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低年級說話教學一直是低年級教學的重點和難點,怎樣在說話教學中把握學生的實際,切實有效地提高低年級學生的教學,我們可以從語言素材的積累,強化口語交際的能力,訓練量的加大等方面去努力,就能取得較為滿意的效果。
【關鍵詞】情境;積累;練習;能力
小學低年級說話教學一直是低年級教學工作的難點,因為馬上就要涉及到作文,寫作一直是學生的一塊心病,論其原因,第一主要是無內容,不知如何選擇素材,二是無話可說,即使有了內容,也是很枯燥的幾句,不會具體,更談不上生動,缺少真情實感。從事低年級語文教學也有好幾年了,從中我感到作說話教學應該從小抓起,注重培養(yǎng)低年級學生的興趣,注重多種形式的口語交際訓練,使學生在無意識中說話寫話。下面就如何提高低年級學生說話教學的有效策略談談自己的實踐。
一、創(chuàng)設情境 加強積累
我們常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教學中可根據(jù)低年級學生的特點和內容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學生說的興趣,使學生喜歡說。創(chuàng)設的情境必須在學生的認知能力之內,有生活的經歷,他們才可能有話說,能活學活用,這才能真正顯現(xiàn)說話教學的實效性。
低年級學生說話的常見問題很多:語言不規(guī)范,不夠鎮(zhèn)定,聲音不大,一般缺乏耐心,回答問題經常不能順暢。針對這些問題,我覺得對低年級學生說話的訓練首先要進行的是積累。
剛入學的學生識字少,注意力易分散,如果讓他們自行積累幾乎是不可能的,但聽故事的積極性可以很高。根據(jù)學生這個特點,我利用讀書課的時候給學生講故事,訓練學生傾聽的習慣和能力,之后再訓練說的能力。經典童話故事,簡短而有意義的成語故事都可以成為講述范圍,碰到學生不理解的地方我及時講解,每次講故事以后都提幾個問題讓學生談談對故事的理解和感受,請學生討論。學生們興趣盎然,敢說敢講,為說話的訓練提供了保證。
低年級學生智能發(fā)展還不夠全面,他們觀察事物比較單調。在教低年級學生說話時,要教會他們觀察事物。而直觀形象的實物展現(xiàn),能很快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易于他們的觀察。選用一些內容豐富、語言生動的文章,利用這些文章對學生進行朗讀指導,要求聲調、節(jié)奏等體會情感,堅持練習,學生不僅可以積累語言語匯,而且能不斷增強語感。積累是說話的基礎,如在教學《大松樹和小松樹》一課時,我就采用了以讀代講,以讀促思,在讀書中感悟的方式。先讓學生自讀課文,找一找大松樹和風伯伯分別說了什么?小松樹為什么那么驕傲?大松樹的態(tài)度又是怎樣?這樣在讀中進行思維訓練,極大地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活躍了學生的思維。所以,教師要重視朗讀指導,還要適當點評,可以老師點評,也可以學生互評,評價的過程是師生之間、生生之間對話的過程,實際上也是創(chuàng)設情境的過程。
把看當入,而說是出,兩者相輔相成。讓學生多看書,能幫助他們積累。隨著學生識字量的增加,引導學生從聽、讀過渡到看,逐步擴大閱讀面??蔀閷W生列出閱讀書目,根據(jù)愛好選擇;讓家長監(jiān)督,督促學生;每學期選出閱讀之星候選人,并組織考試,優(yōu)勝劣汰,鼓勵認真閱讀的學生。要求學生把精彩片段,摘錄下來,每周進行交流,他們在活動中認識到閱讀的好處,自然會投入到閱讀的行列中。如學完《螞蟻和蟈蟈》,我就及時引導學生“說”:“你想對文中的蟈蟈說點什么?”故事所蘊含的道理一下子被學生說透了。不僅實現(xiàn)了教學目標,而且訓練了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
除了以上語言積累,還可引導學生看看適合的電視,聽聽適合的廣播,健康上網(wǎng),多渠道接受信息,隨著積累,思想會豐富,說出的話也會越來越生動。
二、多種練習,提高能力
教師要努力選擇貼近生活的話題,采用靈活的形式組織教學,傳授知識固然重要,也不必強求。針對低年級學生對表達有害怕心理,不愿意過多與別人交流、說話的特點,我們應當堅持起點低、重興趣的原則進行教學,選擇與生活貼近的內容,讓低年級學生在說話中感受到自己的能力。
1.善于聽。低年級學生集中注意力比較難,要求他們學會傾聽并不容易。只有專注而耐心地聽別人講話,才能做出準確地回答。為此,教學中教師要注意很好的引領,準確把握,圍繞這個重點來組織教學。聽后復述,邊聽邊想,聽后評議來促使學生養(yǎng)成傾聽習慣。
2.勤表現(xiàn)。低年級學生的心理素質比較差,要使他們有一定的表達自信心,就得善于抓住一切能表現(xiàn)的機會,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思想。低年級兒童平時喜歡說話,但是要教會他們如何說得好,愛說就不同了。在教學中要使學生能根據(jù)不同對象、場合以及內容,說恰當?shù)脑?在課堂上能積極發(fā)言,在小組交談中敢于發(fā)表自己的觀點;能面對全班同學進行表演;在課外也能有意識地參與交際實踐。如學完《螞蟻和蟈蟈》,我就及時引導學生“說”:“你想對文中的蟈蟈說點什么?”學生很踴躍,故事所蘊含的道理一下子被學生說透了。不僅實現(xiàn)了教學目標,而且訓練了學生的說話能力。
3.善交往。培養(yǎng)他們善于交往的能力,學會與人合作,合作中與人交往。學生在各種交際活動中,如果說話文明得體,落落大方,往往能獲得對方的好印象,有利于交際活動的順利進行和取得成功。
4.塑行為。作為教師要重視培養(yǎng)學生自然大方、和諧得體的說話習慣。在交際中,要求學生做到自然大方,說話時注意方法,能根據(jù)表達需要,學會恰當使用身體語言。要達到這些要求,不僅教師自己要以身作則,而且還要關注學生的表現(xiàn),尋找榜樣。訓練在模仿的基礎上進行可以收到出其不意的效果。
總之,低年級說話無處不在,我們可以在課堂中培養(yǎng),在活動中訓練,在生活中實踐,只要我們有信心,就能提高學生的說話能力,為學生更好地表達思想,為他們走進社會發(fā)展自我,提升價值打下良好的基礎。
(作者單位:江蘇省徐州北郊揚州礦務局王莊煤礦職工子弟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