鑒賞散文的語言,在考試說明中沒有單獨的考點,僅在“現(xiàn)代文閱讀”的“鑒賞評價”之下有這樣的表述“品味精彩的語言表達藝術(shù)”。但近年來的高考試卷中對這一知識點均有涉及,其分值且較高。以江蘇試卷為例,近三年考了兩次:07年和09年,分值為4分和6分。所以我們應(yīng)予以足夠的重視。那么如何鑒賞散文的語言呢,我們可以從以下角度考慮:
①從散文的基本特征入手。散文的語言有其自身的特點,而形象、生動是第一要務(wù),一篇散文作品,語言形象生動就能讓讀者如見其人,如聞其聲,如睹其物,如入其境,如若沒有形象生動的語言,散文就沒有魅力。《老水車旁的風景》中對老嫗的描寫就充分體現(xiàn)了這一點。除此以外,散文的語言還具有準確、鮮明等特質(zhì)。
②從散文的不同風格入手。不同作家寫出的散文,其語言是各具風格的: 魯迅精練深邃, 茅盾細膩深刻,郭沫若氣勢磅礴,巴金樸素優(yōu)美……凡此種種不一而足。同時,一些散文大家的語言,又常常因內(nèi)容而異。《紀念劉和珍君》鋒利如匕首;《好的故事》絢麗如云錦;《風箏》則凝重如深潭。體味散文的語言風格,就可以對散文的內(nèi)容體味地更加深刻?!独纤嚺缘娘L景》語言的平實也是值得玩味的。
老水車旁的風景
于是,少女作為老嫗所希望的一個伴兒,住到了老嫗家里。
于是,少女臉上笑容多了,喜歡和她一塊兒照相的觀光客多了,小費也多了。最多時,每天能收到五十元。
老嫗?zāi)樕系陌櫦y少了。熟悉她那張老面孔的人,發(fā)現(xiàn)她臉上幾條最深的褶子變淺了,有要舒展開來的跡象了。她腦后的抓髻也好看了,不像以前那么歪歪扭扭的了。她的指甲不再長而不剪,指甲縫也不再黑黢黢的了。她那身“行頭”,顯然洗得勤了。她的好心情讓她的小費也多起來了。
有好心人提醒她:“你讓那小人精住你那兒去了?千萬防著點兒,萬一你那點錢被她偷了,臨走連件壽衣都穿不上……”
老嫗不愛聽那樣的話。
她說:“走?往哪兒走?人家孩子比我多的錢放在那兒都不避我,我那么點兒錢,防人家干嗎?”
她愛聽少女的話。
少女常對她說:“奶奶,盡量想高興的事兒,那樣你準能活一百歲?!?/p>
經(jīng)歷了二十幾年孑然一身,形影相吊的孤寡生活以后,忽然有了一個朝夕相處的小女伴兒,老嫗返老還童了似的。有時,一老一少對面坐著,各點各的錢,還相互換零湊整的……
(節(jié)選自《散文選刊》2009年第5期,有刪改)
1.文中老嫗的肖像描寫十分生動,請結(jié)合文段分析表現(xiàn)手法上特點?
2.這篇文章語言平實,但又表現(xiàn)力十足,請簡要分析。
③從修辭手法入手:修辭手法的運用在散文中可謂無所不在,散文正是借助了修辭手法使得語言富有表現(xiàn)力。散文中常常使用的修辭手法有:比喻、排比、比擬、對偶、借代、夸張、設(shè)問、反問等,最常見的當屬前四種。比喻、比擬常常使散文的語言變得生動形象,具體可感;排比、對偶常常使散文的語言變得氣勢如虹,文采斐然。鑒賞散文的語言時重視了這些,無疑是找到打開作者感情世界的鑰匙。
參考答案
1.答案:運用了對比的手法表現(xiàn)人物的狀況,揭示人物的心理,使人物形象躍然紙上。通過“老嫗?zāi)樕系陌櫦y少了”“ 指甲不再長而不剪”“行頭”“顯然洗得勤了”等外貌的變化,表現(xiàn)人物生活狀況。通過老嫗“連皺紋都有要舒展開來的跡象”,是因為她有了“好心情”“返老還童了似的”。 表現(xiàn)人物精神狀態(tài)的變化,人物具體可感。
2.答案:本文的語言平實而不平淡,人物的對話既符合人物身份又蘊含人性的美丑?!昂眯娜颂嵝选迸c“老嫗不愛聽那樣的話”的對比中,作者不經(jīng)意地表現(xiàn)出對“好心人”戒備之心和老嫗的心地善良的褒貶;至于對老嫗外貌的描寫,更是于淡淡然的敘述中展示了人物的精神,反映出人物的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