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毅
湖北省赤壁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湖北 赤壁 437300
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自身健康的關(guān)注逐年增高。缺鈣已成為許多人關(guān)注的健康問題,血鈣檢測成為許多人健康檢查的必檢項目。這里存在一個誤區(qū),血鈣檢測真的能反映一個人是否缺鈣嗎?這里對檢查者作如下分析,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2011年上半年我體檢中心對368例檢測者進行血鈣檢測,檢測者來自赤壁市各企事業(yè)單位在職及離休人員,其中男性198人,女性170人,年齡16歲~25歲17例,25歲~45歲87例,45歲~65歲137例,65歲~83歲127例。其中43例有明顯的缺鈣臨床癥狀,如抽筋、腰腿痛、睡眠差等。
1.2 檢測方法 低壓離子色譜-化學發(fā)光聯(lián)用在線檢測痕量鈣法,色譜儀為Dionex公司生產(chǎn)的4000I色譜儀。
在被檢的368例中只有2例血清鈣1.9mol/L,血鈣(總鈣)1.8mmol/L,血清鈣和血鈣都偏低,年齡分別是45歲、67歲,1例血清鈣1.9mol/L,血鈣 (總鈣)正常,血清鈣偏低,年齡34歲,都是女性。
3.1 從檢測結(jié)果來看,檢測血鈣偏低率不高,經(jīng)過問診3例血清鈣或血鈣偏低的被檢者都有明顯的缺鈣癥狀,另外還有40人也有不同程度的缺鈣癥狀,如腰酸腿軟無力、小腿痙攣、骨質(zhì)疏松、骨質(zhì)增生、骨質(zhì)軟化、各類骨折及結(jié)石癥、糖尿病、高血壓、關(guān)節(jié)疼痛,經(jīng)常性的倦怠、乏力、抽筋、疲倦乏力、煩躁等。檢出率還不到百分之0.75,因為在機體缺鈣時隨時可以動用骨骼中的鈣,并釋放出來進入血液,血鈣調(diào)控激素主要有甲狀旁腺激素、維生素D及其活性代謝產(chǎn)物二羥維生素D3和降鈣素。甲狀旁腺激素可使骨鈣釋放入血,升高血鈣,通過激活破骨細胞使骨再吸收入血;同時可增加腎小管對鈣的重吸收,減少尿鈣排出;還可促進維生素D3在腎臟羥化成有活性的1,25一二羥維生素D3,活性維生素D3有間接促進腸鈣吸收的作用。所以血鈣檢測不能反映人的缺鈣狀況,人們以檢測血鈣來判斷自身是否缺鈣是一個很大的誤區(qū)。建議了解自身是否缺鈣,做骨密度檢測是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之一,但是骨密度檢測只有嚴重缺鈣的時候才能有很好的檢測效果,輕中度缺鈣檢測率也很低?,F(xiàn)在國外有一種骨壓力測試,效果不錯,值得借鑒推廣應用。
3.2 缺鈣的防治:人每天應補鈣800-1200 mg,最保守的說法,每日應補鈣300-500mg。英國科學家首先提出,鹽的攝入量對鈣的代謝有很大的影響,即攝入的鹽越多,鈣離子從尿中的排出量就越多。按照WHO推薦的標準,每日吃鹽量以5g為宜,不要超過6g。如果在補鈣的同時,攝入過多的含植酸、草酸、鞣酸的食物 (例如菠菜等)和含脂肪酸食物 (主要指豬油和肥肉),就會和鈣相結(jié)合而減少鈣的吸收。此外,一些優(yōu)質(zhì)蛋白質(zhì) (如牛肉、魚、海產(chǎn)品、瘦豬肉等),在腸道消化過程中釋放出的氨基酸,可使腸道酸度降低,并與鈣形成不易吸收的鈣鹽,也可減少鈣的吸收。所以在補鈣的同時,要避免食物成分的相互作用和影響,以減少鈣的丟失。
牛奶及牛奶制品是一種含鈣最多的食物之一,應大量食用,適當?shù)膽敉膺\動、日光浴都可增加鈣的吸收。中老年人是特殊人群,隨著年齡增大,各種生理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退化,會出現(xiàn)鈣代謝障礙與內(nèi)分泌功能失調(diào)等,進一步加重了鈣的吸收困難。除注意以上的飲食和運動外,還需每天服用一定量的鈣片才能保證每天的鈣需求,才能避免因為缺鈣導致的一系列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