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作者在國內外相關研究的基礎上,通過工作投入量表調查分析,研究了中學教師個人特質與其工作投入的關系。結果表明:所研究的教師個人特質影響教師工作投入,教師個人特質與其工作投入各因子相關顯著;回歸分析(regression analysis)進一步表明,中學教師個人特質與教師工作投入的活力、奉獻及專注因子回歸顯著;性別和教齡能較好地預測教師工作投入程度。
關鍵詞: 中學教師 工作投入 工作投入量表 研究
組織成員自身的優(yōu)點和積極性等特質曾被學者忽視,隨著積極心理學和積極組織行為學的興起,這些人類優(yōu)點和積極心理能力受到日益廣泛關注。工作投入在此背景下,作為工作倦怠的對立面,成為學者們廣泛關注的新的研究焦點。
Kahn(1990)最早提出工作投入這一概念,他將工作投入定義為:“組織成員控制自我以使自我與工作角色相結合。”[1]在kahn看來,自我與工作角色處于一個動態(tài)和相互轉化的過程,當工作投入較高時,個體會將自己的精力投入角色行為中(self-employment),并在角色中展現(xiàn)自我(self–expression);當工作投入較低時,個體會將自我抽離于工作角色之外,避免創(chuàng)造出工作績效,并有離職傾向。[2]Schaufeli等從另一途徑擴展了kahn的工作投入的概念,將工作投入定義為一種持久的、充滿積極情緒與動機的完滿狀態(tài),以活力(vigor)、奉獻(dedication)和專注(absorption)為其主要特征。[3]
在新的社會條件下,人的因素日益突出,國內外對教師工作投入的研究較少,深入研究教師的工作投入對提高教師的工作、生活質量與充分發(fā)揮,進一步挖掘教師的潛力具有重要意義,對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推動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會起到重要作用。本研究在國內外相關研究的基礎上,深入研究了教師特征因素對工作投入的影響。
1.研究對象與方法
1.1研究對象
從6所中學中隨機抽取教師300名進行問卷調查研究,收回問卷259份,回收率86%。其中城市中學3所,鄉(xiāng)鎮(zhèn)中學3所。男教師149人,占總人數(shù)的57.5%;女教師110人,占總人數(shù)的42.5%。
1.2研究工具
工作投入的測量采用Schaufeli等編制的UWES(Utreeht work engagement scale)量表。我國學者張軼文在教師群體中證實該量表具有良好的信效度[4],量表包括活力、奉獻、專注3個因素。
1.3數(shù)據(jù)分析
研究采用SPSS11.5對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分析;用Excel(2003版)對實驗數(shù)據(jù)繪制圖表。
2.研究結果與討論
2.1不同特征教師在工作投入方面的差異
首先對不同特征教師的工作投入進行了比較,對教師工作投入在性別、婚姻狀況、教齡等三個因素上的差異進行了2×2×6的復方差分析(表1)。結果表明,男女中學教師在工作投入上存在顯著差異,在奉獻維度上差異尤為顯著,表明男女教師工作投入的差異集中表現(xiàn)在奉獻維度上;性別和婚姻狀況的交互作用在工作投入的活力和奉獻維度上差異顯著。
表1 不同性別、婚姻狀況、教齡教師工作投入的復方差分析(F值)
注:“×”表示交互作用;*p<0.05
2.2不同性別中學教師工作投入的差異
研究男女教師在工作投入各維度上的得分發(fā)現(xiàn)(表2),男教師在工作中投入的活力維度和專注維度得分明顯高于女教師,女教師在工作投入的奉獻維度上得分高于男教師。因為相對于男教師來說,女教師較看重自己的工作,富有耐心、愛心和細心的特點使得她們在工作投入的奉獻維度上得分高于男教師。男教師在活力和專注維度上得分高于女教師,這與男性具有較強的活力有關;中學教育工作對于男性來說是一份不錯的工作,能較好地滿足他們的成就感,所以男教師表現(xiàn)得更為專注。
表2 男女中學教師工作投入差異比較
2.3不同婚姻狀況中學教師工作投入的差異
分析不同婚姻狀況中學教師在工作投入各維度上的得分發(fā)現(xiàn)(表3):未婚中學教師在工作投入的各維度上得分均高于已婚中學教師,在工作投入的活力和奉獻兩個維度上尤為明顯。這可能是由于未婚教師有更多的時間和精力用于自身的教育工作。一般來說,未婚教師工作時間較短,所以對工作具有較高的新鮮感,這會大大增強未婚教師的工作投入。
表3 不同婚姻狀況中學教師工作投入差異比較
2.4不同教齡中學教師工作投入的差異
分析不同教齡中學教師在工作投入各維度上的得分發(fā)現(xiàn)(表4);0—5年教齡的中學教師在工作投入的活力、奉獻和專注3個維度上得分均為最高;6—10年教齡中學教師的工作投入度出現(xiàn)下降;11—15年教齡的中學教師的工作投入開始上升;16—20年教齡的中學教師在奉獻和專注兩個維度上得分均為最低。這是因為,剛投入教育工作的教師對自己的工作具有較高的新鮮感,精力充沛,且男女教師從事中學教育工作均能得到社會的認可,0—5年教齡的中學教師在工作投入各維度上的得分均顯著高于其他教齡組的教師;6—10年教齡的中學教師工作投入出現(xiàn)下降的情況,可能由于經過一段時間的高度投入之后體驗到了些許疲勞。這個教齡階段的教師一般都組建了自己的家庭,將部分精力投入家庭,所以此時工作投入出現(xiàn)下降。之后,中學教師工作投入開始上升,總體來說6年后中學教師工作投入呈現(xiàn)起伏狀態(tài)。
表4 不同教齡中學教師工作投入差異比較
3.結論與啟示
通過對6所中學259名中學教師工作投入的調查研究分析我們得出以下結論與啟示。
?。?)女教師在工作投入的奉獻維度上明顯高于男教師。教育部門在有效發(fā)揮女教師富有耐心、愛心和細心特點的同時,應加強對男性教師的有效管理,創(chuàng)造合理的氛圍和條件讓他們融入教育工作并體驗成功與快樂,使他們更好地奉獻于教育工作。
(2)充分發(fā)揮未婚教師精力充沛、工作投入高的積極優(yōu)勢。合理安排工作,積極和諧的人際關系與良好的校園文化氛圍有助于增強已婚中學教師的工作投入。
?。?)加強對不同教齡教師管理的針對性,創(chuàng)建良好校園文化,幫助其緩解疲勞與工作壓力,使其更好地投入教育工作,有效促進學生健康成長,進而推動教育工作的發(fā)展。
參考文獻:
?。?]Kahn WA.psychological conditions of personal engagement and disengagement at work[J].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1990,33,(4):692-724.
?。?]李銳,凌文軒.工作投入研究研究的現(xiàn)狀[J].心理學科學進展,2007,15,(2):366-372.
?。?]Schaufeli W.B,Salanova M,Gonza R.V,etal.The measurement of engagement and burn out and confirmative analytic approach[J].Journal of Happiness Studies,2002,3,(1):71-92.
?。?]張軼文,甘怡群.中文版Utrecht工作投入量表(UWES)的信效度檢驗[J].中國臨床心理學,2005,13,(3):268-271.
?。?]李金波,許白華,陳建明.影響員工工作投入的組織相關因素研究[J].應用心理學,2006,12,(2):176-181.
[6]Saleh S.D,Hosek J.Job involvement concept and measurement[J].Journal of Academy Management,1976,19,(2):213-224.
[7]盛建森.教師工作投入、結構與影響因素的研究[J].心理發(fā)展與教育,2006.
[8]斯蒂芬?P.羅賓斯著.孫健敏,李原等譯.組織行為學(第七版)[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7:474-476.
?。?]許曉東.現(xiàn)代組織中的工作壓力及其管理[J].中國勞動,1999,9:3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