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建寧 厲浩
以考生為本的高考網上評卷精細化管理研究
趙建寧 厲浩
高考網上評卷不僅是評卷方式的變革,更是以考生為本思想的體現(xiàn)。本文根據高考網上評卷業(yè)務流程管理的需要,論述考試機構應從對網上評卷本源的認識、業(yè)務主導性的把握和評卷精細化管理等方面樹立“以考生為本、高度負責”的理念,抓好共性化工作和重大個性化工作,從而切實做好高考評卷管理。
高考;網上評卷;以考生為本;精細化管理
近年來,高考網上評卷在我國許多省份已逐漸開展實施。網上評卷能較好地保證評卷的準確性、公正性和客觀性,充分調動評卷教師的責任感和積極性,最大限度地避免傳統(tǒng)評卷中容易出現(xiàn)的錯改、漏改、把關不嚴等弊端,有效地維護考生的切身利益。在現(xiàn)階段,網上評卷無論從技術上還是管理模式上,相對于傳統(tǒng)評卷方式依然屬于新生事物,尤其是全國各省市先后實施新課程改革后,對高考的考試內容和形式又有新的要求,網上評卷容易遇到新的難以預料的問題。對于這樣一個新生事物,考生更需要一個適應的過程。筆者認為,要做好高考網上評卷管理工作,核心理念是“以考生為本、高度負責”。
20世紀90年代末以來,我國高考評卷經歷了從“抱卷上機”減少中間謄抄環(huán)節(jié),到紙質卷二次評分控制誤差,再到網上評卷實現(xiàn)評卷教師互不干擾的發(fā)展過程。網上評卷是將考生答卷掃瞄成電子圖像后,將主觀題通過網絡分發(fā)給多名評卷教師在計算機上各自獨立評閱,客觀題則由計算機根據考生的填涂情況自動判分,最終由計算機系統(tǒng)自動統(tǒng)分的一種評卷方式。以往紙質卷二次評分時,第二位老師可以看到第一位老師給出的分數(shù),再加之工作量考核的壓力,就容易存在依賴心理,其認真程度難以監(jiān)督。引入網上評卷以后,各評卷教師無法看到其他教師的評卷情況,只能是認真地獨立評閱。根據概率論乘法定理[1],如果1名教師發(fā)生評卷差錯的概率是1%,那么1份試卷由兩名教師獨立評閱都發(fā)生差錯的概率為網上評卷使評卷差錯率大大降低。
因此,網上評卷以技術手段保障了多次獨立評分制度的落實。從本質上看,這是一項保證考生利益最大化、對全體考生高度負責的措施,而不單純是追求技術的進步和效率的提高。如果再考慮到學生參加高考所承擔的學業(yè)負擔和心理壓力,以及社會對高考工作的期望,高考網上評卷的管理模式和業(yè)務細節(jié)更應處處維護考生利益,體現(xiàn)以考生為本。
參與高考評卷工作的單位主要有三類:政府所屬考試機構、專業(yè)技術服務公司和評卷點高校。在引入網上評卷技術后,各省市對高考評卷工作應以技術服務公司為主導,還是仍以考試機構為主導,曾經有過不同看法。自從我國某省在高考網上評卷方面出現(xiàn)重大疏漏事件后[2],對這一問題應當有更明確的認識。
網上評卷相對于傳統(tǒng)紙質方式評卷,只是運用的手段有所不同,社會對高考評卷的要求沒有變,高考成績的權威性仍應由政府(通過考試機構)的規(guī)范管理來保證。評卷工作涉及的首先是考試機構和考生的關系(考試機構如何為考生提供真實可信的高考成績),其次才是評卷各有關單位內部的關系(考試機構如何借助評卷點高校和專業(yè)技術服務公司的力量開展工作)。因此,考試機構是高考評卷的首要責任主體,根據責任權利相一致的原則,也應當是網上評卷工作的主導部門。事實上,從評卷各單位的價值取向看,唯有考試機構才能切實代表考生,從以考生為本、高度負責的角度出發(fā),敦促技術服務公司和評卷點高校認真細致地做好各項工作。
網上評卷工作因技術性較強,各省市大多是以專業(yè)的技術服務公司為依托進行實施的??陀^上講,這些技術服務公司的網上評卷設備、技術從源頭上看是從英、美等國學習借鑒過來的,而我國高考實施網上評卷的物質條件、社會環(huán)境,比如答題用筆質量、社會對高考所賦予的期望等,都與發(fā)達國家存在差異,因此目前技術服務公司執(zhí)行的一些默認參數(shù)、流程的設置,本身就不一定符合我國高考的實際情況。另外,高考評卷工作以省為單位組織,而目前技術服務公司且都是全國性的,并不能保證其派出人員十分清楚某一省市對高考評卷工作的要求和習慣做法。因此,技術服務公司雖擁有一定的網上評卷經驗,但仍不足以支撐其成為網上評卷工作的業(yè)務主導單位。
為了切實把握網上評卷管理工作的主導權,考試機構應主動培養(yǎng)既熟悉考務與評卷管理工作,同時又對網上評卷所涉及的誤差控制機制[3]和計算機技術等有一定了解的工作人員。這類人員對網上評卷的流程、評卷過程中要抓住哪些關鍵環(huán)節(jié)以及如何檢查工作質量的認識應比較透徹,且在履行工作職責時相對于技術服務公司和評卷點高校有較強的獨立性。
高考評卷的細節(jié)千頭萬緒,具體工作主要由技術服務公司和評卷點高校來完成。對于考試機構來說,應主要把握好兩類事件:一類是事關大量考生的共性化工作,另一類是對個體考生影響重大的個性化工作。
(1)答題格式設計與掃描參數(shù)設置等前期準備環(huán)節(jié)
答題格式設計要求多從考生角度考慮,考生有自身長期以來的答題習慣,特別是在參加高強度的考試時,習慣性表現(xiàn)得更為明顯。這就特別需要在設計試題格式(尤其是與新課改相配套的選做題)時首先要考慮考生的作答習慣,而不是光從自身工作便利出發(fā)要求考生服從各類規(guī)范,要為學生可能不太規(guī)范的作答預留處理空間。各科目之間相同類型試題的作答要求相對統(tǒng)一,并使用相同語言進行描述,要有專人監(jiān)督考生答題卡和條形碼的樣式設計與印刷質量。
(2)答題卡掃描與評閱環(huán)節(jié)
首先,在掃描管理工作中,要主動參與掃描參數(shù)設置過程,使掃描識別結果能盡量和人腦對考生答題情況的判斷相一致。要根據各科目評卷(含試評)工作的進度,妥善調度各科答題卡的掃描、切割和圖像發(fā)送進程,加強對掃描員的管理和掃描質量的監(jiān)控,及時對考生異常答題卡進行處理。其次,在主觀題評卷過程中,要根據考生利益優(yōu)先、兼顧評卷速度的原則,與技術公司、評卷點高校溝通好評制、各題誤差閾值和答題卡切割快等評卷參數(shù),對評卷點高校做好政策導向與聯(lián)絡協(xié)調工作。再次,客觀題評卷過程中,要根據有利于考生的原則進行涂點識別處理,區(qū)別對待單項選擇題的“差異性”與多項選擇題的“共存性”要求。
(3)總體質量檢查貫穿于整個評卷過程[4]
總體質量檢查要有足夠的深度和廣度,對海量對象可采用“累進法”進行核查(先等距抽查1/4左右的卡,如發(fā)現(xiàn)有識別差錯,則等距抽查1/2左右的卡;如還發(fā)現(xiàn)問題,則所有卡都應核查)。在主觀題和客觀題是按不同途徑分別評閱的,進行成績合成時需注意不能張冠李戴。成績合成后應針對考生的得分情況,運用概率論“獨立重復試驗”原理進行人工核查。譬如,每門科目抽取十幾張答題卡,人工進行分數(shù)累計,與計算機給出的成績比較。這一簡單的核查過程,即可避免類似于某省高考單題分數(shù)漏統(tǒng)的情況發(fā)生。
(1)由專人負責問題卷的跟蹤處理。這是網上評卷體現(xiàn)人性化服務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所有問題卷(包括考生上報的問題卷、掃描過程發(fā)現(xiàn)中的問題卷和評卷點高校提交的問題卷等)的處理應嚴格按照流程進行,每一個處理環(huán)節(jié)均應落實到相關責任人。尤其是對于一人多卡等個別重要情況,容易因忙于大批量的評卷處理而疏漏,必須要注意跟蹤落實。
(2)根據考生成績應相關的準則,著重做好可疑對象的交叉核查。包括考生選做題內各小題得分的相關性核查,考生主觀題有分而客觀題為零分核查,客觀題有分而主觀題為零分核查,主客觀題缺考情況一致性核查、主觀題高分而客觀題低分的核查、主觀題低分而客觀題高分的核查、考生缺考科目一致性核查(如第一門課缺考而后續(xù)課程不缺考的核查),實考考生總得分為零核查,同考場內同名同姓考生核查。
不難看出,在進行上述關鍵環(huán)節(jié)的處理過程中,考試機構工作人員要運用“白盒”與“黑盒”相結合的方法開展工作,同時要時刻保持高度的警惕性和敏感性。一旦發(fā)現(xiàn)疑情,應仔細判斷是由正常范圍內的合理差異引起的,還是處理過程中的某類差錯引起的。如確實發(fā)生問題,須及時和服務公司技術人員、評卷點高校溝通,盡快確定是在哪個環(huán)節(jié)的疏漏,如何補救,并對補救措施是否落實到位進行監(jiān)督檢查。
高考網上評卷在目前階段仍屬于一個新生事物。對于這一新生事物,考試機構應樹立以考生為本的管理理念,把握業(yè)務管理的主導性,在精細化管理中抓住關鍵性工作,運用正確的工作方法,確保網上評卷控制評卷誤差目的真正實現(xiàn)。筆者所在的江蘇省教育考試院,正是堅持了上述原則,確保網上評卷的質量,維護了高考工作的信譽和公平公正性。全省要求復核高考成績的考生人數(shù)也從原來的10 000多人次逐年減少到3 000多人次,多年來復核結果無一差錯,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
[1]盛驟,謝式千,潘成毅.概率論與數(shù)理統(tǒng)計(第三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9:14-22.
[2]王圣志.安徽嚴查“高考漏統(tǒng)事件”責任人被追究[J].陜西教育(行政版),2007(12).
[3]張昌應.高考網上評卷誤差控制的方法與實施[J].高教探索,2003(3).
[4]符耀章.網上評卷業(yè)務流程管理和數(shù)據檢查環(huán)節(jié)探討[J].中國考試(研究版),2007(10).
Research of Working Examinee-oriented in the Online Marking Management of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ZHAO Jianning and LI Hao
The Online Marking is not only a revolution of marking method,but also a reflect of thought of working examinee-oriented.The article accords to the need of the online marking management of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and dicusses how to build the idea of“Working examinee-oriented and highly responsible”.We should grasp common woks and mainly individuation works,then we can doe well in Online Marking Management the practically.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Online Marking;Examinee-oriented;Fine Management
G405
A
1005-8427(2012)02-0028-4
本文為江蘇省高等教育學會“十二五”高等教育科學研究規(guī)劃課題“高等教育招生考試信息化應用研究——以江蘇省為例”基金支持(課題編號:KT2011005)。
江蘇省教育考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