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我女兒上晚自習回來氣呼呼地說:“明天中午放學,我要晚回來一會兒,看看到底是誰在我的桌子上亂畫!”
我問她怎么回事。她說她在課桌的右上角貼了一張很漂亮的年歷,這兩天不知是誰將這張年歷涂得亂七八糟。我奇怪地問:“你們班從早到晚都有學生在,是誰畫的不是很容易就知道了,還需要你晚回來去當偵探?”女兒解釋說:“這兩天我們教室是考場,我們在其他教室里上課?!蔽颐靼琢?,是分在她所在教室考試的外班學生畫的。接著,女兒又氣憤地說,考試前她放在課桌里的一盒抽紙也不知被誰拿走了。
在我看來,這完全是小事一樁,不值得生氣。女兒的情緒這么激動,只能說明她心胸狹隘??墒?,如果我直截了當?shù)乇砻鲬B(tài)度,批評她心胸狹隘,那我們之間肯定要唇槍舌劍一番,結果必定是兩敗俱傷。如果我對此事不表明態(tài)度,女兒或許真的以為別人有錯在先,她生氣并去找別人理論是理所當然的。這對她健康人格的形成未必有利。
于是,我看似輕描淡寫地問:“你認識坐在你座位上考試的那個同學嗎?”她說不認識。我又問:“那個同學認識你嗎?”女兒說也不認識。我說:“那不就沒事了,你們互不認識,那個同學在你桌子上涂鴉,只是他考試時感到無聊而已,并不是有意針對你的。以前我上學考試的時候,用小刀在人家的桌子上又刻鼻子又刻眼睛的,等考試結束,剛好刻完一張完整的臉?!?br/> 聽到這兒,女兒“撲哧”笑了。笑過之后,她又露出厭惡的表情說:“那同學真煩人,連抽紙都拿。”我說:“這也很正常呀!你想,咱們去飯店吃飯,臨走是不是也拿過人家的餐巾紙?”女兒不語。我接著說:“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有缺點,包括你我。再說,如果你在別人教室里考試需要用紙,而桌子里正好放有隨手可用的紙,你能保證自己不用嗎?”
女兒想了想,臉上的表情漸漸柔和,沒有再說什么。
我很欣慰,于是回臥室休息。剛躺下,女兒卻跟著進來,坐在我床邊,不依不饒地說:“媽媽,你上學的時候學習成績差,個人素質也不好,所以亂刻人家的桌子。”天!我無語了。女兒接著說,“可是,在我們班考試的都是年級前一百名的學生,他們也這么沒素質嗎?”
我欠起身來問她:“學習成績好就等于個人素質高嗎?二者之間能畫等號嗎?”女兒說:“也不全是,不過我覺得成績好的同學個人素質相對要高一些?!蔽矣终f:“那也不能把成績差的學生一棒子打到地獄里去,成績差不代表沒素質?。 彼肓讼?,點頭同意我的說法:“也對。”
事情看似圓滿解決了,可我覺得好像并沒有抓住事情的本質,于是我又問女兒:“你要求世界上所有人的素質都整齊劃一嗎?這肯定是不可能的啊!如果真這樣,那這個世界是不是太完美了?那還需要我教你怎樣寬容地對待他人嗎?”
女兒沉默了,但沒有起身要走的意思。我看她似乎在思考我說的話,便笑著問她:“你這樣斤斤計較,也算有素質嗎?”女兒有點窘,站起身來一邊走一邊朗聲說:“好了,我知道了,我不去找那個畫我年歷、拿我紙巾的人了,明天按時回家?!?br/> 我看著女兒的背影,終于放下心來。
【編輯:楊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