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是個從不缺乏物欲享樂的國際大都會,這里被極致奢華的物質(zhì)鑲嵌成一座閃亮的城堡,引得世界各地游人爭相朝拜。然而,就在喧嘩、璀璨的城市不遠(yuǎn)處,一座“隱士”般的花園靜靜盛開了100余年,就像一個夢存在著,這就是莫奈花園。
巴黎正西方向70公里的上諾曼底省有個Giverny,那里是法國西海岸典型的農(nóng)村,很多畫家曾經(jīng)在這里生活,自由的氣氛有點(diǎn)像北京的畫家村。因?yàn)橹Z曼底地區(qū)空氣濕度較大,Giverny常年被霧靄籠罩,初次到的人會驚嘆“為什么法國印象派大師莫奈能畫出亦真亦幻的畫來”。
1883年,莫奈在開往吉維尼的小火車上看到一棟待出租的粉紅色房子,他將房子租下滿心歡喜地和妻兒搬到吉維尼,從此再沒遷居。那年莫奈43歲,還沒有畫出后人愿意出3680萬美元高價的睡蓮。莫奈先將占地約1公頃,原本是菜地和果園的地方,進(jìn)行了多次大規(guī)模改造。他引入活水改造了池塘,拔掉所有農(nóng)作物,室外種了幾百種花卉,還建了一座供養(yǎng)珍稀花卉的溫室。收入豐厚些后,他又買下另一塊土地,挖坑引水,種樹修橋,建成水園。水園里面的景色猶如中國畫般清淡飄逸,垂柳竹林,曲徑通幽,幾座綠色小橋倒映在如鏡的池水中,有一種參禪入定的效果。
當(dāng)花園和水園修建好,他也完成了著名的“日本橋”系列和“睡蓮”系列作品。從1897年開始醞釀到1926年去世,《睡蓮》組畫傾注了莫奈晚年全部的心血。1900年,他展出了《睡蓮》連作13幅,1909年又展出了《睡蓮》水景系列48幅。這一批從74歲開始創(chuàng)作的巨作,將其印象派效果推向極致。在最后幾年中,莫奈幾乎雙目失明,每次要看顏料管上的文字才能知道是什么顏色。也許作畫中的莫奈與他手植的睡蓮之間,已經(jīng)達(dá)到一種“以神遇而不以目視”的默契。
記得在凡高小鎮(zhèn)沿途所感受到的,是一種純樸而寧靜得讓人不忍打擾的氛圍。雖然名為“藝術(shù)家之路”,但行走中莫不都是大自然所賜予的最初的美麗。百年前的畫家寫生之后悄悄離去,而百年后的游者踏青之后也沒有留下絲毫印跡。除了被人們踩出的不能稱之為路的路之外,這風(fēng)景便好像從未改變過。而莫奈花園沿途所感受到的,卻恰恰完全相反。人們用雙手創(chuàng)造出來的嬌艷和自然賜予的清新融合得恰到好處。一路行走所感受到的生機(jī)勃勃的生活情趣讓游人羨慕不已。
每天清晨5點(diǎn),莫奈在大楊樹下漫步,踩著野草,在長滿罌粟花的田野呼吸新鮮空氣。每天晚飯后,他坐在樓前平臺上,長時間地欣賞他的勞動成果——園中的奇花異草。莫奈居住的兩層小樓,粉墻綠窗,樓前的木制平臺也漆成碧綠色,花園中的鐵架、椅子都按他的要求漆成綠色。從樓前平臺望花園,仿佛身在花園中;站在園中看小樓,小樓猶如百花叢中一簇花。莫奈的花園使我震驚——我從未見過花種如此之多,如此之密集。與法國其他花園不同,莫奈的花園不加修剪,各種花草快活地擠在一起,自由生長,頗有一種“野趣”。
今天的游人流連于莫奈花園時,無不贊嘆畫家對色彩把握的天分,還有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生活方式。雖然游客們無法從莫奈花園帶走一花一草,但那里有一個很大的紀(jì)念品店,里面販賣繪有莫奈作品的T恤、文具、環(huán)保布袋、圍裙、雨傘,還有莫奈戴過的草帽復(fù)制品等等,無論多擁擠,游客都堅(jiān)持多挑幾樣帶回去。大家浸淫在美好的環(huán)境之后,用一件紀(jì)念品當(dāng)作花園主人的饋贈,把關(guān)于印象派和一位大師的故事捎回家。
不得不提的是,相對于這座大花園,莫奈故居則是最小、最平凡的一處建筑。一棟粉墻綠窗青瓦的二層小樓,怎么看都是一處粗糙的農(nóng)居。從簡單的陳設(shè)可以看出,莫奈對物質(zhì)生活要求極低。游人趴在玻璃上張望莫奈故居(故居是禁止進(jìn)入?yún)⒂^的),會被掛在墻上的231幅日本“浮世繪”代表作品深深吸引。這座有些英式鄉(xiāng)村風(fēng)情的建筑中,混搭的日本文化,可以想像當(dāng)年莫奈對日本太太的鐘情。
莫奈花園
旅游攻略
>>>從巴黎圣拉薩火車站大約45分鐘到達(dá)韋爾農(nóng),然后打的4公里即可到吉維尼莫奈花園。
>>>花園開放時間:每年從4月1日到11月1日之間9:00-18:00,周一休館。票價:成人參觀5.5歐元。
>>>建議清晨7點(diǎn)左右到吉維尼,可以看到印象派亦真亦幻的、霧靄中的風(fēng)景。
>>>莫奈花園的日本橋、睡蓮池、花圃,是攝影愛好者必到之處,在那里可以拍攝出莫奈名畫中的畫面。
>>>吉維尼周末上午還有居民自發(fā)的跳蚤市場,可以淘到很多古董和舊貨。
>>>莫奈花園的紀(jì)念品店很出名,品種繁多,而且都以印象派畫為主題,價格也很公道,值得選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