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晨怡,陳莉
溫州醫(yī)學院:1環(huán)境與公共衛(wèi)生學院;2應用心理學系,浙江溫州325035
大學生心理互助網絡論壇—“心語心苑·讓夢想起航”是溫州醫(yī)學院心理學專業(yè)論壇,也是一種吸引心理學愛好者和心理學專業(yè)學生一起交流的即時電子公告板服務系統(tǒng)。它將心理學知識與擴充內容進行相應的分類整合和搜集,成為信息的尋求者、傳遞者和決策者。用戶可以進入該交流平臺,享用它的種種服務,依據目的和任務去尋求自己所需要的信息。
網絡教育中的課程論壇是由課程教師根據教學要求和需要主動規(guī)劃和組織的虛擬學習社區(qū),是教師提供指導幫助和學生自主學習的主要場所,也是遠程教育學生知識建構最常用的工具和環(huán)境[1]。該項目依據此課程論壇理念構建而成,應用于教學活動、教學過程、教學互動、討論交流與信息反饋。學生可以借此獲取相應課程的最新教學教案,參加課程的網上教學活動;就學習生活中遇到的心理專業(yè)問題或者心理健康問題向課程教師或學生尋求解答與幫助,并與其他學生交流學習經驗。據此構建的以學生為主導的心理交流互助網絡論壇結構模型,提供了討論、自學、協(xié)作、溝通的環(huán)境,為開展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信息化手段。
大學生入學后,面臨著環(huán)境適應、學習壓力、人際關系處理、戀愛情感以及擇業(yè)就業(yè)等一系列問題。他們在遇到困難和遭受挫折時,都傾向于先求諸己,后求諸人,都有尋求外界幫助的強烈愿望[2]。大學生受各種自身因素或者環(huán)境因素的影響,當遇到各種心理問題時,心理互助網絡論壇將為這種心理求助行為提供及時有效的平臺。該項目研究小組在溫州醫(yī)學院隨機進行了大學生心理健康調查問卷,包括對大學生心理承受力,學習、生活、就業(yè)壓力,人際關系以及情感危機處理等方面進行了相關調查,其調查統(tǒng)計結果如表1所示。
根據表1可知,大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日益突出,應對應激源的能力日益衰退、心理不平衡現象不斷增加。因此,幫助大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刻不容緩。
網絡教學平臺就是指通過網絡技術,建立一個基于Web的支持和管理教學過程、提供共享學習資源和各種學習工具的虛擬學習環(huán)境,為網絡教學的實施提供基礎性通信與學習管理服務[3]。同時,網絡平臺的建設還基于皮亞杰的建構主義學習理論,即首先應做好課程的教學設計,力爭從學生的心理特點出發(fā),深入了解和研究學生的學習需要、學習興趣、學習動機、學習背景和學習狀況,針對其學習過程的特殊性,科學組織教學內容、學科知識結構和教學媒體的表現形式,以便為學生創(chuàng)設一個積極主動的學習環(huán)境[4]。在以上所涉及網絡課程教學論壇建設的理論性指導下完成了該項目的研究。
因此,大學生心理互助網絡論壇提供了讓大學生自主學習、心理互幫互助的平臺和途徑。例如:相關課程信息,達標課程的課堂教學內容,相關課外閱讀資料、視頻、心理學活動與測試、學習心得體會,其他各類學習交流溝通資源。該項目網絡教學論壇信息技術鼓勵大學生結合生活和學習實際,運用合適的信息技術,恰當地表達自己的思想,進行廣泛的交流與合作,并在此過程中共享思路、激發(fā)靈感、反思自我、增進友誼,共同構建健康的信息文化[5]。根據對比,構建出的大學生心理互助網絡論壇—“心語心苑·讓夢想起航”具備了網絡教學平臺的基本功能和基本要素,大學生可以利用此論壇,將學習激情、學習活動、學習過程擴展,從而引發(fā)更多、更深入的參與和交流。
當代現實社會的心理健康教育已成為社會關注的熱點問題,各種心理問題日益突出,并呈上升趨勢。當面對各種突發(fā)事件發(fā)生后,事件的受害者及其家屬或多或少會遇到一些心理健康方面的問題。因此心理輔導工作在這個過程中不容忽視。例如:最近發(fā)生的“7·23”甬臺溫線重大鐵路交通事故,會出現一定程度的典型事故后心理反應—“應激反應”,故應對受害者、傷員家屬等進行及時的心理危機干預和自我心理保健康復。溫州醫(yī)學院心理學系教師及學生等志愿者,可以通過心理互助網絡論壇交流:在進行心理危機干預治療中遇到的各種問題,分享此次救助活動的收獲和個人的想法。
該研究項目借助Microsoft Visual Studio 2008、SQL Server 2005等軟件開發(fā)工具,以Windows為項目運行環(huán)境,按照心理健康教育新機制,遵循大學生心理健康發(fā)展特點,為心理學專業(yè)學生的專業(yè)學習和心理學愛好者的業(yè)余心理學認知提供網絡教學平臺。該平臺實現了心理學、心理健康教育學、信息網絡技術三者的有機結合,為心理學愛好者和心理學專業(yè)學生提供了一個信息網絡互助互動的平臺[6],極大地調動了心理學愛好者參與心理健康教育的積極性,以及專業(yè)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自覺性。同時該項目還通過網絡技術,將文本、圖片、聲音和視頻等信息大量呈現于網絡平臺之上,有助于為廣大師生提供豐富多彩的視聽覺效果;通過發(fā)小消息、發(fā)帖、回帖等信息化協(xié)作工具,有助于為廣大師生提供一個可以暢所欲言的網絡信息交流平臺。
該項目技術部成員負責構建大學生心理互助網絡論壇,對其心理互助網絡論壇的后臺和前臺進行構建與完善;并將其與“溫州醫(yī)學院數字化學習中心—精品課程”中相對應的達標課程相鏈接,以達到心理學知識學習與信息網絡技術更好的融合。該項目心理學專業(yè)成員負責對大學生心理互助網絡論壇框架的設計,為各版塊內容進行專業(yè)性分區(qū),同時提供相關的心理學專業(yè)知識指導,將心理互助網絡論壇內的心理學專業(yè)知識及擴充內容進行進一步填充與修改,與此同時對論壇進行相關的管理與維護,其構建基本思路如圖1所示。
①未在大學生心理互助網絡論壇網站上注冊的游客,可以簡單瀏覽心理學會組織的各項心理素質拓展等活動的相關內容和照片,瀏覽討論區(qū)各版塊內的帖子內容和回復,以及溫州醫(yī)學院精品課程內心理學專業(yè)相關課程的介紹和課堂教學活動等。
平臺經濟作為一種新的經濟形式,與傳統(tǒng)企業(yè)相對封閉的管理與服務相比,互聯網平臺通過商務交易、擴散營銷方式、溝通合作、個人偏好等分析,營造出滿足消費者個人需求的服務環(huán)境。平臺上的參與者可以通過溝通與反饋意見提升自我的參與意識,在消費競爭中,推動行業(yè)的有序發(fā)展。同時治理有效的平臺能樹立良好的企業(yè)形象,吸引更多的消費者。我們將學習、生活和消費更好地融合的同時,平臺間的協(xié)作融合了云計算、物流、支付及相關服務,降低了參與者的交易成本,提升了商業(yè)效率;平臺經濟有開放的產權結構與互動關系,企業(yè)向社會開放,決策向員工開放,數據向公眾開放,平臺向伙伴開放[6]。
②已在論壇網站注冊的用戶可以依據等級的劃分,由高級管理員授予不同的權限,分為普通用戶、小版塊管理用戶、大版塊管理用戶等。
圖1 心理互助網絡論壇構建基本思路
●普通用戶擁有游客所有的瀏覽查閱功能外,還可通過大學生心理互助網絡論壇各個版塊討論區(qū)發(fā)帖、回帖;編輯已發(fā)布的帖子并將其修改為問題已解決項目;修改個人信息;下載獲得各種心理學學習資料;向不同的使用用戶發(fā)送小消息,便于學生間或者師生間的互動,及時了解和解決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和心理學專業(yè)知識學習情況等;通過鏈接快速瀏覽環(huán)境與公共衛(wèi)生學院在校內開設的各種心理學課程,快速進入學院心理健康教育中心進行心理咨詢治療等,使其得到更好的心理學教學和心理健康教育。同時具有站內快速搜索,各個版塊都具有“伸展與收起”等功能,易于版塊中各個內容更方便的尋找,使用戶及時、準確地獲得相關的心理學知識及解答;實現了本校學生更好地了解學院環(huán)境與公共衛(wèi)生學院心理學會在校內組織的各項心理素質拓展活動和心理講座等活動。
●小版塊管理用戶除擁有上述普通用戶所具有的功能外,還可以在大學生心理互助網絡論壇中由高級管理員授予的對應小版塊的相關管理功能,包括對所管理小版塊中發(fā)布的帖子進行刪除、修改、置頂、轉為精華、轉帖、恢復原始狀態(tài)等。
●大板塊管理用戶擁有上述普通用戶所具有的功能外,還可以在論壇中管理由高級管理員授予的對應大版塊的相關管理工作,包括增加、擴充、編輯、修改對應大版塊下的小版塊內容;修改、刪除、置頂、轉為精華、轉帖、恢復原始狀態(tài)對應大版塊下所發(fā)布的帖子內容;協(xié)調小版塊管理用戶共同管理小版塊內相關帖子內容等。
③由論壇開發(fā)者授予的高級管理員具有上述普通用戶所具有的功能外,還可對該論壇進行全方位的管理,包括協(xié)助各個大小版塊版主對普通用戶發(fā)布的帖子進行修改、刪除、置頂等;增加、編輯各大版塊、小版塊內容;更改、編輯相關活動照片和公告欄內容;授予各大小版塊版主、注冊用戶權限;設置增加或者刪除論壇內的黑名單等。
大學生心理互助網絡論壇是一個集文字平臺及展示、圖片、視頻、討論聊天、溝通交流于一體的社會化的網絡教學平臺。所以,在教育教學活動中可以充分利用論壇的“暢所欲言性”、“網絡信息化”、“綜合性”、“社會性”、“教學性”和“互助互動性”等特性,從不同的角度,根據不同的應用范圍,設計出形式多樣的以教育教學活動為主的網絡教學平臺。
根據上述功能特點構建完成的大學生心理互助網絡論壇—“心語心苑·讓夢想起航”分為用戶功能區(qū)(用戶登錄、個人信息、短消息、系統(tǒng)管理),心理愛好者討論區(qū)(談天說地、心理學與生活、心理咨詢與治療、會員意見反饋),心理專業(yè)討論區(qū)(普通心理學、人格心理學、雙語教程、實驗心理學、變態(tài)心理學、心理教育與統(tǒng)計學、管理心理學與人力資源管理與開發(fā)、發(fā)展心理學、社會心理學、西方心理學史、其他),心理學資料庫(大學考試資料、咨詢師考試資料、綜合復習資料、心理學軟件下載),推薦區(qū)(心理訪談、心理電影、心理書籍、心理測試),達標課程(精品課程內的相對應心理學專業(yè)課程),友情鏈接(溫州醫(yī)學院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等欄目。
處于現代化信息社會中,要充分發(fā)揮大學生的主動性,鼓勵學生通過社會性軟件闡述自己的觀點,發(fā)表自己的意見,將學生從單純的資源獲取者轉變成為信息發(fā)布者和資源提供者[7]。大學生心理互助網絡論壇就是具有一定意義社會性的軟件教育教學平臺,心理學愛好者或者心理學專業(yè)學生成為注冊用戶后既是資源的獲取者,同時又是信息的發(fā)布者和資源的提供者。所以,大學生心理互助網絡論壇又是一種能了解大學生心理健康狀況、記錄學習過程、展示學習成果、解答專業(yè)性問題,并能互相交流互動的網絡教學平臺。
注冊成為論壇的用戶后,教師可以利用其附件上傳的功能上傳課堂PPT課件、教學教案等,有必要的話也可以同時配上相應的文字說明、重難點知識突出標注等到相對應的心理學專業(yè)網絡課程討論區(qū)中,使之成為學習交流資源匯總的網絡平臺。同時教師可以以發(fā)表帖子的形式發(fā)布各種心理學相關熱點內容,供心理學愛好者或者專業(yè)學生查閱學習時瀏覽參考。學生可以在教師上傳、發(fā)表的各種板塊帖子中尋求想要的解答。學生之間還可以在不同討論區(qū)中進行互動,對感興趣的問題進行交流溝通,獲得不一樣的收獲與體會。
綜上所述,論壇是一個涉及生活、心理學專業(yè)學習、教學交流、互動互助、心理健康咨詢與治療等各方面的資源庫,形成了具有一定特色的生動、活潑的教育教學資源庫。
把大學生心理互助網絡論壇引入課堂教學,目的是為了創(chuàng)新教學環(huán)境,促進教育創(chuàng)新,進而促進學生學習,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與創(chuàng)新精神,增加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自覺性[5]。所以,根據上述綜合性網絡論壇的特點構建了以大學生為主體,以溫州醫(yī)學院達標課程為依托,以心理學愛好者或者心理學專業(yè)學生為使用對象,通過提供合適的學習資源共享、討論交流平臺以及靈活多樣的網絡學習活動,激發(fā)其學習興趣,有利于大學生主動參與、共同學習、討論交流、互助互動、及時反饋、共同提高。也有利于人性化、科學化、系統(tǒng)化、信息化地開展心理學教育教學工作,對及時、有力、有效地提高大學生心理素質,鞏固心理學專業(yè)學生的專業(yè)知識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及意義[8]。
該論壇訪問地址為http://172.16.216.31/BBS/default2.aspx,部分瀏覽結果成果展示如圖2所示。
該論壇的成功構建,將網絡教學、課堂教學、虛擬世界結合起來,為心理學愛好者和心理學專業(yè)學生提供了一個互動互助、交流討論的網絡平臺,也為教育教學工作者提供了信息化心理學教學平臺。此網絡論壇在構建的過程中也對大學生教學改革進行了相關的研究,發(fā)現大學生的來源和學習動機是多元化的,學習方法是傾向于直觀和面對面交流的。因此有必要根據這些現代高等教育的特征,采取更適合大學生需求的方式進行教學[9]。
圖2 “心語心苑”心理學專業(yè)論壇首頁
該論壇在試運行期間,對其使用者(包括溫州醫(yī)學院在校大學生和溫州醫(yī)學院應用心理學一線專業(yè)教師)進行了訪談和跟蹤調查,調查結果顯示該論壇達到了預期效果。有效地培養(yǎng)了大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解決了心理困惑、豐富了心理學專業(yè)知識,為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可操作的實踐模式,也為信息技術與其他學科課程整合提供借鑒。
調查顯示,大學生心理互助網絡論壇提高了心理學教育教學的實效性,擴大了覆蓋面,增強了影響力,為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教學工作提供了現代化手段,延伸了其功能,豐富了其載體,拓展了其渠道和空間[10],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應用與使用推廣價值。
[1]楊素娟.網絡教育課程論壇的社會性存在個案研究[J].中國電化教育,2010,11,(286):57-61
[2]張敏生.心理互助: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發(fā)展的新模式[J].中國高教研究,2008,(8):82-83
[3]謝幼如,柯清超.網絡課程的開發(fā)與應用[M].北京:電子工業(yè)出版社,2005:200-201
[4]劉志選.現代遠程教育網絡精品課程建設的問題與對策[J].中國醫(yī)學教育技術,2011,25(4):377-380
[5]王軍,散國偉.“好看簿”網絡平臺的教學功能與教學應用分析[J].中國電化教育,2011,3(290):92-95
[6]朱路,諶微微,鐘志生,等.大學生心理互助網絡平臺試運行調查報告[J].重慶交通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7):79-81
[7]祁玉娟.大學生使用社會性軟件的調查研究[J].中國醫(yī)學教育技術,2011,25(4):347-352
[8]廖桂芳.大學生心理互助網絡模式建構研究[J].重慶交通大學教育研究,2008,(11):161-162
[9]劉羽帆.網絡教學平臺輔助的自主協(xié)作學習在經濟類基礎課程中的應用[J].現代教育技術,2011,21(1):45-51
[10]廖桂芳,鄭廷友.大學生心理互助網絡平臺的可行性研究[J].重慶交通學院學報:社科版,2006,6(4):44-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