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悠久的中國繪畫一直沿著一條僻靜道路前進著,宋元文人畫早已登上了極高的藝術高峰,源遠流長,獨辟蹊徑,極難攀登,所以,中國畫如何向前發(fā)展、變革,便遇到了極大的困難和挑戰(zhàn),也造成了西方世界對中國繪畫在理解和接受上的困難。即使明清以來,眾多的畫家在發(fā)展中國畫中,各有一定的突破和成就,但從發(fā)展變革根本要求來評價,仍處于積累階段。目前,眾多的中國畫家也仍在為此而努力,而且取得了可喜的成績。
尹遜杰同志就是其中一位探索者。尹遜杰的探索有如下幾個方面:一是在深厚的傳統(tǒng)基礎上的探求。尹遜杰山水畫從師張志民先生,在宋元名畫中進入了深層的臨摹與研究,花鳥畫從任伯年、吳昌碩等名家中吸取營養(yǎng),近年來在書法中進行了大量的臨摹和學習,逐漸向文人畫風格發(fā)展,以書法用筆如畫,線條扎實有力,有乖入木之術,無間臨池之志。
二是筆墨的妙用。尹遜杰特別擅長寫意花鳥的創(chuàng)作,他的筆墨,脫盡了世俗的那種表面熱鬧而實則意境中刻意輕浮淺薄的習氣,而是采用濃、淡、干、濕,表現(xiàn)物象的點、線、面,果斷地寫意出胸中的意境。他的菊花、石頭等,都表現(xiàn)出他進入了一種文人畫氣質(zhì)所獨有的新的境界。
三是表現(xiàn)物象的深度、厚度、空間距離上,打破了靠云水、煙霧拉開的距離,交代過分清楚簡單的舊套路。他善于在畫面的同一位置上,把極大的空間從近景里透進去,所以作品多以枝繁葉茂、層次交錯、豐滿、深厚取勝。例如,他畫的《仙桃雄雞圖》,雄雞立于奇石之上,不靠空白來襯托雞的雄姿,而是用虛實得宜的點、線分布于雄雞的周圍,把雞和桃樹之間的層次充實起來,深刻表現(xiàn)了桃、巨石寓意長壽大吉,追求美好生活祝愿的自然境界。
四是色彩的妙用。六法中有隨類賦彩,他的水墨花鳥畫先用水墨畫出,根據(jù)物象賦予色彩,但他用色絕不是為了追求畫面的熱鬧,更不是為討好缺乏欣賞能力的讀者,而是通過色彩的妙用,更完美、更充實的特有感受的意境。
尹遜杰正值年富力強,相信他定會有新的作品展現(xiàn)給更廣大讀者,成就是永遠屬于努力探求、不斷開拓創(chuàng)新的人。
作者簡介
尹遜杰,1962年生,山東濟南人,畢業(yè)于山東師范大學書畫專業(yè)。系山東書法家協(xié)會會員,濟南美術家協(xié)會會員,山東畫院畫師?,F(xiàn)供職于濟南鐵路文化宮。
2007年8月,創(chuàng)作國畫作品《日出》在山東省迎國慶書畫展中展出;2008年9月,書法篆書作品入選全國鐵路“慶奧運書畫大賽”;2008年12月,國畫作品《勞模頌》參加山東省文聯(lián)舉辦的書畫展并榮獲“五一”文化獎三等獎;2011年6月書法篆書作品《毛澤東詩詞》參加山東省工會書畫展并榮獲三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