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浩
(鐵道第三勘察設計院集團有限公司線站處,天津 300142)
北京鐵路樞紐是全國最大的鐵路樞紐,目前通過京廣、京滬、京九、京哈等干線以及京津城際、京滬高速鐵路與全國各主要城市都有直通車,國際列車可達俄羅斯、蒙古、朝鮮和越南。
“十二五”時期,北京市鐵路旅客年發(fā)送人數將超過1.8億人。根據北京鐵路樞紐客運系統(tǒng)總圖規(guī)劃,樞紐將形成北京站、北京西站、北京南站、北京北站、北京豐臺站、北京星火站、北京通州站等7個主要客運站,京廣、京滬、京九、京原、豐沙、京包、京通、京承、京哈、大秦等10條鐵路干線,京滬高速鐵路、京廣客運專線、京沈客運專線、京九客運專線等4條高速鐵路,京津城際鐵路、京張城際鐵路、京石城際鐵路、京秦城際鐵路等4條城際鐵路,規(guī)劃多條市郊列車線,以及完善樞紐內、中、外三重鐵路環(huán)線構成的大型環(huán)狀放射型鐵路樞紐。
根據引入北京鐵路樞紐相關線路沿線運輸需求,結合項目前期工作推進及建設工期情況,研究確定以下相關線路建成時機。
2013年:京廣客運專線建成運營、北京站和北京西站間地下直徑線建成。
2017年:豐臺站改建工程建成,京沈客運專線、京張城際鐵路建成。
2020年:京原、京通、京承鐵路等普速干線擴能改造完成。
2030年:京石城際鐵路、京秦城際鐵路建成,環(huán)渤海京津冀區(qū)域城際鐵路建成。
2050年:京九客運專線建成,同時根據運輸需求進一步完善路網。
圖1 北京鐵路樞紐總布置示意
北京鐵路樞紐規(guī)劃年度按2013、2017、2020、2030年度進行路網規(guī)劃,提出分年度客車開行總對數分別為448、666、769、1 135對,其中始發(fā)客車對數分別為425、 610、705、1 046對。遠景規(guī)劃2050年度京九客運專線建成,京九通道客車開行高速車70對,普速車10對。各線各年度預測始發(fā)終到客車開行對數詳見表1。
表1 北京鐵路樞紐各線路始發(fā)終到客車對數(不含市郊) 對/d
根據北京鐵路樞紐客運站分布,北京西站、北京豐臺站位于樞紐西南部,該方向京廣、京滬、京九、京原、豐沙等線以及京廣客運專線、京石城際、京九客運專線引入樞紐;北京站、北京星火站、北京通州站位于樞紐東部,該方向京哈、京承等線以及京沈客運專線、京秦城際引入樞紐;北京南站位于樞紐東南部,該方向京滬高速鐵路、京津城際引入樞紐;北京北站位于樞紐北部,該方向京通、京包等線以及京張城際引入樞紐。因此,北京西站、北京豐臺站主要承擔樞紐西南部方向客流,北京站、北京星火站、北京通州站主要承擔樞紐東部方向客流;北京南站主要承擔樞紐東南部方向客流;北京北站主要承擔樞紐北部方向客流。
鐵路客運站的規(guī)劃建設主要是為旅客旅行服務,滿足不同需求旅客的方便快捷出行是鐵路 “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重要體現(xiàn)。例如北京站、北京西站作為首都日新月異、繁榮發(fā)展的歷史見證,在全國人民心中具有無法磨滅的歷史地位,考慮其均位于城市核心區(qū),城市交通完善,雖然車站運輸能力限制,但在充分利用現(xiàn)狀情況下,開行大量高、普速旅客列車,滿足不同層次旅客出行需求是十分必要的??瓦\系統(tǒng)的七站布局,作為北京市各區(qū)域重大綜合交通樞紐,車站定位要與首都規(guī)劃相統(tǒng)一,與市政地鐵等配套設施匹配,保證區(qū)域交通順暢。
隨著鐵路快速客運網的逐步完善,作為未來鐵路客運車體動車組具有較強的競爭力,是鐵路旅客運輸的發(fā)展趨勢。考慮普速旅客列車呈減少趨勢,為避免遠期廢棄工程,原則上不再新建普速機車車輛設備,普速車開行均利用既有設備?,F(xiàn)狀北京樞紐普速客運機車車輛設備主要集中在北京站、北京西站,根據北京鐵路局生產力布局調整規(guī)劃,樞紐普速客車檢修將逐步集中至北京西普速客車檢修基地,因此,北京西站在規(guī)劃年度應辦理樞紐大部分普速客車作業(yè)。
結合樞紐各條客運專線的建設,充分利用既有動車檢修設施,適當規(guī)劃建設新的動車運用設施。北京樞紐內規(guī)劃有6處動車組設備,分別為:北京動車段(含北京南動車運用所)、北京動車運用所、星火動車運用所、北京北動車運用所、北京西動車運用所、豐臺動車運用所。樞紐動車運用所分工原則:北京南、北京西、豐臺動車運用所將共同承擔京廣客運專線、京滬高速、京津城際以及遠期京石城際、京九客運專線動車組的存車檢查作業(yè);北京、星火動車運用所共同承擔京沈客運專線、京秦城際以及京哈線動車組的存車檢查作業(yè);北京北動車運用所承擔京張城際動車組的存車檢查作業(yè)??驼痉止c動車運用設施分工相協(xié)調,提高動車組運輸效率。
目前北京站、北京西站、北京南站、北京北站均位于城市核心區(qū),周邊已無擴建條件,需在現(xiàn)狀站房、到發(fā)線、咽喉區(qū)等運輸能力基礎上研究各年度客站分工方案。規(guī)劃建設的豐臺站、星火站和北京通州站車站設計規(guī)模需滿足遠期客車開行需求。
現(xiàn)狀樞紐內西南部至東北部通過旅客列車繞行至豐臺站,利用京滬正線至北京站,后折角去往京承線、京包線及京哈線。通過旅客列車除在站內折角,影響車站咽喉區(qū)能力及京滬線能力,繞行距離較長,增加運營成本。
北京地下直徑線建成通車后,使得西部的京廣、京原、豐沙線與東部的京承、京哈、京包線有了便捷順暢的雙線通道,北京站和北京西站一改通過旅客列車站內折角運行現(xiàn)狀,貫通通過車站,且兩大客運站之間有了有效、順暢的徑路,極大緩解了城市交通的壓力,同時樞紐內車流組織更加靈活,行包郵件中轉方便。除個別東北方向與京滬線的通過車外,其他通過旅客列車在樞紐內應利用地下直徑線運行。
北京西站、北京豐臺站主要承擔樞紐西南部方向客流集散功能。規(guī)劃年度北京西站在承擔樞紐主要普速客車作業(yè)的同時也承擔部分京廣客運專線、京石城際的始發(fā)終到作業(yè);豐臺站承擔部分京廣客運專線、京石城際旅客列車始發(fā)終到作業(yè),遠景將承擔京九客運專線全部旅客列車始發(fā)終到作業(yè)。
北京西站:設有10座站臺,18條到發(fā)線,承擔部分京廣客運專線(北京至鄭州區(qū)段)、京石城際旅客列車始發(fā)終到作業(yè);承擔京廣、京滬、京九、京原、豐沙、京哈(普速)、京包、京承線的普速旅客列車始發(fā)終到作業(yè)。
豐臺站:設計12座站臺,22條到發(fā)線,承擔部分京廣客運專線(鄭州以遠)、京石城際鐵路以及全部京九客運專線旅客列車始發(fā)終到作業(yè)。
北京站、北京星火站、北京通州站主要承擔樞紐東部客流集散功能。北京站和北京星火站按“一站兩場”來統(tǒng)籌承擔京沈客運專線始發(fā)終到作業(yè)。北京站處于城市核心區(qū),適應城際鐵路便捷性、時效性需求,京秦城際始發(fā)終到在北京站辦理,兼顧開行部分京沈客運專線短途旅客列車;北京星火站作為北京站的必要補充,開行其他部分京沈客運專線旅客列車。為避免新建動車運用所,占用土地資源,北京通州站原則上不開行始發(fā)終到旅客列車,但考慮開行部分城際立折車及增加通過客車停站,以促進衛(wèi)星城通州地區(qū)加快發(fā)展。
北京站:設有8座站臺,14條到發(fā)線,承擔專運旅客列車和國際旅客列車到發(fā)作業(yè);承擔京秦城際、京哈線(動車組)北京至秦皇島區(qū)段內的旅客列車始發(fā)終到作業(yè),承擔部分京沈客運專線(北京至沈陽區(qū)段)的旅客列車始發(fā)終到作業(yè)。
北京星火站:設計6座站臺,11條到發(fā)線,承擔部分京沈客運專線(沈陽以遠)的旅客列車始發(fā)終到作業(yè)。
北京通州站:設計5座站臺,9條到發(fā)線,承擔京秦城際、京哈線旅客列車通過作業(yè)及部分城際車立折作業(yè)。
北京南站主要承擔樞紐東南部方向京滬高速及京津城際客流集散功能,考慮其普速場能力較為富裕,也可在北京站能力緊張情況下,靈活分流部分京秦城際以及京哈線動車組始發(fā)終到作業(yè)。
北京南站:設有13座站臺,24條到發(fā)線,承擔京滬高速、京津城際列車始發(fā)終到作業(yè),承擔部分京秦城際、京哈線秦皇島以遠的旅客列車始發(fā)終到作業(yè)。
北京北站主要承擔樞紐北部客流集散功能。
北京北站:設有6座站臺,11條到發(fā)線,承擔京張城際、京通線旅客列車始發(fā)終到作業(yè)。
根據北京鐵路樞紐內客運站分工原則,結合樞紐內列車開行方案,綜合統(tǒng)籌考慮擬建車站規(guī)模及車站作業(yè)量,北京樞紐客運站分工匯總見表2。
表2 北京樞紐客運站遠景年度分工匯總
根據北京鐵路樞紐7個客運站布局,提出各站規(guī)劃年度承擔的分工作業(yè),以期對今后樞紐內鐵路建設項目、市郊鐵路開行以及城市綜合交通建設提供參考和指導。
[1] 鐵道部發(fā)展計劃司,鐵道部經濟規(guī)劃研究院.全國主要鐵路樞紐總圖規(guī)劃概要[M].北京:中國鐵道出版社,2006.
[2] 中華人民共和國鐵道部.高速鐵路設計規(guī)范(試行)[S].北京:中國鐵道出版社,2010.
[3] 中華人民共和國鐵道部.高速鐵路設計規(guī)范(試行)條文說明[S].北京:中國鐵道出版社,2010.
[4]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設部,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質量監(jiān)督檢驗檢疫總局.鐵路車站及樞紐設計規(guī)范[S].北京:中國計劃出版社,2006.
[5] 鐵道第四勘察設計院.鐵路工程設計技術手冊·站場及樞紐[M].北京:中國鐵道出版社,2004.
[6] 鐵道第三勘察設計院集團有限公司.新建鐵路北京至沈陽客運專線可行性研究報告[R].天津:鐵道第三勘察設計院集團有限公司,2009.
[7] 鐵道第三勘察設計院集團有限公司.新建鐵路北京至秦皇島城際鐵路北京至唐山段可行性研究報告[R].天津:鐵道第三勘察設計院集團有限公司,2009.
[8] 中鐵工程設計咨詢集團有限公司.新建鐵路北京至張家口城際鐵路可行性研究報告[R].北京:中鐵工程設計咨詢集團有限公司,2009.
[9] 鐵道第三勘察設計院集團有限公司.北京鐵路樞紐豐臺站改建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R].天津:鐵道第三勘察設計院集團有限公司,2010.
[10] 鐵道第三勘察設計院集團有限公司.北京鐵路樞紐豐臺站改建工程豐臺動車運用所方案研究[R].天津:鐵道第三勘察設計院集團有限公司,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