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茂達
云南省騰沖縣騰越鎮(zhèn)山源社區(qū)衛(wèi)生服務二站內科,云南騰沖 679100
面神經炎為臨床常見多發(fā)病之一,又稱面神經麻痹,常突然起病,患側面部肌肉活動障礙,影響面部表情及咀嚼功能,治療不及時易引起面肌痙攣乃至面部畸形,筆者以中西醫(yī)結合的方法,選擇2006年1月~ 2010年10月門診治療的28例面神經炎患者進行回顧性分析總結,現(xiàn)報道如下。
28例病例中男16例,女12例,發(fā)病時間最短2 d,最長6個月,年齡最小16歲,最大56歲,所有病例符合《內科疾病診斷標準》中的面神經麻痹(面神經炎)診斷標準。
1.2.1 糖皮質激素 口服強的松,初始1周劑量10 mg/次,3次 /d,第 2周 10 mg/次,2次 /d,第 3周 5 mg/次,3次 /d,第 4周5 mg/次,2次/d,維持量10 mg/d,至癥狀消失停藥。
1.2.2 水針治療 取患側翳風穴為主穴注射藥液,藥液配制:2%利多卡因0.3 mL,地塞米松2 mg,654-2 2 mg,維生素B12100 μg混合,常規(guī)局部消毒后將裝有藥液的注射器針頭刺入穴位,針頭與患側外耳道平行,刺入0.5 cm回吸無血后注入藥液,1周1次,連續(xù)3次。
1.2.3 中藥治療 以通竅活絡,扶正祛邪為原則,辨證施治。采用通竅逐瘀湯[1]為主方,隨癥加減。處方:紅花5 g、川芎20 g、赤芍 15 g、桃仁(沖)5 g、白芷 10 g、大棗 5 g、甘草 5 g、歸尾 10 g、北細辛5 g、偏熱加生地20 g、柴胡10 g、炒黃芩5 g、銀花10 g、板藍根15 g,氣虛加黃芪20 g、潞黨參20 g、偏寒加桂枝5 g、干姜5 g,眼澀流淚加白蒺黎10 g、菊花15 g,2日1劑,7劑為1療程。
1.2.4 局部熱敷按摩 局部濕熱敷,每天2次,每次15 min;以雙手搓熱后按摩面部,按摩時要沿面肌行走方向進行,每天2次,每次15 min左右,與熱敷可同時進行。
1.2.5 神經營養(yǎng)劑 口服B族維生素類,如維生素B1片,維生素B6,靜脈注射胞二磷膽堿(連用1周)。
1.2.6 抗炎、擴血管劑 口服板藍根片,復方黃芩片,丹參片,靜脈用丹參注射液,血塞通注射液等。
1.2.7 療程 本組病例治療方法同時進行,療程最長1年,最短4個月。
痊愈:患側面肌功能恢復正常,隨訪1年無復發(fā);顯效:患側面肌功能接近正常;好轉:癥狀有改善;無效:癥狀無改變。
治愈19例,顯效4例,好轉3例,無效1例,總有效率為96.4%。
面神經麻痹多為特發(fā)性面神經炎[2],病因尚未完全明了,可能與病毒感染,免疫反應,莖乳突孔炎性水腫,面神經受壓有關[3];主要病理變化為面神經水腫,不同程度的神經髓鞘與軸突變性,尤以莖乳突孔及面神經管內部分為突出;表現(xiàn)為突然起病,患側眼瞼閉合不全,皺眉不能或不全,鼻唇溝變淺,額紋消失,口角漏水,進食時食物存于腮與齒之間,鼓腮漏氣,露齒時口角歪向健側;淚點隨下瞼外翻時,淚液因不能正常吸收而致外溢;病變如侵及鼓索神經時,舌前2/3味覺障礙,聽覺過敏;若病變在支配鐙骨肌分支以上,除味覺缺失外,還有聽覺過敏。如得不到及時治療,后期常產生面肌攣縮,引起面部畸形,遺留不良后遺癥[4]。
及早使用糖皮質激素,對改善局部炎性水腫,減輕神經受壓是關鍵,配合局部熱敷按摩,穴位針刺效應,加之藥物作用,能加速炎性產物及代謝產物的吸收,對迅速改善癥狀,縮短病程,促進癱瘓面肌的恢復起到積極作用。
中醫(yī)認為面神經麻痹多由人體正氣不足,經脈空虛,風邪乘虛侵入面部脈絡,致使氣血痹阻,筋脈縱緩不收所致?!督饏T要略·中風·面部病癥并治第五》云:“夫風為病…此為筋脈微而弱,中風使然”以脈微標志氣血不足,正虛邪升而發(fā)生中風,又云:“寸口脈浮而緊,緊為寒,浮則為虛,絡脈空虛,賊邪不瀉……”寸口脈浮而緊,即氣血虛弱無力,衛(wèi)外功能不強,風寒之邪乘虛而入之故,因而面癱之病機乃感受風寒之邪,風寒之邪客于面部經絡、頭皮氣血阻滯,經脈失養(yǎng)所致也。
根據《醫(yī)宗必讀卷十·痹》云:“治風先治血,血行風自滅”之理,使用活血化瘀通經活絡之法,以通竅逐瘀湯為主方,配與祛寒溫經祛邪之劑達到行氣活血、散風通絡,驅邪扶正之目的。
方解:紅花、赤芍、桃仁活血化瘀為君,川芎活血行氣,白芷芳香上達陽明、太陽經,散風除熱為臣,地龍歸尾通經引血上行為佐,細辛溫經散寒祛風為使,甘草調和諸藥,辨證施治,諸藥合用共奏活血通經祛風除邪之效。
本組病例通過上述治療,取得滿意效果,筆者認為,糖皮質激素、中藥、水針、按摩、神經營養(yǎng)劑綜合應用對面神經炎是一種較好的治療方法。
[1]陜西中醫(yī)學研究院注釋.醫(yī)林改錯[M].第2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1985:61-66.
[2]林望,唐冰,趙紅東.瞬目反射與面神經麻痹的早期診斷[J].中國實用神經病雜志,2006,9(5):114-115.
[3]李衛(wèi)中,雷金連.中藥為主綜合治驗面神經炎46例[J].中國臨床醫(yī)生,2011,39(3):65-66.
[4]劉道寬,汪無級.神經病學[M].上海:上海醫(yī)科大學出版社,1991:6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