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永紅,王麗霞
鄭州市中心醫(yī)院口腔科鄭州450007
完善的根管治療使得殘根殘冠得以長期保留,因此對殘根殘冠的修復治療就顯得更為重要。樁核修復技術(shù)是修復患牙并恢復其功能的重要手段[1],已廣泛應用于臨床。以往國內(nèi)臨床上主要采用金屬樁核進行樁核修復,但隨著金屬樁核使用時間的延長,牙體組織折裂、牙齦染色、過敏、影響醫(yī)學影像成像等缺點逐漸暴露。隨著人們對美觀要求的提高及口腔修復材料的發(fā)展,更加理想的樁核材料應運而生。玻璃纖維樁因其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優(yōu)越的美學性能及與牙本質(zhì)接近的彈性模量,能有效緩解牙本質(zhì)的應力集中,并且抗腐蝕,強度高,不影響醫(yī)學影像成像,易操作,因此在臨床上逐漸得到推廣。作者對玻璃纖維樁樹脂核在前牙殘根殘冠修復中的效果進行了分析、評價。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08年1月至2010年6月鄭州市中心醫(yī)院口腔門診診治的有保留價值的前牙殘根殘冠76例(92顆患牙),男44例,女32例,年齡18~65歲;患牙覆頜、覆蓋正常,牙周基本健康,且已行完善的根管治療,無叩痛,無松動;X線片顯示根充恰填,根尖區(qū)無陰影,牙根有足夠長度及牙槽骨支持。
1.2 主要材料 瑞士PD牙科產(chǎn)品公司出品的玻璃纖維樁(阻射加強型)套裝;日本松風FL-BONDⅡ自酸蝕粘結(jié)劑;德國DMG PermaCem纖維樁粘結(jié)劑;德國DMG LuxaCore光固化復合樹脂;排齦線;硅橡膠印模材。
1.3 修復前處理 對確定可以用樁核修復的前牙殘根殘冠進行完善的根管治療。術(shù)前攝根尖X線片,用根管測量儀了解牙根長度。術(shù)后攝X線片了解根充是否完善,并通過X線片了解牙根長度、根管彎曲度;觀察1~2周無不良反應即可進行修復。
1.4 修復 根面及根管預備:按樁核修復原則和要求對患牙進行預備,盡可能保留健康牙體組織,以增加抵抗力。確定根管走向,根管預備深度為根長的2/3至3/4,呈向根尖部逐漸變細的圓錐形,保證根尖不少于4 mm的根尖封閉區(qū),根管壁光滑、無倒凹。玻璃纖維樁的粘接:選擇與根管預備相匹配的玻璃纖維樁,確定其長度,用金剛砂片或金剛砂鉆切斷至所需長度。用自酸蝕樹脂粘結(jié)劑涂布根管內(nèi)部,光固化機光照10 s,用德國DMG PermaCem粘結(jié)劑粘接玻璃纖維樁,光照20 s,用LuxaCore光固化復合樹脂制作樹脂核。樹脂核成型及全冠制作:根據(jù)全冠牙體預備的要求制作復合樹脂核。常規(guī)基牙預備,頸部肩臺為135°,并形成不少于2 mm的牙本質(zhì)肩領,壓排齦線,制取硅橡膠印模,比色,制作臨時冠,全冠制作,試戴粘固。修復體完成后對其進行臨床評價,并囑患者在治療完成后的6、12、24個月復診,觀察修復效果。
1.5 修復效果判斷標準 患牙牙根無折斷,修復體穩(wěn)固無松動,邊緣密合,咬合功能恢復良好,牙周組織健康,修復體顏色無改變?yōu)槌晒Σ±?反之為失敗病例。
1.6 結(jié)果 患者隨訪6個月時患牙均無異常;12個月時1顆牙纖維樁松動脫位,91顆(98.9%)成功;24個月時1顆牙根折,1顆牙纖維樁松動脫位,其余89顆(96.7%)成功。
理想的樁核材料應能滿足以下要求:合適的強度,與牙體組織彈性模量接近,固位良好,美觀性好,耐腐蝕不變色,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不影響醫(yī)學影像成像,使用方便等。
以往國內(nèi)臨床上進行樁核修復主要采用金屬樁核,認為彈性模量較高的金屬樁核材料直徑較小時就能達到強度要求。但金屬樁的彈性模量(100~200 GPa)與牙本質(zhì)的相差甚遠,在樁核和牙本質(zhì)交界處容易造成應力集中,引起根折,并且與牙本質(zhì)又不能有效粘接。臨床中常常出現(xiàn)樁在受到過大的沖擊載荷時,強度相對較低的牙體組織首先發(fā)生折裂,從而使修復失敗,甚至導致患牙被拔除[2]。金屬樁核會釋放游離金屬離子,使組織過敏,發(fā)生生物毒性反應,出現(xiàn)牙齦變色、頸緣灰線等現(xiàn)象[3]。金屬樁腐蝕后,金屬離子析出進入樁與牙根的界面,還會使修復體頸部的牙齦常出現(xiàn)暗灰色現(xiàn)象,影響修復體的美觀。
玻璃纖維樁(15~18 GPa)有與牙本質(zhì)(18 GPa)相近的彈性模量,又能與牙本質(zhì)有效粘接以傳遞應力,不會產(chǎn)生在牙本質(zhì)區(qū)的應力集中現(xiàn)象,根折的發(fā)生率明顯減少[4]。玻璃纖維樁性能穩(wěn)定,具有比金屬樁更為優(yōu)良的耐腐蝕性能,因而擁有更長的使用壽命,同時也避免了腐蝕后游離出的有害物質(zhì)導致的毒性或過敏反應,提高了樁核的安全性。玻璃纖維樁和樹脂核透光性好,修復體的顏色自然逼真,可獲得更加令人滿意的美學效果。玻璃纖維樁與復合樹脂粘結(jié)性好,可立即進行牙體預備,減少患者就診次數(shù)。此外,玻璃纖維樁還具有不影響核磁檢查的優(yōu)點。該組92顆患牙修復后隨訪牙周狀況良好,修復體的顏色無改變,未發(fā)現(xiàn)牙齦染色、頸緣灰線等,12個月時成功率達98.9%,24個月時成功率仍高達96.7%。說明玻璃纖維樁樹脂核是一種理想的前牙殘根殘冠樁核修復材料。
該組76例92顆患牙修復后,1顆牙發(fā)生根折,是由于在去除原不銹鋼絲麻花樁時磨除牙體組織較多,根管壁過薄、不足以抵抗過大外力,患者咬硬物后導致根折。因此根管預備時應盡可能保留牙體組織,樁的直徑在1/4至1/3根徑范圍內(nèi)對根來說是安全的[1]。2顆牙纖維樁松動脫位,是由于玻璃纖維樁-黏結(jié)劑-牙本質(zhì)之間未形成良好的機械和化學結(jié)合。玻璃纖維樁的粘結(jié)技術(shù)敏感性強,樁核修復失敗模式主要為樁粘結(jié)失敗[5]。因此,應注意玻璃纖維樁粘結(jié)的技術(shù)要領:①根管治療時最好使用氫氧化鈣進行根管消毒,用不含酚的根充材料進行根管充填。②在樁粘固前對根管壁牙本質(zhì)表面的處理應徹底,要求在粘結(jié)前用生理鹽水充分沖洗根管,無水乙醇消毒根管,以去除根管壁的玷污層,這樣可使樹脂黏結(jié)更好。③在制作樹脂核時應采用少量多層堆積的方法,以減少樹脂的聚合收縮。④防止齦溝液或血液對粘結(jié)面的污染。
總之,作者認為,玻璃纖維樁樹脂核具有生物相容性好,高強度,耐腐蝕,透光性好,彈性模量接近于牙體組織,不影響醫(yī)學影像成像等優(yōu)點,且修復時操作簡單方便,價格適中,是一種具有廣泛應用前景的樁核系統(tǒng)。
[1]趙銥民,陳吉華.口腔修復學[M].6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10:99
[2]Heydecke G,Dent M,Butz F,et al.Fracture strength after dynamic loading of endodontically treated teeth restored with different post-and-core system[J].J Prosthet Dent,2002,87(4):438
[3]于海利.金屬烤瓷冠致牙齦炎的相關(guān)因素分析[J].口腔材料器械雜志,2006,15(3):143
[4]Sidoli GE,King DA,Setchell DJ.An in vitro evaluation of a carbon fiber based post and corc system[J].J Prosthet Dent,1997,78(1):5
[5]Naumann M,Blankenstein F,Dietrich T.Survival of glass fiber reinforced composite post restorations after 2 years-an observational clinical study[J].J Dent,2005,33(4):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