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體育教學最重要的目標和價值還是增進人的身心健康,針對高校學生身心健康問題,樹立“健康第一”的體育思想,使學生在運動中感受快樂,提高體育鍛煉的適應性,激發(fā)積極的情緒,從而達到體育教學的效果。通過教學中的實踐與體會與文獻資料法相結合的方法,研究得出,羽毛球教學要注重學生的心理健康發(fā)展,為他們今后的終生體育打下基礎。根據(jù)學生心理的特點,結合羽毛球教學的實際,探討了在羽毛球教學過程中怎樣促進學生的心理健康發(fā)展。
關鍵詞:羽毛球教學;心理健康;學生
中圖分類號:G847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1)31-0298-02
一、心理過程
心理過程是指心理活動發(fā)生、發(fā)展的過程,也就是人腦對現(xiàn)實的反映過程。人的心理是復雜的,但總的來說可以分為兩個方面:心理過程和個性心理特征。心理過程是心理活動的重要方面,個性心理特征是個體心理活動過程體現(xiàn)出來的特點。整個心理過程又包括認識過程、情感過程和意志過程,這三個過程既互相區(qū)別又互相聯(lián)系。高等學校的教師應當熟知大學生的心理,運用運動心理學去塑造大學生,在認識動機的基礎上形成對于認識的興趣,對于體育教學過程有巨大的意義。就高校學生上體育課的動機來看,這是個心理過程,根據(jù)心理學的觀點知道“動機”是人腦對客觀事物認識的一種反映,是為了達到某種目的使人產生行為的一種心理活動。
良好的學習動機是推動學習的內在因素,能使學生積極主動地鍛煉身體,掌握知識、技能技巧,形成高尚的道德風尚的重要心理活動。
關心培養(yǎng)他們健康成長是關系到國家前途的大事。對他們不能僅僅停留在技術的層面上,也應該注重對學生心理健康的培養(yǎng),良好的心理能促進技術的掌握。培養(yǎng)和促進他們的心理健康發(fā)展,從而達到體育教學的最佳效果。
二、羽毛球教學與學生心理發(fā)展的關系
羽毛球教訓之所以對參與者的心理發(fā)展有積極的作用,因為它是在一定的場地、器械和規(guī)格的限制下所進行的提高技藝,發(fā)展體制,增進友誼的積極建設性活動,它是人類機體運動的反方式之一,具有強烈的愉快感和運動美的享受,通過練習和競爭又會給人以成就感和自尊感。因此,羽毛球 運動對培養(yǎng)人的良好的社會適應能力,保持人格的完美與和諧,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和形成正確的自我觀念均有裨益,對陶冶情操和自我完善,均有積極意義。但是,羽毛球運動不可能自動地增進心理健康,只有結合有效實踐、有目的的心理誘導與教育,在精心組織和積極誘導的練習活動中才能體現(xiàn),如在練習過程中,忽視和違反心理教育原則,還可能自損和阻礙他們心理健康發(fā)展。一定要及時抓住學生表現(xiàn)好的情況加以表揚和鼓勵。
三、羽毛球教學與學生心理健康發(fā)展的途徑
羽毛球運動是一項全身參與的運動項目,學生要接受不同方面的刺激,從頭到腳每一點變動都會引起他們的心理沖突、挫折感受,這些不良現(xiàn)象如果長期占據(jù)運動員的話,就會對他們心理健康造成影響。所以,把心理健康有意識地滲透到他們的練習中,為他們創(chuàng)造良好的心理環(huán)境并使他們有正常的社會交流,是十分必要的。為更好地增進他們的心理健康發(fā)展,在練習中要做好以下幾點。
1.確立練習目標。在羽毛球練習中,一些學生心理年齡小,對自己的目標不明確,只是認為羽毛球好玩,不要在戶外,不用曬太陽,省力,其他項目選不上了。就選羽毛球玩玩。這想法是沒有正確認識到自己要做什么以及羽毛球項目對人體的積極作用。因此,練習動機不明確。人的任何活動是由一定的動機引起的,并指向一定的目標。動機就是行動的內部原因,目的則是行動的結果。學生在教師正確誘導下,形成良好的學習動機和遠大的目標,就會產生內部的巨大動力,就能自覺克服練習中遇到的種種困難,就會高標準、嚴要求、扎扎實實地提高自己身體、技術、戰(zhàn)術和心理水平,一步步實現(xiàn)即定目標。顯然,動機上具有顯著的動力特性,學生有直接的動機(代表學校去參加比賽,取得一個好成績,減肥瘦身等),也有間接動機(提高身體素質更好的為學習專業(yè)知識服務,為終身體育打下基礎,作為人際交往的一種手段等)。我們應在練習中結合練習內容,幫助他們逐步確立積極動機,保持與發(fā)展正常心理狀態(tài),進而鼓勵學生投入練習的熱情。同時,要教育學生擺正練習動機,從而使他們的動機健康發(fā)展,成為積極的學習內因。
2.培養(yǎng)自信心。這一點很重要,自信心是成功的一半,教師在平時練習中要注意對于可能使一個學生產生自卑感,而使另一個學生產生優(yōu)越感的事情,應避免加以評論,而應注意在了解大部分學生個性的基礎上,分別給予具體指導。按能力的差異,具體給予幫助,使之既有自我觀念,又有外部條件的適應能力,久而久之,使挫折耐受力加強,心理健康水平提高。
3.建立融洽的人際關系。我們的學生來自不同的學院不同的專業(yè)建立融洽的人際關系創(chuàng)造良好的課堂氛圍,便于學生的心理健康。人際關系是個體社會化的必經之路,人總是在和別人交往中調整自己的活動。建立和諧融洽的人際關系,可以增進相互了解,情感交流,相互關心,互相幫助,擴展自己的生活經驗,有助于自我形象的建立和增強安全感。因此,有益于學生彼此的心理健康。反之,人際關系不協(xié)調,必定導致情緒緊張,抑郁或者怪癖,造成社會適應不良的心理。
建立融洽的人際關系就必須教育學生,要關心他人的需要,盡可能幫助別人滿足其合理的需要,做事光明磊落,嚴于律己,以禮待人;要學會尊重別人,認真傾聽他人意識,不在他人面前炫耀自己,對人有禮貌。對其他隊員取得的成績和榮譽誠心實意的贊揚,對其挫折失敗與缺點要給予實際幫助或善意批評。
4.學會調節(jié)與控制情緒。教育學生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用理智駕馭情感,而不做情感的俘虜,這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標志。教師在練習中要教育學生對正常的情緒可進行適當合理的宣泄,對不良情緒要控制,以其他有意義的活動來轉移注意力,使情緒緩解,在失敗面前對自己寬慰,以減少內心的失望,或以幽默的方式來超然灑脫的對待窘困的場面。
心理自我調節(jié)訓練是幫助學生進行心理與身體放松的好方法,應使學生學會適當休息與放松,對學生強調心理松弛訓練是非常有益于心理健康的。如緊張的學習可通過打羽毛球得到放松。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得出,促進學生心理健康發(fā)展,是羽毛球教學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我們在學生運動能力的同時,也要不斷提高他們心理承受能力,使他們心理素質水平與運動技術同步發(fā)展。通過教師科學合理的教育,使他們的心理得到健康發(fā)展。
參考文獻:
[1] 運動心理學(體育學院通用教材)[Z].
[2] 羽毛球(體育學院通用教材)[Z].[責任編輯 陳 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