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張 毅 高長嶺
河南省地質調查院作為主要完成單位參與了“青藏高原地質理論創(chuàng)新與找礦重大突破”集成項目,該項目獲得了2011年度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參與該項目的科研人員說:
2月14日,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在北京隆重召開,由國土資源部推薦,中國地質調查局與有關單位共同完成的“青藏高原地質理論創(chuàng)新與找礦重大突破”集成項目榮獲2011年度唯一一個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河南省地質調查院作為該項目主要完成單位之一,代表河南省在此項目的30個主要完成單位中名列第八,河南省地質調查院原院長、現河南省地礦局副局長王建平為第六主要完成人,副院長兼總工程師燕長海也是該項目主要完成人之一。
2月22日,記者來到河南省地質調查院采訪,燕長??偣じ嬖V記者:“地質項目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這一殊榮來之不易,將會給地質科技人員帶來莫大的鼓勵和鞭策,這個國家特等獎里有咱河南作出的貢獻,青藏地質理論研究和找礦方面,我們地調院是全國地質隊伍中的先行軍?!?/p>
他介紹,國家根據國情,東部挖潛增儲不能解決根本問題,找礦重點不得不向西部轉移,而青藏高原地處全球三大成礦區(qū)域之一的特提斯-喜馬拉雅成礦區(qū)域,找礦突破最有希望。于是國家集中精力在青藏高原地區(qū)開展地質找礦,于1999年謀劃了“國土資源大調查”行動。該行動當時計劃在2000年到2010年間投資120億元,對青藏地區(qū)的礦藏進行詳細摸底,并開展地質理論創(chuàng)新研究。在第一批地質調查任務招標時,河南省地質調查院在6個標段中以第一名的成績中了5個標?!斑@是因為河南省的地質隊伍早在1990年就已經率先進入青藏地區(qū)開展野外地質工作了?!毖嚅L海說,河南省上報的投標材料豐富,數據扎實,自然受到青睞。
河南省地質調查院承擔的主要任務是搞好基礎地質調查,對西藏念青唐古拉山地區(qū)的礦產資源進行調查評價,對雅魯藏布大峽谷地區(qū)進行地質科學研究等。據不完全統(tǒng)計,10年間,河南省地質調查院先后承擔了40多個區(qū)域地質調查、地球化學調查、礦產資源調查評價、礦產勘查項目,相繼有近千人次奔赴野外地質工作一線。
在河南省地質調查院創(chuàng)新的新理論與新技術方法指導下,經過幾年的艱苦探索和實踐,地質找礦取得了重大突破,僅該院完成的西藏當雄-嘉黎一帶銅鉛鋅銀礦產資源調查評價項目就提交新發(fā)現礦產地6處,其中超大型礦產地兩處,大型兩處,獲得鉛鋅資源量737萬噸,銀7412噸,銅34萬噸,潛在經濟價值按2008年的價格達到1573億元,同時圈定找礦靶區(qū)39個,有進一步工作價值的礦點20多個。國家在此成果的基礎上相繼安排找礦勘查、科研項目10余項。新成礦理論對岡底斯成礦帶北亞帶尋找銅鉛鋅銀礦床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在后續(xù)和其他項目中發(fā)現了10余處礦產地。經當地政府批準,由該院探明資源量、首期投入勘查開發(fā)的3個礦產地企業(yè)就投入商業(yè)性勘查資金2.05億元,已建成的礦山在2008年就實現利稅1.65億元,有力地促進了西藏經濟的發(fā)展。通過該項目的實施,培養(yǎng)了一批科技人才,其中博士5人,碩士10人,還有2人晉升為教授級高工,1人獲河南省學術技術帶頭人稱號,發(fā)表學術論文10余篇。該項目也被國土資源部評為國土資源科學技術一等獎。按此新理論指導,國家預計在青藏高原探明的鉛鋅礦資源量將超過3000萬噸。
“在青藏高原地質理論創(chuàng)新和找礦重大突破上,河南省地質調查院無論是在基礎地質調查、成礦理論創(chuàng)新研究還是在找礦突破方面,都作出了重大貢獻。在項目主要完成單位中列第八位,在項目主要完成人中列第六位,充分說明了國家對河南省作出重要貢獻的肯定,獲得國家表彰也在情理之中。河南省地質調查院為河南省贏得了榮譽?!毖嚅L海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