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玉潔
1護理干預指的是通過采取護理措施治療疾病的一種方式,護理干預包括術前護理、術中護理及術后護理[1]。雖然外科手術是治療疾病的一種方式,但是也會給患者帶來諸多不適,包括傷口感染及并發(fā)癥等。而且患者的情緒等也會影響到手術效果。因此,做好手術護理干預至關重要?,F(xiàn)將外科手術護理體會報告如下。
完善術前的各項常規(guī)檢查,同時向患者講解檢查的注意事項及其意義。術后患者由于受到手術和麻醉的影響較大,術前指導患者進行床上排尿訓練,讓患者習慣在床上進行大小便,以避免尿滯留的發(fā)生。大部分患者比較缺乏手術知識,擔心手術情況。術前應及時向患者講解手術的相關知識及手術過程,介紹手術的操作人員,術中患者注意事項及配合要點。在飲食方面,要根據(jù)手術部位、患者病情、麻醉方式等,一般術前1~2天禁食水。在手術前1天對患者進行訪視,首先查閱患者的病歷及其各項檢查結(jié)果,與主管護士、醫(yī)生等交談,詳細了解病人的身體狀況與心理障礙等。其次,對患者進行術前指導,訪視后填寫術前訪視單,以總結(jié)經(jīng)驗,不斷改進訪視的方法。
由于一些患者對手術知識的缺乏或者出于人的本能,大部分患者及家屬在手術前都比較緊張擔憂,擔心麻醉出現(xiàn)問題,或者手術出現(xiàn)問題,可以說是一種比較常見的心理現(xiàn)象[2]。此時,護理人員要做好患者及其家屬的心理護理工作。建立良好的護患溝通關系,向患者及其家屬介紹主刀醫(yī)師和麻醉師,增強患者及家屬的信任感。也可以通過家屬來做好患者的心理護理,通過護理人員和家屬的言行、態(tài)度等影響患者的認識和感受,改變患者不良的行為和心理狀態(tài),以樂觀的情緒接受手術,提高手術的治療效果。如果有的患者心理障礙比較嚴重,可以動員那些做過同樣手術的患者“現(xiàn)身說法”,與其進行溝通交流,克服心理障礙,消除恐懼感。
進手術室前護理人員要與麻醉師仔細核對患者的手術部位、診斷、年齡、性別、姓名、床號、科室、手術日期等,保證無誤。核對各種急救藥品和用物、MRTA、CT片子。主刀醫(yī)師及手術室護士要做好準備工作,如換好衣服、消毒等工作。
術前建立1~3條靜脈通道,以應付手術過程中出現(xiàn)的各種意外情況。手術室護士要簡單地介紹一下麻醉和手術過程,手術過程中護士要通過患者的皮膚溫度、肢端血運、神志、面色、呼吸、脈搏、血壓等因素觀察患者的病情變化,與醫(yī)生做好對癥處理。在冬季的話,護士要做好患者的保暖工作,防止患者感冒或受涼咳嗽,影響到患者的病情恢復與傷口愈合。手術室護士要關心體貼患者,主動地講解各項護理操作的目的及其操作前的注意事項,如四肢的約束,體位的擺放等。若患者是清醒的,手術室護士要通過給患者做揉肩、搔頭、擦汗、頭部按摩等,分散患者的一部分注意力,消除患者的緊張情緒。手術結(jié)束后,要填寫好手術室護理記錄單,清點手術用物,防止手術器械落在患者體內(nèi)。
無論手術的大小,患者一般都會比較緊張?;颊哌M入手術室后,手術室護士要多用安慰、鼓勵的語言與患者溝通,消除患者的緊張情緒。醫(yī)生與護士都要言語親切、態(tài)度和藹、端莊大方,增強患者的安全感。術中要仔細觀察患者的情緒變化,如果患者情緒緊張,護士要及時地給予安慰,配合以頭部按摩、揉肩等,穩(wěn)定患者的情緒。手術室內(nèi)不要竊竊私語或者閑談嬉笑,以免給患者帶來不良刺激。在術中發(fā)生意外情況不可驚慌失措,患者會更加擔心,所以醫(yī)生要沉著冷靜地處理意外,以加重患者的焦慮和緊張。同時,患者家屬也比較擔心手術經(jīng)過。護士要向他們介紹手術的過程、主刀醫(yī)師及麻醉師,對手術的安全性做好最充分地說明,要重視患者家屬的心理疏導工作,防止由于情緒過于激動導致意外情況的發(fā)生[3]。
手術結(jié)束后,護士要檢查導管是否通暢,準確記錄引流液的顏色與引流量,密切觀察患者的生命體征變化,合理安排患者的輸液順序。仔細觀察患者的傷口情況,如果滲血過多時要及時報告給醫(yī)生,以便查找原因及時處理。詢問患者的疼痛程度,注意患者是否出現(xiàn)面色蒼白、煩躁不安、呼吸急促等情況。術后要測量血壓、呼吸、脈搏、體溫,每天4次,血壓低的患者要測量4~6次,體溫超過38.5℃的患者,體溫每天要測量6次[4]。在患者輸液過程中,護士要加強巡視,防止出現(xiàn)輸液反應。
手術結(jié)束后,要告訴患者及其家屬手術過程很順利,穩(wěn)定患者及其家屬的情緒,使患者能夠好好休息。告訴患者只要忍受幾天的疼痛,就能夠很快恢復了。主動體貼關心患者,及時幫助患者解決力所能及的困難,加強鼓勵和支持,促進患者早日康復出院。
在護理工作中,要堅持“以患者為中心”的護理理念,將人文關懷貫穿于護理工作的全過程[5]。通過外科手術患者實施護理干預,加少了手術后的并發(fā)癥,提高了患者及其家屬的滿意度,避免了不必要的醫(yī)療糾紛,從而提升了醫(yī)院的社會效益和經(jīng)濟效益。
[1]張淑月,朱君宇,彭延增,等.術中低體溫對患者麻醉恢復期的影響及護理干預[J].中華護理雜志,2003,3:117-118.
[2]田彥玲,賈曉梅,曹月敏.外科手術患者的心理護理[J].現(xiàn)代中西醫(yī)結(jié)合雜志,2002,11(24):145-146.
[3]董燕妮,慕青華,劉云風.胸腰椎骨折脫位伴不全癱AF內(nèi)固定22例圍手術期護理[J].齊魯護理雜志,2005,(14):121-122.
[4]馬忠秀.前路減壓內(nèi)固定治療胸腰椎骨折并不全癱的護理體會[J].醫(yī)學理論與實踐,2009,(09):137-138.
[5]王憬.握住我的手,和我一起做深呼吸——手術室護理的一點體會[J].中華護理雜志,2000,(01):109-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