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慧 裴志東 王添敏
遼寧中醫(yī)藥大學,遼寧大連116600
《中藥鑒定學》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的探索及實踐
張慧 裴志東 王添敏
遼寧中醫(yī)藥大學,遼寧大連116600
文章在教學實踐的基礎上,針對目前《中藥鑒定學》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對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進行了創(chuàng)新,提出了教學中比較鑒別與重點突出,重視形象教學與標本建設,課堂講授與多媒體、網絡教學相結合,嚴格把關配套的標準化教學管理資料,開放標本室與學生自主學習,理論聯(lián)系實際、教學內容面向市場,重視現(xiàn)代鑒定實驗技術,制定嚴格考試管理辦法和標準,開展綜合性、創(chuàng)新性和研究型實驗,旨在整體提高本科教學水平,培養(yǎng)高素質應用型人才。
中藥鑒定學;教學模式;探索與實踐
《中藥鑒定學》是中藥學專業(yè)本科生必修的專業(yè)基礎課,是鑒定和研究中藥品種和質量,制定中藥質量標準,尋找和擴大新藥源的應用學科[1]。其在高等中醫(yī)藥院校設置的專業(yè)課中占有重要地位?!吨兴庤b定學》易學、難記,內容枯燥、乏味,要在有限學時內掌握教材中近400味藥材的形態(tài)、性狀及其代用品、偽品的四大鑒別方法、功效、使用等,學生普遍感到難以接受。本校《中藥鑒定學》已開設30余年,本課程于2008年被評為國家級精品課,現(xiàn)為國家中醫(yī)藥管理局重點學科。本校在《中藥鑒定學》的教學實踐中對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不斷的進行改革創(chuàng)新,現(xiàn)將探索和實踐的內容介紹如下。
根據《中藥鑒定學》信息量大的特點,我們把容易混淆、特征類似,有共性的藥材羅列在一起,進行比較,提煉出各自的鑒別要點,以列表的形式進行歸納總結,同時將藥材的鑒別藥典編寫成順口溜形式便于同學記憶,并將這些教學經驗編輯成教學參考書,如《真?zhèn)我谆熘兴庤b定》及《中藥鑒定對比鑒別手冊》、《中藥鑒定學口袋叢書》等,大大提高了同學的學習效率和學習后的成就感。
《中藥鑒定學》的課程特點是形態(tài)學內容比較多,特別是性狀鑒定部分,學生在課堂上不僅能聽到老師的講解,同時能看到藥材標本,對教學來講是事倍功半的事情。因此,我們非常重視課堂的形象教學法,重視藥材標本的收集與購買,在課堂上讓每個學生都能親眼看到藥材標本,讓他們摸到實物標本,使理論講授充實生動,具體形象,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留下深刻印象,教學效果十分顯著。
多媒體教學是一種新興的教學技術手段,它打破了傳統(tǒng)單一課堂講授的教學模式,運用多媒體支持功能和教學方便的交互功能,通過教學過程中的圖、文、動畫影像,使教學特色展現(xiàn)得更加絢麗多姿,從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使教學效果更加突出。多媒體方式非常適合本課程的教學。目前學院提供了非常方便的網絡教學環(huán)境,我們的教學錄像及有關的教學內容及課程介紹均在校園網中,學生可以網上學習本課程及與本課程相關的知識,了解本學科最新動態(tài),不斷吸收、學習前沿知識和技術。
為了提高教學質量,教研室每位老師都有完備的講稿、教案、教學日歷、教學后記、教學輔導的記錄資料,保證教學高質量的正常運轉。同時定期進行相關的講稿、教案比賽,青年教師傳閱優(yōu)秀教師的相關的教學資料,提高教學水平。教研室定期召開教學心得會議,分享教學成果。
中藥材的性狀特征是中藥傳統(tǒng)鑒別方法的經驗集成,是前輩們數千年鑒別中藥真?zhèn)蝺?yōu)劣的實踐結晶。其快速、方便、實用、低耗是中藥鑒定工作者的必要基本功。為了使學生掌握過硬的鑒定藥材的基本功,除了加強理論與實驗教學外,長期開放藥材性狀實驗室(小標本室),鑰匙發(fā)給學生,使學生隨時可以看到藥材標本,并定期指導和考核,效果十分顯著,學生的鑒定藥材的能力普遍得以提高。
結合社會對人才素質的要求,培養(yǎng)學生利用專業(yè)知識分析、解決中藥鑒定中各種問題的能力,我們采取了課堂講授與到藥材市場實踐相結合的教學方法。組織學生到藥材批發(fā)市場,讓學生自己發(fā)現(xiàn)藥材品種的真?zhèn)?,藥材質量的優(yōu)劣,并以報告的形式,組織學生相互交流,不但鞏固了課堂所學的理論知識,又使學生對市場上藥材的實際情況更加了解,為學生畢業(yè)后走上工作崗位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隨著科學的發(fā)展,中藥材的鑒定不僅需要掌握傳統(tǒng)的鑒定經驗,更要使學生掌握現(xiàn)代的鑒定科學技術和手段。為此,我們積極籌建現(xiàn)代化理化鑒定實驗室,完善教學儀器,使學生在校能夠了解本學科前沿知識,不斷掌握鑒定新技能,掌握現(xiàn)代鑒定手段,以增加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熱愛本專業(yè)學習和工作,培養(yǎng)創(chuàng)新性人才。
為了增加學生對本課程的重視程度,我們制定了嚴格的考試管理辦法和標準,理論課和實驗課雙百分制,采取實驗課考試不及格,不允許參加理論課考試,實驗考試成績20%記入理論考試總成績中,并將學生的平時表現(xiàn)和實驗報告等情況也反映在實驗成績里而記入最后總成績中。
加強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yǎng),在理論教學環(huán)節(jié),增加了新內容,讓每個學生自己選擇一味藥,進行全面調查鑒定,運用各種鑒定方法,寫出鑒定報告進行講解,培養(yǎng)學生綜合素質。在創(chuàng)新和研究型實驗方面,開展對同屬多種藥材的品種鑒定方法學實驗研究,增加新的實驗內容(中成藥鑒定及含量測定等內容)。對待本科專題啟發(fā)同學自己思考、自己設計,在教師指導和協(xié)助下,獨立實驗和測試、分析,并進行答辯驗收。
綜上所述,在《中藥鑒定學》的實踐教學中,我們對教學手段與教學方法進行了改革和探索,經過30余年的摸索實踐,在培養(yǎng)方案設置、課程體系建設、教材建設、教學內容研究、教師隊伍建設、教學方法探索方面積累了豐富的實踐經驗,但同時也有些不足,例如貴重藥材價格昂貴,標本嚴重缺乏,通過實物進行真?zhèn)舞b別的講解受到制約,再有如何解決《中藥鑒定學》課程內容過于枯燥,更好的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等均有待解決??傊?,“教無定法,教必得法”,教師應在教學實踐中根據社會的需要、學生的狀況、學科的特點、基礎設施情況摸索出適合自己的教學方法、教學模式,這是教師永久探討的課題。
[1]康廷國.中藥鑒定學[M].第2版.北京:中國中醫(yī)藥出版社,2007:1.
R284.1
A
1007-8517(2012)11-0054-02
2012.0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