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庭中,父親、母親、孩子構(gòu)成了“愛的三角”。其中夫妻關系是基礎,最為重要,其次才是親子關系。這是自然的次序,也是家庭穩(wěn)固的保障,對孩子經(jīng)營自己的安全感和自信心也大有好處。如果這個關系弄錯了,會衍生出許多問題。
說到家庭教育,許多家長急于選擇家教理念,尋求教育技巧,其實,夫妻關系才是應該最先關注的。在家庭中,父親、母親、孩子構(gòu)成了“愛的三角”。其中夫妻關系是基礎,最為重要,其次才是親子關系。這是自然的次序,也是家庭穩(wěn)固的保障,對孩子經(jīng)營自己的安全感和自信心也大有好處。如果這個關系弄錯了,會衍生出許多問題,因為父母的相處模式深深地、默默地影響著孩子。當孩子進入青春期,開始與周圍的人建立關系時,這種影響可以從孩子的行為中明顯觀察到;當孩子長大成人,進入家庭生活時,這種影響更會突出地表現(xiàn)出來。
家庭關系的錯位是看不見的,常常被忽略,因而危害也就更大。在心理咨詢工作中,我遇到過許多此類案例,其中,小妍、馮奕和郭逸祥較為典型。他們根本沒有意識到,自己的問題是父母的關系造成的。
爭奪與失衡
小妍今年14歲,是一名初二女生。事實上,她正在家里休學,今年9月,她要重新上初二。小妍休學是因為心理方面出現(xiàn)了問題,抑郁、自閉,還有輕生的念頭。雖然問題不是很嚴重,但學校老師害怕小妍的狀況影響同學,力勸她休學。小妍的父母也不愿女兒可怕的心理傾向繼續(xù)發(fā)展下去,他們認為女兒是被學習壓力壓垮的,就給女兒辦理了休學手續(xù),讓女兒在家好好休息休息??墒牵″那闆r并沒有好轉(zhuǎn),還有惡化的征兆。她的父母慌了手腳,一家三口前來咨詢。
通過深入的交談我了解到,小妍的家庭氛圍很糟糕,父母經(jīng)常爭吵,而爭吵多半是因小妍的學習成績引起的。小妍的學習成績不算差,在班里排第10名左右,但這樣的成績遠遠沒有達到父母的要求。如果哪次考試小妍沒有考好,父母一定會爆發(fā)爭吵。比如,這次數(shù)學沒考好,小妍的媽媽就會抱怨丈夫:“都是因為你,女兒復習時你出差,不在家輔導!”如果是語文沒考好,小妍的媽媽同樣會把責任推到丈夫身上:“都怪你,那本復習資料多好啊,你偏不讓買!口口聲聲給女兒減壓,現(xiàn)在可好,減掉的是女兒的分數(shù)!”小妍的爸爸當然不認賬,據(jù)理力爭。如此一來,可想而知,家庭變成了戰(zhàn)場。每次爭吵的結(jié)果都是小妍的媽媽被氣哭,跑進臥室不再出來。這時,爸爸會對小妍說:“你知道的,你媽就是這個樣子。”小妍知道,爸爸對媽媽不滿意,他覺得媽媽是一個沒有見識且不可理喻的人。
每當父母相互指責、相互貶低的時候,小妍都會深深內(nèi)疚,情緒非常低落。她流著淚對我說:“他們吵架時,我覺得那都是我的錯……”小妍的心情可以理解。對于孩子而言,承認父母關系不好無異于承認自己失去了被保護的安全空間,是非??膳碌氖拢⒆油ǔ2粫@樣承認。孩子更愿意相信父母本來是相愛的,可以為自己提供保護,之所以發(fā)生爭執(zhí),是因為自己不夠好。所以,當父母發(fā)生爭吵,孩子往往會把責任歸結(jié)到自己身上。
小妍父母的爭執(zhí),表面上看是為了孩子的學習問題,實質(zhì)是夫妻之間的權利爭奪。媽媽用指責的方式希望丈夫聽從自己,而爸爸則對妻子采取鄙視、忽略的態(tài)度,維護自己在家庭關系中的優(yōu)越感。這原本是夫妻之間的權利斗爭,卻把無辜的小妍卷了進去。
面對父母無休無止的爭吵,小妍苦不堪言,她堅信是自己不爭氣造成了父母的不和睦。久而久之,她覺得自己一無是處,不值得父母這樣為她操心,甚至懷疑老師和同學也不喜歡她,自卑的種子在她心中慢慢地發(fā)芽。對于孩子,尤其是女孩子來說,這是非??酀?。如果這種病態(tài)心理不及時矯治,成年后,小妍很可能會成為一個不懂得愛,也不知道如何付出愛的可憐之人,也有可能因為其內(nèi)心缺少愛的體驗,造成她心中極度匱乏愛,從而成為一個處處索取愛的低自尊的人。
小妍的痛苦還不止于此。為了能夠與父母保持一致和聯(lián)系,小妍在潛意識里只能去愛父母所愛的一切。當父母之間出現(xiàn)權利爭奪時,她內(nèi)心格外糾結(jié),不知道該怎么辦,如果愛媽媽多一些,那就等于失去爸爸,反之亦然。父母之間相互拒絕,讓她感覺自己的一部分被拒絕,于是在內(nèi)心的掙扎中,她的心態(tài)漸漸失衡,不知不覺出現(xiàn)了抑郁、自我評價過低等病態(tài)心理,并由此引起人際交往障礙等偏差行為。
要矯治小妍的癥狀,小妍的父母首先要改善關系,相互拉開一定距離,相互尊重,不再試圖支配和控制對方,而是去欣賞對方。只有這樣,小妍才會慢慢感到輕松和喜悅。
忽略與抱怨
有些人在婚姻里會表現(xiàn)出強烈的占有欲,要求對方時時刻刻關注自己,不能容忍絲毫的忽視和冷淡。他們總是埋怨對方對自己不夠關心,辜負了自己的愛,并總是試圖用生氣、吵鬧和威脅等手段迫使對方關心自己,滿足自己的心理需要。馮奕便是這樣的妻子。
馮奕今年29歲,婚齡3年,在一家上市公司做會計工作。馮奕沒有子女,卻有一肚子的煩惱。她說:“煩惱太多,所以不要孩子。”
馮奕的煩惱主要是對丈夫不滿。她丈夫是一名銷售經(jīng)理,整天忙于工作和應酬,對她體貼不夠。每次丈夫周末加班,馮奕便會感到孤獨,非常希望丈夫在自己的身邊?!拔疑踔劣锌謶指?,怕他再也不回家了。娛樂場所多亂啊,說不定他就遇到一個漂亮的狐貍精……”馮奕說?;蛟S是胡思亂想太多了,當丈夫回到家,馮奕表現(xiàn)出的不是熱情和溫柔,而是憤怒和指責。她沖丈夫大喊:“玩夠了才回來,你當這是旅館嗎?我需要你的時候,你在哪里?”她有時會摔東西,大哭大鬧。這樣的事發(fā)生得多了,丈夫越來越不愿意回家,馮奕也越發(fā)喜怒無常。在單位同事的勸告下,馮奕極不情愿地前來咨詢。
馮奕拿我當了傾訴對象,不停地數(shù)落丈夫的不是,但我更想知道她的童年生活,以及她父母的相處模式。馮奕告訴我,在她的記憶中,父母的關系并不好,很擰巴。媽媽既愛爸爸,也恨爸爸,總是向爸爸索取愛,索取的方式是發(fā)脾氣、指責和抱怨。馮奕10歲那年,父母離了婚。
我問馮奕:“在這樣的家庭環(huán)境中長大,你的感覺是什么?”
馮奕說:“我很害怕,我覺得自己并不重要。爸媽離婚后,我知道我失去了爸爸,如果我再不好好表現(xiàn),也會失去媽媽,所以,我更害怕了。”
不難看出,媽媽內(nèi)心的壞情緒不知不覺投射給了馮奕,也使馮奕的心理發(fā)育停滯下來。發(fā)脾氣是媽媽表達愛的方式,潛移默化中,馮奕也復制了這一模式,當她向丈夫索取愛和關注時,她不會別的,只會像媽媽一樣發(fā)脾氣。
馮奕對愛的渴望似乎永不滿足,馮奕的媽媽也是如此。每當察覺到自己被丈夫忽視的時候,出于強烈的不安全感和對被遺棄的恐懼,她們心中充滿了嫉妒和猜疑,無論丈夫如何表白,她們都難以信任丈夫,而且,她們表達愛的方式如出一轍:生氣、哭鬧、吵架、猜疑、嫉妒等,都是對愛的破壞。這種母女相同的心理傾向沒有生理遺傳的證據(jù),只能是媽媽影響女兒??膳碌氖?,如果馮奕不及時尋求心理幫助,矯正心理,她的孩子也可能受她影響,出現(xiàn)類似的心理傾向。
冷漠與逃避
人人都向往美好的婚姻,但我們身邊也有為數(shù)不少的“恐婚族”。他們非??释麚碛型昝赖幕橐觯欢?,他們的內(nèi)心深處卻潛伏著負面的力量,阻止他們抵達幸福彼岸。追根溯源,這股負面力量的發(fā)源地是他們的父母的關系。
郭逸祥今年30歲,是某機械設計院的工程師,與女友相戀5年,已到了談婚論嫁的階段??墒钦l也沒想到,他突然提出分手。周圍的人都莫名其妙,女友更是覺得委屈,非要他說出理由不可。郭逸祥說不出具體理由,只是說:“一想到結(jié)婚我就很恐懼,一想到要走入婚姻圍城,我就覺得我們之間一切的美好都要結(jié)束了,像要邁進墳墓一樣?!?br/>
被女友押著,郭逸祥來到我的咨詢室。
郭逸祥承認,他對婚姻的恐懼和不安主要來自父母。他從小生活在小康之家,但他并沒有多少優(yōu)越感,因為家庭氣氛總是冷冰冰的,他沒有感受多少家庭的溫暖與安全。他的父母平時很少交流?!八麄兩踔吝B架都懶得吵!我不知道他們之間究竟發(fā)生了什么?!惫菹檎f。每天晚上回到家,父母的主要活動就是看電視,互不理睬。有時媽媽跟爸爸說到兒子學習上的事,爸爸就冷冷地說:“孩子的事都是你在管,不要來問我?!闭f話時,眼睛沒有離開電視。媽媽也不會多說什么,只是默默地生悶氣,一連幾天不說話。郭逸祥雖然知道父母都很愛他,但他卻沒有被愛的感覺,更感覺不到父母之間的恩愛與和諧。
父母是孩子對待親密關系的示范者。一個在和睦家庭中長大的孩子,當他明確地知道父母彼此相愛時,他的內(nèi)心是穩(wěn)定的,因為他的安全需要可以很容易得到滿足。安全感,是人基本的需要,當一個人的安全需要被滿足的時候,他才可能發(fā)展出愛別人和感知被愛的能力。而一個自幼生活在父母的冷漠之中的孩子,很可能變得不安與恐懼,不相信婚姻的持久與美好。
郭逸祥正是這樣的年輕人,他害怕自己會組成一個冷漠的、沒有交流的家庭。一想到自己要走入婚姻,他就感到要回到童年那種壓抑狀態(tài)中。他無論如何也要避免這樣的情況出現(xiàn),但他又不知道怎樣做,只能不去選擇,逃避婚姻。
相愛與圓滿
孩子年齡小,是父母關注的焦點,容易使父母忽視夫妻關系的經(jīng)營。這似乎是可以理解的,卻容易給孩子造成看不見的傷害。要建立良好的夫妻關系,給孩子營造溫馨、安全的成長環(huán)境,父母應注意以下幾點:
第一,尋找合適的途徑增進夫妻親密關系。
當記起我們不僅是父親或母親,還是妻子或丈夫時,溫情就會浮現(xiàn)在我們的內(nèi)心。當回憶起當初兩個人是如何走到一起時,甜蜜的情感就會油然而生。就這樣,不斷讓自己回味、感受夫妻生活中積極、溫暖的部分,并且尋找合適的途徑增進夫妻親密關系,比如用言語欣賞和感激對方、多些在一起的時間、為對方做些事情、身體接觸、送禮物等等,盡量創(chuàng)造一些只屬于夫妻兩人的浪漫機會,如抽時間單獨旅行、抽空看場電影、吃頓燭光晚餐等等。切記,越是看到父母親密無間,孩子越會感到幸福、安全。
第二,避免將夫妻關系帶入親子關系。
家庭“愛的三角”的最佳狀態(tài)是:父母相愛,父母愛孩子,同時讓孩子知道父母是天生一對。父母不僅相愛,還相互幫助,解決生活中的諸多難題,沒有什么事能難得住父母。這樣,孩子就會知道,父母是無條件地愛他,他是一個沒有長大的孩子,不用為生活負擔操心,只要安心地做一個快樂孩子就行了。另外,如果夫妻之間出現(xiàn)矛盾,要私下解決,盡量避免讓孩子知道,待和好如初了再面對孩子,不要讓孩子充當傳令兵,轉(zhuǎn)達不友好的信息,更不要期待從孩子那里得到支持,一起對付配偶。
第三,共同成長,攜手走入家庭關系的花園。
圓滿的夫妻關系是:兩個人都愛學習,學習給予和接受,學習愛和自省,注重心靈成長,為自己和伴侶建立正確的自我形象。以參與的態(tài)度過負責的生活,不在角色的慣性和自動化行為中盲目生活。擺脫僵化心理、態(tài)度和偏見的限制,相互在關系的花園中不斷親密地交流,在兩人的親密中袒露、分享每一件事,等等。
家庭“愛的三角”好比花園中三條交匯的小徑,每條小徑都應該掩映在花草之中,都應該沐浴在陽光之下,都應該聽得見鳥鳴。如果兩條小徑荒蕪了,第三條小徑也會有凄涼的寒風。
【編輯:陳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