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毛措
青海省藏醫(yī)院放射科,青海 西寧 810007
我科從2010-2011年氣浴配合推拿,牽引等非手術療法進行綜合性治療,療效顯著,從上述治療過程忠總結熱相應的康復護理措施,使療效得以鞏固,現(xiàn)介紹如下:
1.1 一般資料 2010年6月-2002年6月,藥浴氣浴治療頸椎病18例,男性8例,女性10例,年齡為30~70歲,其中30~45歲占1例,45~60歲占5例,60~70歲占3例。病程最常5年,最短6個月,所有病例均有不同程度的頸椎病,偏頭痛,頭暈,失眠,嚴重者頸項強直,肌力減退和活動障礙,頸肩背放射性疼痛、手指麻木、視力模糊、胸悶、耳鳴、煩躁等。
1.2 治療方法 牽引頸椎,并藏藥涂擦推拿,點按有關經(jīng)絡穴位,促進人體氣血運行,理氣通神,然后調節(jié)蒸汽溫度,起初蒸浴溫度39~41℃,時間10~15分鐘,1個療程為10天,蒸浴第3~6天內水溫可按體質狀況逐漸上升之45℃,時間延長到30分鐘以內,從第七天起水溫和時間調節(jié)到起初蒸浴標準。每次浴后必須臥熱炕出汗4-6分鐘。
1.3 結果 頸椎病有效率為80%以上,采用蒸浴、牽引、涂擦按摩,取得了滿意療效。
2.1 心理護理 大多數(shù)病人在頸椎疼痛不適、暈眩、活動障礙睡眠、形態(tài)紊亂等一系列臨床表現(xiàn)德折磨下會產生焦慮、緊張、煩躁等心理變化。我們針對病人的不良情緒,及時疏導,耐心解釋,增強病人戰(zhàn)勝疾病德信心,同時與病人進行必要的心理溝通,了解病人德心理需要,使病人主動與我們配合。
3.2 臨床護理 注意觀察頸椎牽引時有無頭暈、惡心、心慌、心悶、出汗等異常,在進行蒸浴治療時,首先向病人解釋蒸浴德治療方法、作用及時間,治療過程中的反饋,使病人心態(tài)平穩(wěn)后,協(xié)助患者擺好體位,開始治療,在治療時,應不間斷詢問有無頭暈或心率加快等臨床表現(xiàn),觀察,防止燙傷,年齡偏大及身體虛弱德患者尤為注意,發(fā)汗完畢后,在室內做一些頸椎保健操,注意保暖,要持之以恒。
3.1 保持正確德工作姿勢,避免長時間伏案工作,每工作1小時久要挺胸抬頭活動頸部,按摩頭皮,促進局部血液循環(huán),防止頸部肌肉、韌帶、關節(jié)和骨骼勞損。要合理安排工作,將運動量較大和較少的工作交替進行,不可上時間低頭,防止頸背勞損。
3.2 保持正確德睡姿,枕頭高度以7-~9厘米為宜,不宜太低或過高,否則可使頸部過屈或過伸。枕頭德恰當使用,是治療頸椎病德重要措施之一。
3.3 堅持做頸肩操,伸縮頸部,頭盡力向上伸展,至最大限度時,再盡力回縮,每天3~5次,再輔以擴胸振臂,上下甩及雙臂大幅度旋前、旋后登。
3.4 勿用頸部扛、拾重物,直接壓力最易發(fā)生頸椎骨質增生。
3.5 積極預防和治療傷風感冒、呼吸道感染,注意保暖。
3.6 患者出院后應定期復查。
[1]《頸椎病診斷》
[2]《藏醫(yī)四部醫(yī)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