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素芳 秦延平 楊萌
(1.鄭州市第七人民醫(yī)院 鄭州 450006; 2.鄭州心血管病醫(yī)院 鄭州 450000;3.南方醫(yī)科大學附屬河南心血管病醫(yī)院 鄭州 450016)
為了分析研究接受介入治療的高齡冠心病患者在治療期間的具體護理措施以及一些相應體會,使臨床更加全面的了解冠心病高齡患者的特點,為臨床提供介入治療高齡冠心病患者護理的最佳方案,進一步提高該類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我們進行了本次研究。在整個研究的過程中,我們抽取在曾經(jīng)一段時間內(nèi)到我院就診的高齡冠心病臨床確診患者病例74例,隨機分為2組,都予以介入治療。在治療過程中一組進行常規(guī)護理,另一組進行針對性護理。比較分析2組患者的治療效果,總結針對性護理的具體措施。并將分析結果匯報如下。
在2008年7月至2011年7月這一段時間內(nèi),采用隨機抽樣的方法,抽取來我院就診的冠心病高齡患者病例74例,將其分為A、B2組。A組患者中有男性患者21例和女性患者16例;年齡最大患者有89歲,年齡最小有66歲,平均年齡為78.2歲;病程最長的患者有23年之久,病程最短有5年,平均病程為11.6年;B組患者中有男性患者20例和女性患者17例;年齡最大患者為88歲,年齡最小為68歲,平均年齡為77.7歲;病程最長的患者有24年之久,病程最短有4年,平均病程為12.8年;患者的所有自然資料,不存在明顯統(tǒng)計學差異,可以在研究過程中予以比較分析。所有患者在接受治療前,都通過相關的臨床檢查后確診。
將抽樣中的74例臨床確診患者病例隨機分為A、B2組,平均每組37例,都采用介入治療。分別進行常規(guī)護理和針對護理。并比較分析2組患者的治療效果,總結針對性護理的具體措施。
顯效:胸悶、心悸、氣短、疲乏等癥狀完全消失或明顯改善;有效:經(jīng)過治療后患者的胸悶、心悸、氣短、疲乏等癥狀得到一定程度改善,運動耐受程度明顯增加;無效:所有癥狀均沒有任何變化或有病情加重[1]。
在本次研究過程中所得到的所有相關數(shù)據(jù),均采用SPSS14.0統(tǒng)計學數(shù)據(jù)處理軟件進行處理分析,P<0.05時認為有明顯的統(tǒng)計學差異。
仔細研究后我們得知,采用針對性護理的B組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要比A組患者好很多,且具有明顯統(tǒng)計學差異(P<0.05),見表1。
表1 2組治療效果對比分析[例(%)]
(1)多與患者進行溝通,對于患者的陳述要予以仔細聆聽。(2)幫助醫(yī)生完善各項檢查。(3)在術前的前一天有必要對雙側股股溝區(qū)的皮膚予以準備,避免出現(xiàn)術后感染的現(xiàn)象。(4)手術后患者要平臥24h,訓練在床上進行排尿、排便。(5)充分了解雙足背動脈的搏動情況。(6)術前晚上口服安定5mg,睡眠保證充足,術晨禁止飲水,但是晨起口服者要照常服用[2]。
3.2.1 嚴格抗凝治療 急性和亞急性血栓的形成是PTCA以及支架植入術最重要的并發(fā)癥。術后應對采取合理的抗凝治療予以特別注意。
3.2.2 術后的急性或者是亞急性支架血栓的形成大多都發(fā)生在植入支架后24h內(nèi)或者是2周內(nèi),在該階段引起動脈痙攣最常見的誘因是由于患者的情緒緊張。
3.2.3 傷口出血的護理 手術后4~6h拔出動脈鞘,傷口用彈力繃帶進行8字形加壓包扎固定6~8h。采用此方法的優(yōu)點主要是:(1)充分的按壓。(2)繃帶的拉力很緊,不會出現(xiàn)松脫。(3)在傷口處固定的繃帶卷不會產(chǎn)生滑脫現(xiàn)象,加壓止血效果較好。(4)具有防止出血的目的。
3.2.4 對低血壓的預防以及護理(1)對血容量不足現(xiàn)象進行預防,用藥應合理。(2)對于患者術前血壓低不能糾正或者是休克的,術中以及術后給予主動脈的球囊反搏。(3)采用股動脈留置鞘加壓補液的方式,可以對低血容量的狀態(tài)進行迅速且有效地糾正。(4)對血壓、心率、尿量予以嚴密的監(jiān)測,觀察是不是存在傷口出血的現(xiàn)象。(5)對拔除股動脈鞘管時可能發(fā)生的心理失常、低血壓或者是休克以及冠脈痙攣進行預防[3]。
冠心病是臨床上一種發(fā)病率非常高的疾病,患有該類病癥的患者通常會出現(xiàn)心力衰竭癥狀。對接受介入治療的冠心病的高齡患者在治療期間進行針對性的護理,可以使該類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得到顯著性提高。
[1] 全國首次冠心病介入性治療病例注冊登記資料分析[J].中華心血管雜志,2008,26(14):225~226.
[2] 楊有利.冠狀動脈內(nèi)支架植入患者術后護理[J].中華護理雜志,2009,35(12):382~383.
[3] 陳維英.基礎護理學[M].第3版,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07:127~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