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2月1日,中組部新聞發(fā)言人向媒體證實,山東省副省長黃勝涉嫌嚴重違紀,中央已決定免去其領導職務,而此前中紀委也證實了黃勝嚴重違紀的事實。
1954年出生的黃勝是山東威海人,此前任山東省德州市市委書記。熟悉山東官場人士稱,黃勝與山東原省委書記趙志浩淵源頗深。1980年代,趙志浩在曲阜師范學院任黨委書記時,黃勝就是學院的團委副書記,趙調升省委副秘書長兼辦公廳主任不久,黃勝也直接調入省委辦公廳。山東當?shù)毓賳T稱,黃勝曾任趙志浩秘書兩年左右。
隨后黃的仕途一路攀升,先后擔任過山東省政府辦公廳副主任、省政府副秘書長、德州市長等職務。1995年起,黃勝主政德州市長達12年。2007年升任山東省副省長。被調查前,黃勝分管教育、體育、計劃生育、新聞出版等部門。
前不久,中央政治局常委、中紀委書記賀國強強調,要“以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新成效迎接黨的十八大召開”。而黃勝是2011年繼鐵道部部長劉志軍、國土部原副部長李元、四川省副省長李成云之后,第4個因涉貪腐受查的省部級高官,亦是賀國強講話后首名落馬高官。案發(fā)有前兆黃勝最后一次公開露面,是在2011年11月16日陪同省長姜大明與到訪的國家文物局局長單霽翔會面。此前兩天,在山東省推進教育規(guī)劃綱要落實工作會議上,分管文教工作的黃勝自揭其短稱,山東省有26個縣區(qū)三年沒給校舍投一分錢。他承諾山東省到2012年全省財政預算內教育經費支出占財政支出比例達兩成。
山東官場有人士稱,從種種跡象來看,黃勝“嚴重違紀”恐主要在其主政德州期間,與黃勝案發(fā)最近有關聯(lián)的人物是山東農業(yè)大學原黨委書記苗仲華。
苗仲華在2011年9月被山東有關部門突然帶走,其后被宣布免去其山東農業(yè)大學黨委委員、書記等職務。從苗仲華的履歷不難發(fā)現(xiàn),苗仲華在黃勝主政德州期間,先后任德州市副市長、黨組成員,德州市委常委、秘書長和德州市委副書記和常務副市長等職務。
德州當?shù)赜泄賳T稱,苗仲華是黃勝的鐵桿之一,在黃勝任德州市委書記時,鞍前馬后,唯黃勝馬首是瞻。在黃勝任副省長后,苗仲華也離開德州,先后輾轉國家信訪局、山東林業(yè)局等單位。苗仲華被“雙規(guī)”前出任的山東農大黨委書記一職,恰好又回歸為黃勝直轄部下。
“黃勝案沒通報‘雙規(guī)’前,機關上下班時,已經有人在議論,苗仲華被抓,黃勝也快了?!钡轮菔猩缈坡?lián)一位不愿具名的官員稱,黃勝落馬,事先有前兆,苗仲華以外,德州市政府副秘書長白寒冰近期也被紀委官員帶走。
2011年3月,德州市原市長助理、運河經濟開發(fā)區(qū)主任張如亭因貪污罪被當?shù)胤ㄔ号刑幱衅谕叫?年。張如亭被法院認定檢舉揭發(fā)有功,被予以減輕處罰。
張如亭案宣判2個月后,德州市財政局原副局長王德才因貪污受賄1000多萬元被德州中院以貪污罪判處無期徒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并處沒收個人全部財產。這是德州市歷史上涉案金額最大的職務犯罪案件。
王德才原任德州市財政局黨組副書記、副局長,兼任德州市預算外資金管理處主任等職務。法院審理查明,王德才利用職務便利為少數(shù)房產企業(yè)土地低價競拍、減免開發(fā)配套費,在借貸和拆借資金等方面,為人謀取利益。王德才收受的物品中包括23萬元的小汽車及價值7980元的座便器。
“苗、白、王、張四人是黃勝當(德州市委)書記時的‘四大干將’,這在德州官場幾乎是盡人皆知的事實?!鄙鲜龅轮莨賳T透露稱,黃勝在德州任市長的時候,先后和兩位書記搭班子;任書記之后,先后和兩位市長搭班子,仔細算起來一起共事的常委、副市長就有42位。黃勝獨獨與這四人結成一個緊密的人際圈。曾經的山東省“第一秘”
德州地處山東西北部,是一個農業(yè)經濟主導的地級市,在山東經濟總量和人均工資收入均排名靠后。正是因為發(fā)展相對青島、煙臺等地級市落后,德州成為山東官員赴基層“鍍金”的跳板。
德州有退休官員反映,黃勝在當?shù)毓賵雒暡患?,作風專斷,任人唯親,不走程序。但最為同僚側目的是,黃勝喜歡與當?shù)仄髽I(yè)老總、開發(fā)商認親交友。德州市有一家知名企業(yè),老板被傳與黃勝交情甚厚,黃為該企業(yè)在稅收優(yōu)惠、貸款審批、土地基建等方面出力幫忙。在其庇護下,這些企業(yè)瘋狂圈地斂財,而給黃的回報或是直接利益或是干股。
德州當?shù)叵⒎Q,黃勝主政德州期間,涉嫌賣官,
“縣長、局長有價,動輒過百萬元”。黃落馬后,網(wǎng)絡人稱其為“黃三億”,說“坊間傳其貪污上億,稱其老婆幾乎壟斷了德州的房產業(yè)”。但這類說法從未得到官方證實。不過,多位受訪的德州民眾證實,在黃勝任市委書記時,當?shù)孛耖g確實送過他“黃三億”的綽號。
“黃三億”綽號來源
黃勝當年是以省直掛職干部、德州地委副書記的身份來德州的。有人說其當過省領導秘書,一開始就有某種優(yōu)越感。因此后來在德州主政時,眾人懼其勢力和深厚背景,更無人敢當眾議論其是非,只是私下里說起。
黃勝走上領導崗位有其偶然性。上世紀70年代末,從軍隊退役的黃勝有幸成為最后一批工農兵學員進入曲阜師范學院(現(xiàn)為曲阜師范大學),由于能言善辯、表現(xiàn)出色,成為學院學生會主席,而后又擔任校團委干事、副書記。
“曲師出省長”,曲阜師范大學的一位老師介紹,曲阜師范出去的省部級官員先后有黑龍江省委書記宋法棠、司法部部長吳愛英、山東省委書記趙志浩等人。
黃勝后來成為山東省“第一秘”,與其曾在曲阜師范就讀頗有關系。該學院一位退休教授稱,趙志浩時任曲阜師范黨委書記,頭腦機靈的團委干事就此入其法眼。以后隨著趙志浩的升遷,黃也一帆風順。
秘書上位的失敗范例
黃勝是德州市任職最長的書記,任職長達12年多。民間評價稱其“沒給德州經濟帶來什么發(fā)展,反而敗壞了風氣,形成了在德州辦任何事都要請客送禮的惡習”。由于其任人唯親、習慣小圈子運作,他的涉案,或將給山東官場帶來進一步震蕩。
從大學學生會主席、團干直接步入仕途,這位曲阜師范79級的歷史系校友最終沒能給母校校友簿上留下光彩的句號。由秘書上位、依仗政治靠山扶搖而上,最后因貪腐違紀狼狽落馬的事例,已有先例,如河北省委原書記程維高秘書李真、上海市委原書記陳良宇秘書秦裕等。
而在山東省內,近年與黃勝類似經歷的還有山東省原政協(xié)主席孫淑義、省政府原秘書長張萬青,都是青年得志,最后被中紀委反腐利劍掃中,不得善終。
摘自《鳳凰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