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人是個古雅而溫馨的詞匯,想起來便讓人心生慰藉,在凡俗而庸常的生活中氤氳出一片詩意:煙花三月,黃鶴樓前,執(zhí)手相送,一片孤帆,那岸邊猶自徘徊著極目遠(yuǎn)眺的煢煢孑影;渭塵朝雨,客舍青青,楊柳枝下,一飲而盡,只為你走出這陽關(guān),再難遇上如此仗義重情的朋友;今夕何夕,共此燭光,二十年后,兒女成行,縱使醉成爛泥我也不辭啊,因為明天又要告別,踏上茫茫征程……這些著名詩句中的意境,無一不與故人相關(guān),不與別情相牽,不與滿腹的惆悵相連,但一入了眼簾,又讓人心生溫暖,感慨遇上這樣的故人真是幸福——或許,在這個追求高速、便捷、普遍浮躁的時代,故人是越來越稀缺了。
依我的理解,故人并不一定是老朋友,可以是某次同行的驢友,是暗戀過的異性,是從前上班常遇的路人甲,甚至是你喜歡的一位過氣明星,是客居異地小街深處賣小餛飩的中年攤主,只為她整天笑瞇瞇地讓人見之可親,心情大好……這些人因為時空的阻隔,回憶起來總會不由自主地為之添件情感的外衣,如朦朧月夜里彌漫的縹緲霧靄或花樹深處傳來的清幽胡琴,不一定有過難忘的故事或刻骨的思念,但我愿意將他們視為故人,畢竟是他們見證過我的一段人生,陪伴我走過山水一程,給過我或真誠或善良或美好的感覺,哪怕是無意的。
更多時候,我們視故人為老同學(xué)、老戰(zhàn)友、老同事。人生本就是一場生命旅行,在不同的路徑會遇上不一樣的同行客,心儀的、易于接近的、有相同性情的便會成為知交與朋友,加之成年累月的相處共事,有困難一起克服,有歡樂共同分享,有風(fēng)雨攜手走過,有失敗相互勉勵,有成就相視而笑……這樣的同學(xué)、戰(zhàn)友或同事,時間久了,哪怕有過芥蒂也會全部抹去,換上相知相惜的那一份生命塵緣,有的甚至比兄弟姐妹還要相親,某些不能與親人訴說的矛盾與私密也會向他們傾吐,別離之后,怎能不時常想念?他們理應(yīng)被視為故人——當(dāng)然也因為時空的幽遠(yuǎn)與不相見,更讓人分外向往彼時的溫暖與美好。而人因為對現(xiàn)實總難以滿意,往往更會將過去的視為更佳,這種心理更造成了對故人的認(rèn)可。雖說到了新的時間地點又會有新人代替他們,但對故人的情感卻不是時空這端的人情世故可以輕易替代的,這也是人們時常懷念故人的一個緣由。
一直以為,故人是屬于過去時的?!爱?dāng)時明月在,曾照彩云歸”也好,“日日思君不見君,共飲長江水”也罷,哪怕是“昨夜西風(fēng)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也不必刻意去探訪故人的地址手機(jī)郵箱QQ號,要的就是那種至今存留心間的溫暖與記憶中的諸般美好,有時候,真的相見不如懷念。記得一次聽人說起某同事如今當(dāng)上了局長,興沖沖地打了電話過去,對方開口就問:有什么事需幫忙,盡管說……我這邊愣怔半晌,才恍然明白他已不是過去患難與共的兄弟,人家是局長了。因此,我也認(rèn)為“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并非真正意義上的故人,可以理解為現(xiàn)實生活中的朋友,想見了隨時都可以,卻不必時常牽掛。當(dāng)然這樣的朋友也是不可少的,如白居易與劉十九,“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有了心情就邀來,喝上三杯兩盞,多滋潤,多風(fēng)雅。但我以為,故人的相見是可遇不可求的,如杜子美的“花徑不曾緣客掃,蓬門今始為君開。盤飧市遠(yuǎn)無兼味,樽酒家貧只舊醅”一般率性自然,故人相逢已是意外之喜,何必在乎其酒菜風(fēng)味世俗禮儀,要的是傾注其間的真心,還有重敘昔日情懷的那份感動與篤誠,足矣。至今記得參加一個婚禮,宴席上兩位年近六旬的老人齊唱一曲雄壯豪邁的軍歌后,竟話語哽咽情不能抑,最后索性相擁而泣,又朗聲大笑,只為他們是闊別三十年的老戰(zhàn)友,其情其景令人感動。
真正的故人就像是炎夏里的菊花飲,可以清涼人生。又仿佛寒夜里的一爐火,不但能用來取暖,還可以積蓄能量,燭照光明。因為有著來自時空那頭的溫情與鼓勵,心中也會堅強(qiáng)起來,更不愿讓故人為己擔(dān)憂,愈發(fā)勇往直前,直至理想的彼岸。
故人是不必特意想起的,到了那個情境自然會跳出來,就像一列火車,經(jīng)過某座城市,馬上就會想起那座城市里的一個人,一片情,一段生活,于是覺得車水馬龍或夜闌人靜的城市也值得回首凝望,心潮起伏。就像捧起一本書,某個章節(jié)、某句話、某個折痕或書頁間的一片落葉,也會想起那時的故人,便也心上踟躕,想著其時的種種,念著那人的一顰一笑愛與哀愁,心上一喜或一疼。就像一首老歌,聽到它就會憶起與那人同聲高唱的歡謔往事,就會想起與她一起郊外散步的春風(fēng)得意,又會想起分別時的咽淚裝歡,猜測究竟是誰挽起長發(fā)為她披上了嫁衣……這樣的想念不為人知,雖是心思幽幽,卻也是種溫馨的情愫,讓人享受的那種。
對故人的情感也應(yīng)包括對逝去親人的追思,那種來自血緣卻永不相見的刻骨想念。因為時空的久遠(yuǎn),自然就會溢出一份特別的溫暖而讓人永恒地珍惜。就像此時,夜雨淅瀝,我會情不自禁地想到兒時的雨夜里,坐在一盞煤油燈下寫作業(yè),旁邊就是母親,“咝咝啦啦”,一聲又一聲,是母親正為我納鞋底,擁在母愛的光輝中,我一天天長大。直到許多年后,母親走了,但一想起,又似乎母親還在我身邊,在我看不見的地方,用她慈祥的目光,幸福地注視我。正如歌中所唱:天意茫茫,將你共我分開/斷腸字點點/風(fēng)雨聲連連/似是故人來……
人世間,雖是舊時相識甚至有過恩情的,卻斷不能認(rèn)作故人的也大有人在。如《紅樓夢》中的賈雨村,不僅那熟諳官場“潛規(guī)則”的門子遭其毒手,連個命運(yùn)多舛的弱女子香菱他也是見死不救,只為已身在官場,時位之移人也。倒是邢岫煙與妙玉還可算作故人,因其同在異鄉(xiāng),又同在屋檐下的處境,惺惺相惜吧。而巧姐的最后得救,則全仗著故人劉姥姥的相助,雖說,是村野粗人,其知恩圖報實實令人感佩。
還有一些人,結(jié)合時海誓山盟卻終不能牽手一生,就像跌落在地的暖瓶,溫情已散,碎片還扎手,留下的唯有瘡?fù)?,也就不成其為故人。若因外界壓力或父母之命不得不分離,但想起對方仍心存溫暖與牽掛,不是故人又是什么?如陸游與唐宛。
很多時候,尤其是在失意寡歡之際,人往往更會想念一些故人往事,讓孤寂的心靈得到慰藉,讓凄清的靈魂向火取暖,至少可以讓荒漠的精神溫潤起來,支撐著度過人生的漫漫長途。如張家玲經(jīng)典散文《愛》中所說的,一個女子一生之中幾次三番被轉(zhuǎn)賣,經(jīng)過無數(shù)驚險和風(fēng)波,老了的時候她還記得從前,那春天的晚上,后門口的桃樹下,那個年輕人。顯然那個年輕人以及他的那句“噢,你也在這里嗎?”陪伴了她無數(shù)個雨雪風(fēng)霜,那人也必定是她心里的風(fēng)雨故人了,盡管他只與她招呼了一聲,一生中那唯一的一聲,夠了。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生在塵世間,誰不是白云般的游子啊,有了落日一樣的故人,是多么溫暖人心的一種感覺。每個人的一生,喜怒哀樂,生老病死,都在馬不停蹄地奔波,精神的,肉體的,為物質(zhì),也為靈魂,為別人,亦為自己,誰的心里不住著自己的故人呢?有了這樣的故人,才不會孤獨,才會真正感受到人世間的真善美,而讓心頭的那一捧爐火永遠(yuǎn)燃燒,溫暖一生。
故人,說白了,就是隔了時空,仍能溫暖自己的那個人,那份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