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新才 鄧鳳君 (益陽醫(yī)學高等專科學校藥理教研室,湖南 益陽 413000)
冠心病發(fā)生的主要病理生理學基礎是動脈粥樣硬化,導致冠脈發(fā)生狹窄,心肌供血顯著減少而出現相應的癥狀和體征。影響冠心病發(fā)生發(fā)展的因素較多,而纖溶系統(tǒng)在冠心病的發(fā)生和發(fā)展中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1,2〕,因此糾正內源性纖溶系統(tǒng)紊亂是治療冠心病的主要手段之一。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ACEI)目前廣泛應用于冠心病中的治療,對于改善患者的臨床表現以及預后都具有非常重要的臨床意義〔3〕。近年來研究顯示,卡托普利對患者內源性纖溶系統(tǒng)存在一定的影響〔4〕,但是具體機制尚不明確。本研究旨在探討卡托普利對冠心病患者內源性纖溶系統(tǒng)的影響,并分析其作用機制。
1.1 資料 入選2009年7月至2010年12月在我院就診的冠心病心絞痛患者143例,其中男89例,女54例,年齡57~73〔平均(62.4±3.9)〕歲,所有患者均符合世界衛(wèi)生組織制定的冠心病心絞痛診斷標準,其中穩(wěn)定性心絞痛67例,不穩(wěn)定性心絞痛76例;所有患者在入院前均未選擇ACEI治療。根據治療過程中是否選擇卡托普利將所有患者分為對照組(n=71)和觀察組(給予卡托普利治療,n=72),兩組患者年齡、性別、發(fā)病情況等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1.2 用藥方法 兩組患者均給予心內科常規(guī)治療,如給予硝酸酯類、抗血小板治療。觀察組患者在此基礎上增加卡托普利,12.5 mg/次,3次/d,4 w為一個療程。在用藥期間觀察患者是否出現不良反應,如不能耐受,給予減少劑量或停藥處理。
1.3 實驗室檢查 在治療前后抽取患者晨起空腹靜脈血,進行離心等處理,采用纖溶酶特異的發(fā)色底物分解顯色法分別測定血漿組織型纖溶酶原激活劑(t-PA)及纖溶酶原激活劑抑制物(PAI)含量與活性。纖維蛋白原采用凝血酶法,血管緊張素Ⅱ含量采用放射免疫法測定。所有操作嚴格按照試劑盒說明書進行,試劑盒均購自上海研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應用SPSS17.0軟件進行分析,計量資料用x±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
兩組患者在治療前各項指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患者t-PA含量、PAI活性、血管緊張素Ⅱ均顯著低于對照組,而t-PA活性、纖溶活力、活性型t-PA顯著升高(P<0.05或P<0.01)。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各指標比較(x±s)
冠心病發(fā)生的病理生理學基礎是由于大量危險因素的存在,導致冠狀動脈發(fā)生粥樣硬化,造成冠脈狹窄,導致心肌缺血,因而出現相應的癥狀和體征〔5〕。纖溶系統(tǒng)主要的生理功能是防止血管內血栓形成。t-PA和各種PAI-1二者之間處于動態(tài)平衡是纖溶系統(tǒng)保持穩(wěn)定的前提條件,一旦打破這種平衡便會造成血栓產生〔6〕。臨床觀察發(fā)現,纖溶系統(tǒng)紊亂在冠心病的
本研究結果表明卡托普利減少冠心病發(fā)生的作用機制之一是對患者纖溶系統(tǒng)發(fā)揮作用。分析其可能的機制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8,9〕:①血管緊張素Ⅱ可以促進PAI-1基因表達,促進PAI-1合成與釋放,而對于t-PA影響較小;而卡托普利能顯著降低患者體內血管緊張素Ⅱ水平,因而可以減弱血管緊張素Ⅱ對患者纖溶系統(tǒng)的影響,因此達到治療的目的;②ACEI另外一個重要作用是減少緩激肽的降解,而緩激肽可以促進血管內皮細胞釋放t-PA,因此最終主要的作用是減少血栓的形成,減少急性冠脈事件的發(fā)生。盡管本研究發(fā)現t-PA水平較治療前降低,但是其活性顯著升高。t-PA在人體內波動性較小,因而在預測冠心病發(fā)病方面其作用顯著優(yōu)于PAI-1。本研究觀察發(fā)現,應用卡托普利治療后,患者t-PA水平反而降低,與理論意義并太符合,推斷其可能的機制是卡托普利作用于患者后,影響交感神經活性,導致兒茶酚胺等物質釋放減少,因而造成t-PA水平降低。也有報道〔10〕稱,卡托普利降低血管緊張素后,可以促進患者血管內皮的恢復,從而使患者纖溶系統(tǒng)恢復正常??ㄍ衅绽粌H對冠心病患者纖溶系統(tǒng)產生非常顯著的影響,對于其他原因引起的纖溶系統(tǒng)異常也具有非常顯著的作用,如對于高原肺水腫患者出現的纖溶系統(tǒng)異常其臨床效果也是非常顯著的,其作用主要是減少血管緊張素和增加緩激肽,保證t-PA水平和PAI-1之間的動態(tài)平衡。
1 袁肇凱,黃獻平,簡維雄,等.冠心病辯證與血凝纖溶系統(tǒng)關系的臨床研究〔J〕. 云南中醫(yī)學院學報,2009;32(3):1-4.
2 張冬梅,陳 明.纖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劑-1與心血管疾病〔J〕.心血管病學進展,2009;30(4):696-9.
3 張 錦,楊 霞,張 紅,等.急性肺血栓栓塞癥患者凝血纖溶系統(tǒng)功能變化相關研究〔J〕.寧夏醫(yī)科大學學報,2009;31(1):41-2.
4 Schadinger SL,Lin JH,Garand M,et al.Secretion and antifibrinolytic function of thrombin-activatable fibrinolysis inhibitor from human platelets〔J〕.J Thromb Haemost,2010;8(11):2523-9.
5 許延路,高 輝,李繼福,等.冠心病患者凝血酶激活的纖溶抑制物與纖維蛋白原關系分析〔J〕.血栓與止血學,2009;15(5):211-2.
6 謝 瑋,劉敏涓.凝血酶激活的纖溶抑制物與糖尿病關系的研究進展〔J〕. 廣州醫(yī)藥,2007;38(2):11-4.
7 林偉華,何 艷,黃秀紅,等.凝血纖溶系統(tǒng)標志物動態(tài)變化在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的應用研究〔J〕.國際檢驗醫(yī)學雜志,2011;32(12):1279-80.
8 郭正端.羅格列酮治療前后糖尿病并發(fā)冠心病患者纖溶系統(tǒng)的變化〔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0;8(14):19-21.
9 成 靜,盛 凈,朱 健,等.卡托普利對犬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療中纖溶活性的影響〔J〕.中國臨床保健雜志,2006;9(3):249-51.
10 惠銘先.卡托普利治療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并心力衰竭56例〔J〕.河南職工醫(yī)學院學報,2008;20(1):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