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常常把自己的教育生涯比作流水:流動的日子,在流動的路上,尋找流動的目標……
如何在有效的教育教學生活中“締造完美教室”或者至少要“守住這一間教室”。這是我近幾年才開始有的一種莫明言狀的想法,不!可以說是一種愿望。
不管是“守住教室”還是“締造完美教室”,它不但是一種愿望,更是一種能力,沒有能力的愿望只是一種空想。
常回望回望自己走過的“彎彎曲曲”的教育之路,我再也不敢輕易地說出那個很大很遠的夢想,我只敢說現(xiàn)在我能做的——在有生之年,靜靜地守住這一間小小的教室。
要站住三尺講臺,守住教室,是一件艱難的事,難得你要花費畢生的精力和心血。要讓你的學生喜歡,要讓學生的家長認可,一生“三守”將是“靜守教室”的根本。
守住一個教師的良知是根本之首。雷夫說:“一間教室能給孩子們帶來什么,取決于教室桌椅之外的空白處流動著什么。相同面積的教室,有的顯得很小,讓人感到局促和狹隘;有的顯得很大,讓人覺得有無限伸展的可能。是什么東西在決定教室的尺度——教師。教師的面貌,決定了教室的內(nèi)容;他們的氣度,決定了教室的容量”。是的,決定一間教室的,不是教室的好壞,而是誰站在教室里!己立立人,己達達人,這才是教育的亙古不變的真諦。當我開始領(lǐng)悟到這一點的時候,我就不得不常常捫心自問:拿什么奉獻給你們,我的孩子們?其實答案永遠只有一個,那就是:先讓自己在這個世界上站立起來!
第二是要守住每一個學生的心靈。“學生是老師心中的太陽,我相信愛是幫助彼此最大的力量,也深信唯有懷抱這種理想,教育才有永恒的生命”,我一直把這句話作為教育工作的座右銘。作為一名教師,應(yīng)該把學生視為自己心中的太陽,心中要充滿愛,師愛應(yīng)該成為教育工作的底線。我們不光要去愛優(yōu)等生,更要學會愛后進生,在學生面前學會蹲下來,用欣賞激勵的眼光去看我們心中的太陽,用愛去感化每一個心靈。只有對自己的學生充滿執(zhí)著的愛,才能生發(fā)出做好這一工作的高度責任感,才能堅定不移地辛勤耕耘,獲得豐碩的教育之果。
第三要守住屬于我們自己的每一個日子?!昂煤眠^日子”是魏老師報告中強調(diào)最多,也是最樸實的一句話。他告訴我們要把學習、工作、養(yǎng)生、健身一體化。我的理解就是在工作中健身,在健身中愉悅自己,從而享受人生。教師人生的大多數(shù)有效時間是在工作中度過的,工作就像過日子,應(yīng)該不動搖、不懈怠、不放棄、不折騰,踏踏實實度過每一天,“松、靜、勻、樂”地做好每一件事。
靜靜地守住一間教室,就是守住山區(qū)教育的初衷,守住經(jīng)歷歲月的風霜和洗禮之后,對教育的這點理解和心愿——不讓它蛻化為虛假的文字,不讓它蛻變成空洞的口號,實實在在地過好每一天。
我相信,走得久了,回頭再看時,這彎彎曲曲的道路,就是真正的新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