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教學方法是決定教學效果的關鍵因素,科學合理的教學方法,可以幫助學生取得良好的學習成績。對小學寫作教學而言,亦是如此。本文將從小學作文寫作的一般規(guī)律出發(fā),探討寫作的教學方法,以期為廣大小學語文教師提供有益的借鑒。
【關鍵詞】小學語文;作文教學;教學方法
作文是小學語文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對學生綜合知識的檢驗,也是對教師教學水平的考驗?;谧魑脑谛W語文教育中的重要地位,能否教好作文就成了語文教學工作成本的關鍵了。而正是作文的重要性,使得其也具備了相當?shù)碾y度。許多學生都覺得作文難寫,寫作文已經成了部分學生學習語文的最大難題。這必然會影響到學生語文整體水平的提高,因此,小學語文教師必須要根據(jù)學生的學習情況,制定出相應的教學策略,唯此才能從根本上解決學生寫作難,難寫作的問題。而關于小學語文寫作教學的方法探討,也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本文將立足小學生寫作教學的基本規(guī)律,對作文寫作中的一些重點、難點進行分析研究,并提出相應的對策。
一、發(fā)揮想象,圖文并茂
場景,是小學作文寫作的重要因素。好的場景描寫,就像好的舞臺背景,可以使劇情更豐富、更真實,更能打動人的心靈。而當前小學作文存在的一個問題就是文章混亂無序,沒有層次感和畫面感,這使得作文稍顯枯燥,讀起來蒼白無力,似乎每篇作文都是簡單句子的組合,只是段落的拼湊,這樣的作文沒有整體感,也就沒有了美感。因此,小學語文教師可以針對這一現(xiàn)象,制定相應的教學策略。而發(fā)揮想象,圖文并茂無疑是一種較為有效的教學方法。一方面,通過發(fā)揮學生的想象力,讓學生在作文寫作中,完成真實感人的場景描寫,是一篇好作文的基本要求,另一方面,通過想象,圖文并茂的方式,也可以讓學生將作文的抽象思維具體化,幫助學生理順思路,增加寫作的層次感和美感。具體來說,教師可以在寫平時的作文訓練中,強調學生的想象力。如以“一朵盛開的鮮花”為主題,讓學生在動手寫作前,先在腦海中想象這朵鮮花盛開的背景,學生可以自由發(fā)揮,可以開在火山口、可以開在窗臺上、也可以開在馬路邊、或者開在月球上,總之,就是要學生先設定好盛開的背景,然后在由近及遠,或者由遠及近,對鮮花盛開的場景進行生動的描述,以起到襯托“鮮花盛開”的目的。如有學生想象鮮花盛開在戈壁灘上,那可以以周圍蒼涼的背景,襯托出鮮花的鮮艷,襯托出鮮花頑強的生命力。而對周圍場景的描寫,就決定了鮮花盛開是否有深度,有生命力的可能性,也就決定了作文的質量。因此,小學語文教師,應該在教學中注意引導學生進行背景的想象,然后在有圖形的基礎上,進行有步驟的描寫,使作文的背景充滿張力。
二、借鑒課文,于欣賞中創(chuàng)新
小學生生活經歷和閱讀范圍都是有限的,因此,在寫作中難免會發(fā)現(xiàn)作文內容雷同的現(xiàn)象,但是這種現(xiàn)象在合理之時又有不合理之處。學生描寫同樣的主題,那無可厚非,而且也是許多作文寫作的要求。同時,在相同主題、相同語言表達方式都基本一致的情況下,學生的作文可能出現(xiàn)大量的雷同現(xiàn)象。這就導致了作文的整體質量不太理想,因為大量的“作文寶典”成了學生模仿的對象。關于模仿這個問題,教師也沒有必須對學生進行太多的批評,比較學生的經歷和知識水平決定了他們寫作的方向和方式。但是,這不代表著教師就應該鼓勵學生模仿和抄襲,教師應該讓學生在模仿的基礎上,實現(xiàn)自我創(chuàng)新。而模仿的對象完全可以是教材中的文本。如以描寫動物為主題的作文“我最喜愛的一種動物”的作文訓練中,教師可以借助《變色龍》、《金蟬脫殼》等文章,讓學生揣摩其中的寫作特色。如從題目本身看“變色龍”、和“金蟬脫殼”是代表某種深層意義的,在社會常識下,學生們會發(fā)現(xiàn)“變色龍”可以指一種動物,也可以指人的多變性格;而“金蟬”脫殼,為的是獲得新生。在這樣的分析之上,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進行創(chuàng)新,把自己喜歡的動物的社會文化意義滲入其中,從而表達一定的深層意義。如寫狗,可以從“天狗吞月”的傳說寫起,以這樣的故事傳說為背景,描寫自己喜歡的動物,這樣的作文就可以跳出常規(guī)的模式,避免作文的模式化。也可以增強作文的可讀性,使文章更豐富。
三、訓練學生表達能力,提高寫作信心
小學生覺得作文難的關鍵,就是無話可說。事實上,他們不是真的無話可說,而是不知道怎么說。缺乏表達能力成了學生寫作的主要障礙。而如何讓學生面對一個作文題目進行情感表達,就成了教師要解決的問題。為此,教師可以在語文課堂教學上,有針對性的對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進行訓練,如開展一些演講比賽,組織課堂討論,實行課堂發(fā)言制度等等,總之,就是要學生在課堂上找到表達的機會,而且是自由表達的機會。通過對學生表達能力的訓練,可以為學生的寫作奠定良好的情感表達基礎。讓學生學會將心中的話,轉化為文字,讓學生把作文當成日常語言的文字表達,這樣學生無話可寫的難題就可以得到有效的解決。
四、結束語
總之,小學作文是小學語文教育的核心組成部分,小學語文教師要想順利的完成教學任務,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就必須要根據(jù)學生實際的寫作能力和存在的問題,制定相應的教學策略,讓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把寫作當成一種樂趣,把作文當成對話和情感表達的平臺。
【參考文獻】
[1]李新農;我國小學作文教學改革問題與對策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04年
[2]王艷武;小學高年級作文能力培養(yǎng)的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7年
[3]趙東陽;小學作文教學低效原因及對策[D];河北師范大學;2007年
(作者單位:江蘇省南京市六合區(qū)東溝鎮(zhèn)平原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