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隴,殷紅妹
(浙江省杭州市藥品檢驗所,浙江 杭州 310017)
幾種貴細藥材新型制假手法的鑒別
諸葛隴,殷紅妹
(浙江省杭州市藥品檢驗所,浙江 杭州 310017)
目的介紹貴細藥材新型制假手法的鑒別方法。方法通過外觀性狀觀察,以過金屬探測儀和測定蔗糖含量的方法進行鑒別。結果發(fā)現(xiàn)有野山參、冬蟲夏草、海馬內(nèi)插金屬異物,野山參做蘆及紅參摻蔗糖等幾種新型的制假手法。結論這幾種制假手法的鑒別方法,可為中藥材的快速鑒別提供參考。
貴細藥材;真?zhèn)舞b別;制假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保健進補意識不斷地增強,對滋補類藥材的消費需求呈明顯上升趨勢。由于貴細藥材資源稀缺而價格昂貴,不法商販往往通過各種手法來制假牟取暴利,其手段隱蔽、不易覺察,嚴重損害了消費者的利益。現(xiàn)就工作中遇到的幾種新型貴細中藥材制假手法及其鑒別要點介紹如下,旨在促進用藥安全。
人參(野山參)為五加科植物人參 Panax ginseng C.A.Mey.的干燥根,具有大補元氣、復脈固脫、補脾益肺、生津、安神的功效,是冬令進補較常用的滋補類藥材[1]8。冬蟲夏草為麥角菌科真菌冬蟲夏草菌 Cordyceps sinensis(BerK.)Sacc.寄生在蝙蝠娥科昆蟲幼蟲上的子座及幼蟲尸體的復合體,具有補肺益腎、止血、化痰的功效,目前價格堪比黃金[1]106。海龍為海龍科動物線紋海馬Hippocampus kelloggi Jordanet Snyder、刺海馬 Hippocampus histrix Kaup、大海馬 Hippocampus kuda Bleeker、三斑海馬 Hippocampus trimaculatus Leach或小海馬(海蛆)Hippocampus japonicus Kaup的干燥體,具有溫腎壯陽、散結消腫的功效,是壯陽類滋補藥材[1]275。
目前,通過對貴細藥材鑒別知識的普及和消費者質(zhì)量意識的加強,直接制作的偽品已不多見。不法商販往往通過變相增重如插入金屬異物而謀取暴利。如野山參,人為地從“參蘆”“參體”或“參腿”處扎入鋼針等,金屬異物藏在參蘆、參體和參腿內(nèi)(圖1)。如海馬,人為地從“嘴部”塞入多枚鐵釘,金屬異物藏在口腔內(nèi)(圖2)。又如冬蟲夏草,人為地從“蟲體”和“草體”的接合部嵌入鉛條,金屬異物藏在蟲體內(nèi)(圖3)。
藥材新鮮時被暗插了金屬異物,等加工干燥后,從藥材表面根本無法識別,只有借助金屬探測儀、X光機等科學儀器才能準確排查、判斷。對于這些制假方法,也可用簡便的手段進行初步判斷。如正品冬蟲夏草、野山參、海馬都是質(zhì)地較輕的藥材,可利用水試的方法,觀察其是否下沉及下沉的速度來判斷真?zhèn)巍?/p>
根據(jù)野山參鑒定及分等質(zhì)量[2]和野山參五形鑒別的知識,通常認為,參蘆越長、生長年限越久,等級就高,價格也就越高。通過改變?nèi)藚⒌奈逍?,達到“變老”制假的目的。在野山參檢驗過程中發(fā)現(xiàn)了一種新的假冒野山參品種,偽品有較長的“蘆”,靈活的體形,使其很像一支野山參。經(jīng)仔細鑒別,這“較長的蘆”并非是真正的參蘆,而是這支人參“體”的一部分,系用偽手段制作而成。這種參是由生長2~3年的人參苗移栽之前,用塑料布從參體上部開始捆扎直至參體下部,但留余少部分參體;移栽后,隨著參的生長,捆扎部分的參體不能隨之生長而變粗;2~3年后,未捆扎部分的參體變粗而成正常參體形狀,而捆扎部分參體長成形似參蘆的形狀,在形態(tài)不同的參體交界處再經(jīng)過一定處理,最后整支參外表非常接近野山參,稱之為“體蘆參”,非從業(yè)多年的專業(yè)人員一般很難鑒別。
圖1 插入金屬異物的野山參鑒別圖
圖2 插入金屬異物的海馬鑒別圖
圖3 插入金屬異物的冬蟲夏草鑒別圖
正常野山參表面為灰黃色,具縱紋,上端有緊密而深陷的環(huán)狀橫紋,支根多為2條,須根細長,清晰不亂,有明顯的疣狀突起,習稱“珍珠疙瘩”;根莖細長(參蘆),上部具密集的莖痕(蘆碗),不定根較粗,形似棗核[2]。偽品“體蘆參”根莖細長,莖痕(蘆碗)生長不自然,無著生不定根(圖4)。
紅參為五加科植物人參 Panax ginseng C.A.Mey.的栽培品經(jīng)蒸制后的干燥根,秋季采挖,洗凈,蒸制后干燥。具有大補元氣、復脈固脫、益氣攝血的功效[1]143。隨著紅參價格的節(jié)節(jié)攀升,出現(xiàn)了為使藥材增重而摻入蔗糖的現(xiàn)象。針對這類非法行為,目前尚無國家標準可供檢驗時參考,本檢驗所通過物理和化學手段對紅參摻蔗糖進行了研究。
圖4 野山參性狀鑒別圖
正品紅參表面半透明、紅棕色,偶有不透明的暗黃褐色斑塊;斷面平坦,角質(zhì)樣;氣微香而特異,味甘微苦[2](圖5 A)。摻入蔗糖的紅參表面透明、紅棕色,白霜較多,幾無暗黃褐色斑塊;質(zhì)軟,斷面半透明,具焦糖氣(圖5 B)。采用保健食品檢驗中高效液相色譜法/示差析光檢測法(HPLC/RID)和酸水解直接滴定法測定蔗糖含量[3],結果正常紅參的蔗糖含量約為10%,與文獻報道結果吻合;而摻糖紅參的蔗糖含量高達40%,即蔗糖添加量達到紅參自重的30%左右。紅參及摻糖紅參中蔗糖含量的明顯差異,也與觀察到的外觀性狀特征差異相吻合。根據(jù)試驗結果初步推斷,紅參中蔗糖含量一旦超過20%,基本可判定為摻糖紅參。
圖5 紅參性狀鑒別圖
摻假帶來的暴利令不法者鋌而走險,越是名貴、價高的中藥,摻假的情況越嚴重,既令消費者慘遭價格蒙騙,又會使患者病情延誤,甚至發(fā)生中毒事件。因此,臨床用藥一定要注意鑒別藥材真?zhèn)?,以保證用藥安全、有效。
[1]國家藥典委員會.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一部)[M].北京:中國醫(yī)藥科技出版社,2010.
[2]GB/T 18765-2008,野山參鑒定及分等質(zhì)量[S].
[3]GB/T 5009.8 -2008,食品中蔗糖的測定[S].
R282.5;R282.71
A
1006-4931(2012)12-0094-02
諸葛隴(1962-),男,大學本科,主要從事食品藥品檢驗工作,(電子信箱)fda01@126.com。
2012-03-13;
2012-0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