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江必新 谷國艷
申請再審期間制度是本次《民事訴訟法》修訂的重要內(nèi)容。學界普遍認為,我國對于申請再審期間的設置存在時間過長、單一的問題??v觀其他國家和地區(qū)有關民事訴訟申請再審期間的規(guī)定,存在三種立法模式:不變期間模式、不變期間+除斥期間模式、復合模式。相比而言,不變期間+除斥期間的立法例將于保護當事人權益與維護民事關系的穩(wěn)定相結(jié)合,更具合理性,我國可以作為立法體例的首選。法國的復合模式將非常上訴的各種情形細分,根據(jù)不同案件的不同特性作出相應的規(guī)定,其求精求準的立法精神值得學習。在具體條文設置上,作如下建議:當事人申請再審,應自原判決、裁定確定之日起三個月內(nèi)(或六個月內(nèi))提出。以“有新的證據(jù),足以推翻原判決、裁定”,“原判決、裁定認定事實的主要證據(jù)偽造”,“無訴訟行為能力人未經(jīng)法定代理人代為訴訟或者應當參加訴訟的當事,因不能歸責于本人或者其訴訟代理人的事由,未參加訴訟”,“據(jù)以作出原判決、裁定的法律文書被撤銷或者變更”,“審判人員在審理該案件時有貪污受賄,徇私舞弊,枉法裁判行為”為由申請再審的,當事人應自知道或應當知道再審事由時起三個月內(nèi)(或六個月內(nèi))提出再審申請。自原判決、裁定確定之日起滿五年后當事人申請再審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因不可抗力或其他不應歸責于己之事由,導致延誤不變期間者,當事人應于該事由消滅后一個月內(nèi),申請人民法院回復其被延誤的期間。當事人能舉證證明的在途期間,應自不變期間中扣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