天、寒風凜冽,幾個小朋友不畏嚴寒在滑雪??赐暌陨蠄鼍暗恼故荆瑢W生被深深地吸引住了,他們感受著動畫給他們帶來的新奇。更重要的是他們在濃濃的學習氛圍和仿真的語言環(huán)境中培養(yǎng)了興趣、學到了知識、提高了能力。
心理學家弗洛伊德指出:“游戲是由愉快原則促動的,它是滿足的源泉?!庇螒蚴切W生普遍喜愛的活動,也是能很好地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良方。在小學英語的教學中,采用游戲的方法引入新課、復習舊知,可以營造輕松、活潑、愉快的課堂氛圍。根據電腦課件的交互性的特點,在學生已有的知識基礎上設計出數字游戲、單詞游戲、句型游戲,讓學生寓學于樂、樂中去學,在不知不覺中復習了原有的英語知識,同時也增強了復習的效果。例如:在學習《英語》四年級下冊Lesson25時,我特意安排了以下兩個游戲:第一個是“What′smissing?”游戲,我先向學生展示了四幅有關食品的圖片,然后切換并變換圖片的位置,其中一張圖片消失了,學生經過仔細觀察找出消失的圖片。通過此項游戲學生既鞏固了所學單詞,又提高了學生的觀察、記憶等能力。第二個是找單詞游戲。學生通過觀察所給字母,在其中找出有關水果的單詞。每當學生說出正確答案時,所找單詞會立即變成紅色,同時會伴有這個單詞的正確讀音。而在中、高年級的單詞教學中,學生不僅僅是要認讀單詞,而且要識記單詞、拼寫單詞。因此,在設計單詞游戲中要注意訓練學生的單詞拼寫能力,可按電腦逐幅出示的圖畫,讓學生輸入單詞,這樣的游戲有人工降雨、找朋友、幸運大轉盤、打氣球等。游戲圖、文、聲并茂,學生在游戲中不斷地說單詞、記單詞,游戲最后的成績統(tǒng)計更能促進學生要注意拾遺補缺。這樣,學生不再是被動地接受知識,而是在積極主動地參與課堂教學活動。
在課堂教學中,學習和操練課文對話的過程是一個較為枯燥、繁瑣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們需要學習新的單詞和句型,需要多次反復地練習聽、說句子直至熟練。運用現代信息技術手段,可化枯燥為有趣,化繁瑣為簡練,將一個個生硬的句子轉換成實情實景,便于學生理解,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在學習《英語》四年級上冊Lesson22這一課對話時,我首先利用PowerPoint課件向學生展示了一幅上面畫有Lisa和她的媽媽的圖片,將學生引入母女即將去購物的情景之中。在突破難點shopping一詞時,我和學生們共同觀看了一段幽默、生動的動畫:主人公是一輛超市購物車,它邊唱邊往車里拿東西,一不小心撞翻在地。此段動畫極其生動地向學生展現了購物的實情實景。學生在我的帶領下,學習興趣就像已升空的熱氣球越“飛”越高。接下來通過觀看本課對話的動畫片,學生在仿真的語境中充分理解了對話內容,并在新奇和快樂中掌握了對話。此外,我還讓學生自己在電腦上點擊那些不會或還不太會的單詞、句子,從而把電腦作為學習的工具,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精神和自學能力。在對話的操練過程中,讓學生與電腦進行角色扮演,互換角色,這種人機交互的方式使學生能輕松地學習和掌握課文對話。
英語教學要求突出口語交際功能,讓學生多學多練。但課堂上時間有限,容易出現課堂教學容量小的缺陷。運用現代教育技術手段開展輔助教學則不同,教師在設計教學的過程中,從期望得到的教學目的和教學效果出發(fā),將教學內容重新編排、認真篩選,事先編制好教學內容和程序,這樣可以節(jié)約大量的時間,使教學節(jié)奏明顯加快,教學密度增大,因此就能從有限的教學時間中壓縮出時間來進行大容量的聽力和口語練習,使學生們有充分的表現自己的時間。天氣預報我們每天都看,將這一形式運用于教學之中學生很容易接受。首先出示一幅地圖,上面標有北京、天津、濟南等五個城市。接下來看到的是一個帶有天氣圖示的表格,要求學生通過收聽“天氣預報”完成表格。第三步,通過點擊小喇叭標識播報天氣預報。最后是核對答案。每當學生說出正確答案時,伴隨著天氣標識飛出的同時,耳邊還會傳來陣陣的掌聲。學生在濃濃的興趣中學習,不知什么叫疲倦。學習英語的目的就是為了交際,為此我又安排了另外一個有關天氣的游戲。學生點擊鏈接按鈕進入具體城市的畫面,通過談論天氣狀況并根據天氣選擇適當的物品。通過該游戲學生不僅鞏固了本課所學的重點句型,同時也提高了學生的應變能力和生存能力。
合作學習是新課程改革倡導的一種教學方法,它由能力不同的學生組成一個學習小組,小組成員不僅要對自己的學習負責,還要幫助其他同學,彼此學會需要掌握的知識,大家齊心協力完成小組目標,同時組內成員之間相互交流,促使每個學生從多個角度來建構知識。信息技術在教學中的應用可以為學生的相互交流、信息共享和合作學習提供良好環(huán)境。合作學習中,要求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在信息化學習環(huán)境中自己主動去搜集、分析有關的信息和資料,對學習的問題敢于提出各種假設并努力加以驗證,采用探索法、發(fā)現法、協商法去建構知識。我們把學生分成四人一組,分工合作設計一份電腦手抄報,主題是“Animals”。在豐富的網絡資源面前,學生們發(fā)揮了合作學習的優(yōu)勢。有的負責收集文字材料,有的負責收集圖片材料,有的負責版面設計,有的負責色彩搭配。這樣,人人有任務,人人都積極主動地參與教學過程,做到各司其職、各盡其責,并發(fā)揮集體智慧開展合作學習,優(yōu)勢互補,提高了各層次學生的學習參與度和學習效果,給學生提供了開展協作學習的機會,提高了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隨后進行比賽,全班展示,共同分享成功的快樂。由此看來,信息技術應用于合作學習有助于轉變學生的學習習慣,培養(yǎng)自主學習的意識,有助于產生自主學習的內趨力,同時小組成員間分享成果有助于激勵學生產生積極的情緒,從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機。
總之,隨著課程改革的開展和深入,現代信息技術手段在課堂教學中扮演的角色越來越重要,它的地位也日益彰顯。它優(yōu)化了課堂結構,改進了教育教學方式,不僅為學生的學習創(chuàng)設了獨有的、開闊的學習和活動環(huán)境,而且還為學生提供了充分的觀察、思維和實踐的機會,它在知識的抽象性和學生思維的形象性之間架起了一座橋梁,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真正成為了信息加工的主體和知識意義的主動建構者。信息技術為英語課堂教學插上了騰飛的翅膀。
我推薦的書
《如何形成教學藝術》,王升著,教育科學出版社
《怎樣做好班主任》,倪敏著,江蘇人民出版社
《小學英語新課程課堂教學案例》,張效民、禹明著,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
《課堂觀察:走向專業(yè)的聽評課》,沈毅、崔允漷主編,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