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月賓,李孟順,代 黔
(中南民族大學 藥學院,武漢 430074)
復方甘草片是一種較好的祛痰鎮(zhèn)咳藥,其需求量大,但因現(xiàn)行藥典未要求包衣,因而各生產(chǎn)廠家產(chǎn)品均為素片[1,2].該藥在儲存過程中易吸潮、變黑并黏連成團;藥片處方中含有阿片粉,素片中含有特殊臭氣,口感差,影響口服,尤其是兒童用藥困難;處方中含有八角茴香油、樟腦等易揮發(fā)性物質,儲存期間成分易散失,影響療效[3].
薄膜包衣的優(yōu)點眾所周知[4].薄膜包衣溶液主要由成膜材料、增塑劑、著色劑、助流劑、潤滑劑和溶劑等組成[5],成膜材料多數(shù)是纖維素的衍生物,如纖維素的醚類或丙烯酸聚合物和共聚物,常用增塑劑有丙二醇、甘油和PEG等[6,7]. 各成分相互作用,相互影響,為了達到薄膜包衣所要求的目的,通常以2種或以上的成膜材料聯(lián)合使用.本文選擇羥丙甲纖維素、聚丙烯酸樹脂、增塑劑和乙醇溶劑濃度作為考察因素,研制薄膜包衣溶液對復方甘草片進行包衣,以改善該片劑的穩(wěn)定性和順應性, 彌補其不足之處.
無級調速不銹鋼包衣機(寶雞建華制藥機械有限責任公司, BYW-25型);智能恒溫恒濕培養(yǎng)箱(寧波海曙賽福試驗儀器廠, HWS-150型);崩解時限儀(天津市光學儀器廠, BJ-11型);電子分析天平(上海恒平科學儀器有限公司, FA-2004);精密增力電動攪拌器(江蘇省金壇市江南儀器廠, JJ-1型).
羥丙甲纖維素(泰安瑞泰纖維素有限公司), 聚丙烯酸樹脂(連云港萬泰醫(yī)藥材料有限公司), 復方甘草片(南京白敬宇制藥有限責任公司).
1.2.1 薄膜包衣溶液的制備
稱量試驗量(見表1)的羥丙甲纖維素、聚丙烯酸樹脂、增塑劑置于研缽中研磨均勻,緩慢加入至試驗濃度乙醇溶液中,攪拌40 min,即得.
表1 因素水平表
1.2.2 薄膜包衣過程
將復方甘草片放入包衣鍋內,啟動包衣機和風機,使包衣鍋轉速為15 r/min,調節(jié)噴槍,使霧化壓力達到4.0~6.0 kg/mm2,噴液量約為10 g/min,使其達到動態(tài)平衡. 噴完定量包衣液后,片面干燥,即可.
1.2.3 考核指標的評分標準
根據(jù)有關文獻[8, 9],確立外觀、崩解時限和加速條件下片劑增重量考核指標的標準和評分.見表2.
表2 指標考核的標準和評分
1.2.4 考核指標的測定
啟動智能恒溫恒濕培養(yǎng)箱,調節(jié)溫度至40.0 ℃,相對濕度為75 %.精密稱定薄膜包衣片重量,置于培養(yǎng)箱內,放置24 h,取出,精密稱重. 崩解時限按中國藥典2010版一部附錄ⅫA崩解時限檢查法進行操作.
以A、B、C、D分別代表羥丙甲纖維素、聚丙烯酸樹脂、增塑劑和乙醇溶劑濃度. 根據(jù)指標考核標準進行評分,結果見表3.
由表3可知,極差R(A)=R(C)>R(B)=R(D). 因此,所考察因素的影響大小為A,C>B,D,即薄膜包衣溶液中羥丙甲纖維素和增塑劑含量對薄膜衣質量影響顯著,而聚丙烯酸樹酯含量和乙醇溶液濃度次之,分析各因子的位極和K值 (該列同一水平的試驗結果值之和),確定最佳薄膜包劑處方為A2B1C3D1或A2B2C3D1(B因素第一和第二水平的位極和值相等).
由表3可知,A2B2C3D1對應于試驗處方5號,其試驗結果評分值為26,也即表3中,通過直觀分析結果最優(yōu)的包衣液處方組成. 為確定最佳結果,對正交試驗結果篩選出的組合A2B1C3D1進行試驗,并與組合A2B2C3D1進行比較.結果表明,根據(jù)組合A2B1C3D1制備的包衣片外觀、崩解、加速試驗評分分別為10、8、10分,總計28分,高于組合A2B2C3D1的試驗結果26分,具有更好的穩(wěn)定性.
表3 正交試驗分析(n=3)
通過正交試驗,確立了復方甘草片薄膜包衣溶液的最佳處方組成為A2B1C3D1,其質量百分含量分別為:羥丙甲纖維素5.36 %、聚丙烯酸樹酯1.84 %、增塑劑0.12 %、乙醇溶劑75 %. 復方甘草薄膜包衣片外觀光滑平整,無明顯特殊臭味,防潮性能顯著提高,為藥物的包裝、運輸和儲藏提供了可靠的保障,有很好的推廣意義.
[1]董維卿,侯宜峰. 建議復方甘草片進行包衣[J]. 中國藥師,1999,2 (2):167.
[2]邱貞琴,任去霞,馬金華.復方甘草片薄膜包衣的制備及穩(wěn)定性考察[J].中國醫(yī)院藥學雜志,2003,23(1):50-51.
[3]張東洋. 復方甘草片的市場狀況及有關建議[J].安徽醫(yī)藥,1999,3(1):47-48.
[4]李漢蘊,張 濤. 藥物制劑包衣原理工藝及設備[M]. 北京:中國醫(yī)藥科技出版社,2006:25.
[5]Cole G, Hogan J, Aulton M. 片劑包衣的工藝和原理[M]. 鄭俊民,譯.北京:中國醫(yī)藥科技出版社,2001:45-47.
[6]Honary S,Golkar M. Effect of polymer grade and plasticizer molecular weights on viscoelastic behavior of coating solutions [J]. Iranian Journal of Pharmaceutical Research, 2003, 2(2):125-127.
[7]侯世祥,徐蓮英.中藥制藥工藝技術解析[M]. 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3:155.
[8]國家藥典委員會.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一部[M]. 北京:化學工業(yè)出版社,2010,71(附錄).
[9]徐紅霞,陳 新,何新峰 .正交法選擇羚羊感冒片薄膜包衣的工藝條件[J] .上海醫(yī)藥,2005,26(10):468-4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