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分析了現(xiàn)階段中小學枯燥乏味的書本知識、單調(diào)冷漠的課堂學習、過重的學習負擔,使得廣大中小學學生存在厭學情緒的原因。提出了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習效率,讓學生在快樂中學習。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zhì)量的具體舉措。
關鍵詞:中小學生;苦學;樂學;學習效率
中圖分類號:G40 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673-291X(2011)22-0317-02
我們現(xiàn)在的中小學生喜歡學習嗎?他們在課堂上輕松快樂嗎?聽到的回答往往是否定的??鬃釉缇驼f過:“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不難看出,在中國,學習一度也是一件很快樂的事。從《論語》里師徒間的無拘無束的玩笑和問答,從學生們充滿個性的表述,從師徒相從游學郊外的情景中,我們可以感受得到那種充滿樂趣的學習。但遺憾的是,不知從什么時候起,中國人一提學習便是“十年寒窗苦”,“學海無涯苦作舟”的古訓,“苦讀能成才”更使得人們得出片面的結(jié)論:學習毫無樂趣可言,學習就是一件折磨人的苦差!應當說,這種觀念至今仍然很有市場,它的直接后果就是使學生處于被動的學習地位,學生將學習當成負擔,從而逐漸產(chǎn)生厭學的情緒。
教育學家都認為,“學與樂是不可分離的。歡樂是人的天性,學生時代是需要歡樂的時代”。所以,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環(huán)境中接受知識,用愉快的心情融入到學習中,就會激發(fā)其學習的內(nèi)在需要,提高學習的積極性,從而提高學習的效率。
那么,如何讓學生有一個快樂的心情?讓他們在輕松愉快的環(huán)境中接受知識,提高學習的效率?將“苦學”變?yōu)椤皹穼W”?
毋庸置疑,枯燥乏味的書本知識、單調(diào)冷漠的課堂學習、過重的學習負擔都是導致學生厭學的直接原因。
一、讓枯燥乏味的書本知識變得生動有趣
現(xiàn)在學生的大部分時間是在課堂上度過的,一節(jié)課下來,學生的收獲大小關鍵在于教師。有一個更為關鍵的因素不能忽略,那就是是否抓住了學生的心。當教師在精心講課的時候,學生是否也在聚精會神地聽?枯燥乏味的書本知識在老師的細致的講解下是否變得生動有趣?首先,教師在鉆研教材、備課和授課方式上要下很大的工夫,這是關鍵所在。其次,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以滿腔熱忱來組織教學活動。注意態(tài)度端正,語言親切,富有激情,并借助態(tài)勢語,讓學生感到是一種美的享受。在享受中學到了知識,增加了積累,陶冶了性情。再次,可把競爭機制引入課堂。設置障礙,造成疑慮,引導學生爭論;用故事、表演等措施,使學生愉快地投入學習,課堂氣氛活躍起來。最后,結(jié)合課文內(nèi)容,補充一些有趣的課外知識。開闊學生視野,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二、讓單調(diào)冷漠的課堂學習變得豐富多彩
首先,教師要帶著微笑進課堂。微笑能拉近師生間的距離。讓師生之間建立一種親密無間的融洽關系,達到親其師而信其道的效果。其次,必須在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上多下工夫,任何一門學科都來源于實踐,教師在授課時,也不能脫離現(xiàn)實,可以在課堂引入、課中、課尾三個環(huán)節(jié)設置快樂情節(jié),而不是一味地學習、學習、再學習,這樣,既可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又可提高學習效率。再次,增強課堂獎勵機制。世界上沒有不好的學生,只有不稱職的老師。這句話滲透著深刻的教育原理,那就是如何去看待和評價自己學生的問題。即使是一個學習非常落后的學生,他也有他的人格和尊嚴,就像是一株弱不禁風的小苗,如果我們細心加以澆灌和呵護,它或許會成為參天大樹!人的智力有別,能力有大小,我們不可能要求每一個學生都學習非常優(yōu)秀,只要能讓他們盡力而為,哪怕只取得了一點小小的進步,就是巨大的成功!我們要不斷對學生進行激勵性言語教育,課堂上認真聽講可以大加表揚,字寫得好、作業(yè)寫得認真可以贊賞,哪怕取得一點點小小的進步,也應及時給予鼓勵。一句小小的贊語,甚至一個會心的微笑,都可能成為學生前進的動力。 最后,讓學生在活動課中體驗快樂的心情,感受知識的重要性。每一位任課教師,在完成教學任務的同時,都應該適當安排一些有針對性的活動課。諸如填對聯(lián)、猜謎、急轉(zhuǎn)彎、朗誦等,結(jié)合各科的特點靈活設計一些生活性強的題目,讓學生置身其中,給他們提供充分展示自己才華的機會。既可增強師生間的感情,富有生活情趣,又可讓學生認識到學習知識的重要性,從而促使他們更加努力地去學習。
三、減輕學生過重的學習負擔
目前,我們的學生普遍存在課業(yè)負擔過重的問題。題海戰(zhàn)術一直是提高學生成績的重要途徑??荚囈渤蔀榇龠M學生成績提高的重要手段。學生在繁重的課業(yè)壓力下漸漸有了厭學的趨勢,他們在學習中感受不到快樂,只能由老師和家長逼著學。那么造成學生過重負擔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呢? 第一,強制性學習和學生自主學習形成一定的矛盾。在中國,由于片面追求升學率,教師和家長基本上不會讓孩子處于學習負擔過輕或適度的狀態(tài),他們往往用“培優(yōu)”或購買大量復習考試資料的方式加重孩子的負擔,學生的生活中十分缺少自由、輕松和樂趣。學生的生活主要是由教師、家長支配的,而不是自主支配的。那么,他們就會感覺到生活的枯燥、乏味和精神壓力。對于學生而言,光有強制的學習而無自主選擇的生活,是導致學習負擔過重的一個重要根源。第二,教師的有些教學方式不當。在課堂上,很多教師用了全部或大部分的時間進行講授或灌輸,造成學生在課堂上只能去記憶教師所教的東西,而沒有獨立的思考和做作業(yè)的時間和空間。如此,學生只好到課外去加班加點,本來應在課堂上完成的學習任務只有轉(zhuǎn)移到課外,導致學習時間加長,負擔加重。另外,讓學生做大量重復性的作業(yè)和看各種大同小異的參考資料,用機械重復作業(yè)的方式去掌握教學的內(nèi)容,由此導致學習負擔加重。在中國,由于“懸梁刺股”、“鑿壁借光”的苦學思想流傳已久,使得這種高消耗(時間消耗和精力消耗)低收獲的低效學習方式,不但不能得到改變,反而受到不少教師和家長的鼓勵。由此必然導致學生學習負擔過重。學生學得苦,學得累。
四、建議與對策
1.教師吃透教材,全面了解學生,根據(jù)班級實際,精心設計教學的全過程,選擇最適合所教班級的教法,特別是精心設計提問問題,做到目標明確,訓練有針對性。
2.布置的練習必須避免機械簡單的重復,一定要有針對性,數(shù)量也不能太多。當然,這樣說并不意味著學生負擔過重完全是由家長和教師造成的。實際上,學生負擔過重還有更深層次的屬于社會歷史條件方面的原因,這就是當前社會所存在的激烈的升學競爭所帶來的壓力。從這一點上說,學生負擔過重不僅僅是一個教育問題,它實際上是一個社會問題,應受到社會的關注。最后,我們借鑒法國啟蒙思想家、教育學家盧梭的話——“熱情的教師,你要保持純樸,謹言慎行,大自然把這個世界造成了人類天堂,你在這個世界要當心,不要在教天真無邪孩子的時候,自己卻當了抹殺孩子潛能的魔鬼”。讓孩子們在快樂中學習吧,在快樂中健康地成長吧!
參考文獻:
[1]宋光宇.掌握學生心理狀態(tài)、提高課堂教學效果[J].遼寧師專學報:自然科學版,2001,(3):69-105.
[2]梁秀榮.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與提高教學質(zhì)量的意義[J].呼倫貝爾學院學報,1999,(1):135-136.
[3]郝晟.成功興趣與教學[J].教育理論與實踐,1989,(1):53-55.
[4]張曉梅.實施素質(zhì)教育、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個性品質(zhì)[J].保山師專學報,2001,(2):65-68.
[責任編輯 陳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