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娟
超聲圖像定量診斷腎小球腎炎的臨床分析
劉娟
目的 探討超聲圖像定量診斷腎小球腎炎的可行性及準確性,從而指導臨床應用。方法 對湘雅醫(yī)院收治的104例擬診腎小球腎炎的患者隨機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所有患者行超聲檢查,并應用自主開發(fā)的超聲圖像定量分析軟件qlab對實驗組患者超聲冠狀切面圖像進行定量分析診斷。對照組僅根據超聲圖像作出診斷。然后對所有患者進行腎活檢確診,計算兩種超聲診斷的敏感性、準確性及陽性預測值。結果 實驗組診斷敏感性、準確性及陽性預測值分別為81.8%、72.0%、85.7%,對照組診斷敏感性、準確性及陽性預測值分別為66.7%、52.5%、71.1%,實驗組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結論 超聲圖像定量診斷可以顯著提高超聲診斷腎小球腎炎的準確率,有較高的臨床應用價值。
超聲;定量診斷;腎小球腎炎
腎小球腎炎的診斷主要依靠臨床表現及實驗室檢查,而確診則依靠病理組織活檢,對患者創(chuàng)傷較大[1]。本研究應用超聲圖像定量的方法,提高了超聲對腎小球腎炎診斷的準確性及敏感性,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2007年4月~2008年3月湘雅醫(yī)院共收治104例擬診腎小球腎炎患者,所有患者均符合血尿、蛋白尿、水腫、高血壓、腎功能損害的典型臨床表現,并需要進行腎組織活檢確診。將104例患者隨機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實驗組患者52例(男32例,女20例),年齡12~68歲,平均(41.3±18.7)歲;對照組患者52例(男34例,女18例),年齡10~69歲,平均(41.3±18.7)歲。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病情、病程等方面無顯著差異。
1.2 檢查方法 實驗組和對照組患者均給予超聲檢查。使用PHILIPS IU22超聲診斷儀,探頭頻率為3~3.5MHz,患者取仰臥位,雙手放于頭兩側,腹部墊平,再根據需要取側臥位或仰臥位,沿腎臟長軸作縱切、橫切、冠狀切的探查。實驗組患者將采集到的影像資料輸入定量分析系統(tǒng)進行分析;對照組患者則注意觀察腎臟大小、腎皮質回聲、皮髓質結構、腎包膜的情況[2]。
1.3 診斷標準
1.3.1 實驗組患者診斷腎小球腎炎的標準 定量診斷軟件qlab測定不同區(qū)域的平均灰階值,并根據灰階值進行診斷,早期腎小球腎炎腎實質灰階均值≥80dB/cm2,腎集合系統(tǒng)灰階均值≥100dB/cm2,兩者之比<0.8;中期腎小球腎炎腎實質腎實質灰階均值≥85dB/cm2,腎集合系統(tǒng)灰階均值≥95dB/cm2,0.8≤兩者之比<0.9;晚期腎小球腎炎腎實質腎實質灰階均值≥87.5dB/cm2,腎集合系統(tǒng)灰階均值≥91.5dB/cm2,兩者之比≥0.9。
1.3.2 對照組患者診斷腎小球腎炎的標準 當患者出現以下聲像圖表現時診斷腎小球腎炎:雙側腎臟增大或縮小,腎皮質回聲增強,有時可見散在光點,皮髓質結構紊亂,腎包膜欠清。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對所有數據采用SPSS 13.0分析軟件進行分析,對于兩組患者的敏感性、準確性及陽性預測值的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超聲所見腎小球腎炎的聲像學表現31例患者的腎臟與正常大小相比有所縮小,63例患者的腎臟有所增大,93例患者的腎皮質回聲增強,12例出現散在強回聲光點,64例皮髓質結構紊亂,6例患者腎包膜欠清。
2.2 兩組患者的腎組織活檢結果 104例患者經過腎組織活檢后,共92例確診為腎小球腎炎,實驗組44例,對照組48例,根據WHO 1995年病理分型[3]如下:腎小球輕微病變18例,局灶性腎小球病變44例,彌漫性腎小球腎炎42例。
2.3 兩組患者敏感性、準確性及陽性預測值的比較 實驗組患者經超聲定量診斷,54例患者中診斷腎小球腎炎42例,共出現6例假陽性,8例假陰性結果,敏感性、準確性、陽性預測值分別為81.8%、72.0%、85.7%。對照組患者經超聲診斷,54例患者中診斷腎小球腎炎45例,共出現13例假陽性,16例假陰性結果,對照組敏感性、準確性、陽性預測值分別為66.7%、52.5%、71.1%。實驗組診斷的敏感性、準確性、陽性預測值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敏感性、準確性及陽性預測值比較
腎小球腎炎是腎內科最常見的疾病,以血尿、蛋白尿、水腫、高血壓等為共同臨床表現。累積雙側腎臟實質腎小球,可分為原發(fā)性、繼發(fā)性和遺傳性腎小球腎炎,其中原發(fā)性腎小球腎炎最為常見。其病因及發(fā)病機制不同,病理類型較多,故病程與預后也不盡相同。臨床診斷腎小球腎炎主要靠典型的臨床表現、免疫學、病理組織活檢[4]等檢查,但病理組織檢查屬于有創(chuàng)操作,可引起出血、血腫等并發(fā)癥,因此開發(fā)一種無創(chuàng)的檢查方法對于腎小球腎炎很有意義。超聲操作簡便,沒有創(chuàng)傷,在臨床上廣泛應用,但由于腎小球腎炎腎實質形態(tài)學改變不明顯,因此超聲診斷腎小球腎炎敏感性及準確性均較差。本研究對照組結果表明超聲診斷腎小球腎炎的敏感性、準確性及陽性預測值分別為66.7%、52.5%、71.1%,不適合臨床應用。
隨著腎小球腎炎的發(fā)展,腎皮質及腎髓質發(fā)生纖維化,對應超聲回聲增強,而腎集合系統(tǒng)收集尿液減少以及腎實質的聲衰減導致腎集合系統(tǒng)回聲減弱,通過將超聲二維灰階圖輸入電腦,進行定量分析即多次采樣確定腎皮質及腎集合系統(tǒng)的平均灰階值,根據灰階值的變化確定患者是否患有腎小球腎炎以及病情發(fā)展的程度[5]。黃樞錢[6]最早開展二維超聲圖像定量診斷原發(fā)性腎小球腎炎的應用研究,其研究結果表明,腎小球腎炎患者與正常人的腎實質灰階均值、腎集合系統(tǒng)灰階均值、兩者比值存在著明顯差異,且能夠根據比值確定患者病情。
本組研究通過長期臨床實踐及與病理組織活檢的相關性研究,確定了本系統(tǒng)診斷腎小球腎炎的標準:腎小球腎炎腎實質灰階均值≥80dB/cm2,腎集合系統(tǒng)灰階均值≥100dB/cm2,并可以根據兩者的比值確定分期,早期兩者之比<0.8,中期0.8≤兩者之比<0.9,晚期兩者之比≥0.9。根據上述標準,本研究超聲定量診斷的敏感性、準確性、陽性預測值達到了81.8%、72.0%、85.7%,顯著高于對照組,并且具有臨床應用的價值[7]。
綜上所述,通過超聲圖像定量的方法,提高了超聲對腎小球腎炎診斷的準確性及敏感性,使超聲診斷腎小球腎炎具有臨床應用價值,值得推廣應用。
[1] Printza N,Bosdou J,Pantzaki A,et al.Percutaneous ultrasoundguided renal biopsy in children:a single centre experience[J].Hippokratia,2011,15(3):258.
[2] 陳汝,林達,展云.腎小球腎炎的超聲診斷及研究[J].中華臨床醫(yī)學雜志,2004,5(2):57.
[3] 顧勇,牛建英.急進性腎小球腎炎的臨床表現與診斷[J].臨床腎臟病雜志,2011,11(1):10.
[4] 余英豪.幾種重要腎小球腎炎的免疫組化診斷與鑒別診斷及其進展[J].中國中西醫(yī)結合腎病雜志,2006,7(8):427.
[5] Salame H,Damry N,Vandenhoudt K,et al. The contribution of ultrasound for the differential diagnosis of congenital and infantile nephritic syndrome[J].Eur Radiol,2003,13(12):2674.
[6] 黃樞錢,蘊秋,梁萌.二維超聲圖像定量在診斷原發(fā)性腎小球腎炎中的應用[J].中華超聲影像學雜志,2001,10(9):547.
[7] 韓冰冰,周竹,翁敏.PAI-1在慢性腎臟病腎小球的表達及意義[J].當代醫(yī)學,2011,17(11):1-4.
10.3969/j.issn.1009-4393.2012.24.050
410008 湘雅醫(yī)院超聲影像科 (劉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