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國立,李瑞鴿
(臺州學院 建筑工程學院,浙江 臺州 318000)
某現(xiàn)澆空心樓蓋施工技術探討
楊國立,李瑞鴿
(臺州學院 建筑工程學院,浙江 臺州 318000)
以工程實例的形式介紹現(xiàn)澆空心板的平面布置及結構形式。結合空心模殼的抗浮驗算、內模安裝及抗浮措施,詳細地論述了抗偏移的現(xiàn)澆空心板混凝土澆筑施工方案,并對現(xiàn)澆空心模殼局部節(jié)點處理提出了一些可行的施工措施。
現(xiàn)澆空心板;空心模殼;抗浮措施
本工程位于某高校院內,為多層建筑教學群體,主要功能分區(qū)包括:教室、實驗室、階梯教室、辦公室和結構實驗室。平面布置共分為A、B、C、D、E五個區(qū),總建筑面積為30000 m2。該工程的主要結構形式為現(xiàn)澆空心板框架結構,采用同板厚一致的暗梁施工??招哪藴蕛饶3叽鐬?00 mm×500 mm,厚度根據跨度、板的支撐情況及荷載各不相同,數(shù)量共約59000套,其中200 mm厚的居多。
現(xiàn)澆空心板的平面布置中,先在框架梁邊或墻邊預留實心板帶,然后以標準空心模殼及標準肋間尺寸為準向跨中排列。若單項設計中板有支撐填充墻的暗梁時,內部空心模殼由暗梁兩側向外排列。本工程現(xiàn)澆空心板的一般布置形式及其構造詳圖1。
圖1 工程現(xiàn)澆空心板結構(a)平面結構圖;(b)剖面圖
模板支撐采用φ48鋼管扣件支撐體系,滿堂布置,模板龍骨采用100 mm×50 mm木方,間距不大于250 mm。支撐立桿間距為800 mm,距樓地面200 mm處設縱橫掃地桿。為保證支撐體系的穩(wěn)定,除兩端設置外,在每開間的梁下設置剪力撐,模板采用復塑竹膠板,拼縫處采用膠帶封貼,避免模板漏漿,起拱高度為跨度的2/1000~3/1000??招膬饶T谶\輸及裝卸過程中應小心輕放,嚴禁甩仍,并用專用吊藍運至施工作業(yè)地點。
圖2 施工工藝流程圖
首先根據模殼定位放線位置,在每塊模殼下部四角放置同空心板至底板厚度一致的墊塊,然后安放模殼,模殼采用抗浮壓筋防止內模上浮,并通過穿過底模的鋼絲固定抗浮壓筋,確保內模豎向定位及樓板底模局部不上浮,水平方向定位采取在內模肋間懸吊同肋寬一致的墊塊,以保證內模安裝位置的準確和整體順直(詳見附圖)
圖3 內膜安裝圖
根據國家建筑標準設計圖集05SG343總說明7.5.2規(guī)定,應通過驗算確定空心模殼抗浮措施中的鋼絲的直徑、數(shù)量和位置,驗算時浮力可取混凝土的容重與內模的乘積,并應考慮振搗沖擊等因素。驗算已知條件如下:
r砼=25 kN/m3,荷載分項系數(shù)取 1.2。
V殼=0.5×0.5×0.2=0.05 m3
r殼=4 kN/m3,荷載分項系數(shù)取 1.2。
考慮混凝土豎向沖擊因素取混凝土傾倒時產生的水平荷載標準值為2 kN/m3,荷載分項系數(shù)取1.4。空心模殼肋間寬度統(tǒng)一取100 mm,模殼尺寸取500 mm×500 mm×200 mm。驗算時以一塊空心模殼為研究對象,具體計算如下:
空心模殼受到向上的力:
拉絲計算:
已知13號鍍鋅鐵絲直徑2.5 mm,強度為[ft]=580 N/mm2。
每根鐵絲的抗拉強度:ft=580×3.14×2.52÷4=2846 N=2.846 kN
每塊空心模殼抗浮需要的鐵絲根數(shù):n=1.498÷2.846=0.53<1.0
所以,每塊現(xiàn)澆空心板內模分別用1根13號的鐵絲固定即可滿足要求,本工程在實際施工中每塊內模選用兩根直徑為2.5 mm的13號鍍鋅鐵絲進行固定。具體固定方法詳見上圖。
(1)混凝土澆筑前的準備工作
混凝土澆筑前,應對內模澆水濕潤,并應鋪設架空馬道,嚴禁將施工機具直接放置在內模上,在施工中操作人員不得直接踩踏內模?;炷恋臐仓瞬捎帽盟偷氖┕し椒ā?/p>
(2)混凝土澆筑方法
①為了防止空心模殼底部出現(xiàn)“澆筑空腔”,澆筑方法采用混凝土由一端向另一端推進的“趕漿法”,保持水泥漿沿板底包裹石子向前推進。也就是使混凝土下料從模殼的一側開始下料振搗,直到觀察發(fā)現(xiàn)另外一側的肋內有飽滿的混凝土流出。
②梁柱結點鋼筋較密時,澆筑此處混凝土時宜用同強度細石砼澆筑,并用小直徑振搗棒振搗。
③澆筑空心板的虛鋪厚度應略大于板厚,并一次澆注成型,拌合物的坍落度不小于160mm,砼卸料應均勻,避免堆積過高損壞內模,內模之間的肋寬一般較小,為保證砼振搗密實,可采用小振動棒并避免觸碰內模和定位馬凳及固定拉絲。并用鐵插尺及拉線檢查混凝土的厚度,振搗完畢后用木抹子抹平。施工縫處或有預埋件及插筋處用木抹子找平。澆筑混凝土時不允許用振搗棒鋪攤混凝土。
④施工縫處須待已澆筑混凝土的抗壓強度不小于1.2MPa工時,才允許繼續(xù)澆筑,在繼續(xù)澆筑混凝土之前,施工縫處混凝土表面要鑿毛,剔除浮動石子,并用水沖洗干凈后,先覆蓋一層50cm左右的與混凝土同成分的水泥砂漿,然后繼續(xù)澆筑混凝土,要細致操作振實,使新舊混凝土緊密結合。
⑤后澆帶處理:后澆帶內按要求布置內模,在澆筑間隔期間用竹膠合板覆蓋,做好保護內模工作,對于損壞的內模按要求進行更換或修補,澆注前應清理后澆帶內雜物,并檢查鋼筋、內模的位置是否符合設計規(guī)定,周邊鑿毛后,用比設計標號高一級的膨脹砼澆筑。
(3)混凝土的振搗方法
本工程要求達到清水混凝土效果,所以對振搗要求較高,即不能漏振,也不能過振。混凝土在澆筑過程中振搗各個施工部位時責任到人,細化具體部位,做好各個部位的振搗記錄。拆模后各個部位的振搗質量反饋給各個振搗手,促使其改進工作,達到提高混凝土振搗質量的目的。
本工程A區(qū)主體現(xiàn)在已經完工,經過本項目建設單位、監(jiān)理單位、施工單位及其設計單位共同對現(xiàn)澆空心樓板澆筑質量檢查發(fā)現(xiàn),所有空心模殼板底基本達到清水混凝土要求,沒有出現(xiàn)空心模殼底部的“澆筑空腔”,經當?shù)刭|監(jiān)站實驗室在現(xiàn)場利用混凝土缺陷探測儀檢查的結果發(fā)現(xiàn),現(xiàn)澆空心模殼的位置偏移控制在±5mm以內,施工效果良好。
[1]趙志縉,趙帆等.高層建筑施工[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yè)出版社,2005.
[2]楊嗣信等.高層建筑施工手冊[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yè)出版社,2001.
[3]中國建筑工業(yè)出版社.現(xiàn)行建筑施工規(guī)范大全[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yè)出版社,2005.
[4]中國建筑標準設計研究院.國家建筑標準設計圖集05SG343[M].北京:中國計劃出版社,2007(02).
Discussion on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of Cast-in-situ Hollow Floor Slab
YANG Guo-li,LI Rui-ge
(School of Civil Engineering and Architecture,Taizhou University,Taizhou 318000,China)
Based on project examples,the paper introduces the first layout and structure of the cast-in-situ hollow slab,expounds the scheme being under anti-offset cast-in-situ hollow slab concrete construction,including checking computations of hollow shell, inside form board installation and the measures against floating shell,and puts forward some feasible measures to deal with local node of cast-in-situ hollow shell.
cast-in-situ hollow slab;hollow shell;the measures against floating shell
周小莉)
TU745.5
A
1672-3708(2012)03-0040-05
2011-06-30;
2011-11-11
楊國立(1971- ),男,河南葉縣人,副教授,高級工程師,碩士,國家注冊監(jiān)理工程師,一級注冊建造師,長期從事施工技術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