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海麗
妊娠期高血壓疾病是產婦在妊娠期并發(fā)疾病。本文觀察影響妊娠期高血壓疾病產婦不同分娩方式相關因素?,F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我院2008年4月至2011年4月妊娠高血壓疾病患者183例,根據以上患者分娩方式不同:陰道分娩和剖宮產,分為兩組,觀察組和對照組。其中觀察組采用剖宮產,對照組采用陰道分娩。觀察組患者140例,年齡平均為(27.8±3.4)歲;孕周為33~39周,平均孕周為(35.4±3.9)周;妊娠次數為1~6次,平均妊娠次數為(3.5±1.4)次;對照組43例,年齡平均為(26.4±4.3)歲;孕周為33~40周,平均孕周為(35.7±4.2)周;妊娠次數為1~7次,平均妊娠次數為(3.4±1.5)次;兩組患者在年齡、孕周、妊娠次數等方面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終止妊娠指征 妊娠高血壓疾病患者經過積極治療后,重度子癇前期患者24~48 h后臨床癥狀和體征沒有顯著改善,需終止妊娠;孕周超過34周的重度子癇患者可終止妊娠;孕周不足34周,但胎盤功能已經衰退,胎兒已經成熟的重度子癇前期患者,可終止妊娠;孕周不滿34周,但是胎盤功能已經衰退,胎兒沒有成熟,應用激素類藥物促胎兒肺成熟的患者,可終止妊娠;控制子癇2 h后可終止妊娠。
1.3 觀察指標 觀察組兩組患者中妊娠高血壓、子癇前期、子癇、妊娠期合并慢性高血壓病、慢性高血壓病并發(fā)子癇前期發(fā)生情況。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統(tǒng)計學軟件SPSS 14.0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P<0.05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兩組患者中妊娠高血壓、子癇前期、子癇、妊娠期合并慢性高血壓病、慢性高血壓病并發(fā)子癇前期發(fā)生情況。對照組妊娠高血壓患者26例,子癇前期患者8例,子癇患者1例,妊娠期合并慢性高血壓病患者4例,慢性高血壓病并發(fā)子癇前期患者4例。觀察組患者妊娠高血壓患者9例,子癇前期患者66例,子癇患者7例,妊娠期合并慢性高血壓病患者47例,慢性高血壓病并發(fā)子癇前期患者11例。觀察組妊娠高血壓疾病、子癇前期、妊娠期合并慢性高血壓疾病發(fā)生率與對照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妊娠高血壓疾病是導致孕產婦和圍產兒死亡的重要原因。其發(fā)病機制尚不明確,但認為與胎盤病理改變有關。妊娠高血壓疾病的高危因素主要有孕婦年齡小于18歲或者年齡大于40歲、多胎妊娠、妊娠期高血壓病史、家族史、慢性高血壓疾病患者、慢性腎病、糖尿病等。以上因素是子癇前期和子癇發(fā)病的關系密切[1,2]。
對于妊娠期高血壓疾病來說,要根據患者具體情況適時終止妊娠。終止妊娠的分娩方式主要有隱藏、剖宮產。引產主要適用于病情得到控制的患者,并且宮頸條件成熟。在引產過程中要加強病情觀察,一旦患者出現頭暈、眼花、惡心嘔吐等癥狀,要采用剖宮產終止妊娠。剖宮產主要適用于有剖宮產指征的患者,患者宮頸條件不成熟,短時間內不能適時陰道分娩,引產失敗,胎盤功能衰退患者,或者胎兒窘迫患者。不管采用以上哪種分娩方式,均要保證孕產婦和圍產兒生命安全,通過對患者病情正確評估而后選擇合適分娩方式。本文結果顯示,妊娠高血壓疾病種類影響孕產婦的分娩方式[3]。
妊娠期高血壓病是常見的威脅到孕產婦生命安全的妊娠期并發(fā)疾病。在妊娠高血壓疾病防治方面,首先要健全婦幼保健網絡,對妊娠期保健工作要認真做好,對妊娠期婦女加強妊娠高血壓疾病方面的健康教育,讓患者和加速對妊高征有所了解,患者會自行到醫(yī)院做產前檢查,同時要指導患者飲食和休息,從以上方面入手,做妊娠高血壓疾病的防治。
[1] 何燕.87例妊娠期高血壓疾病的分娩方式探討.黔南民族醫(yī)專學報,2011,24(2):103-104.
[2] 黃鑫,李瑩瑩.妊娠期高血壓疾病降壓治療的臨床安全性及有效性.中國婦幼保健,2011,26(2):3722-3733.
[3] 任曉娟.妊娠合并妊娠期高血壓疾病晚期妊娠258例臨床分析.中國優(yōu)生與遺傳雜志,2009,17(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