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精讀課文導學卡設計范例解讀
在“‘閱讀教學轉(zhuǎn)型研究’漫談之七”中,我們介紹了導學卡設計和使用的一般原則。本次漫談,我們將側(cè)重研討精讀課文導學卡的設計。下面以“范例解讀”的形式展開研討。
《草原》一文導學卡的設計
[文本特點]
1.《草原》是老舍先生寫的一篇散文,字里行間洋溢著濃郁的草原風情:那一碧千里的草原風光,那馬上迎客、把酒聯(lián)歡、依依告別的動人情景,那淳樸、熱情、好客的蒙古族同胞,都令人難以忘懷。西部,是一個多么迷人的地方
2.課文語言非常優(yōu)美。作者善于把景和情交融起來寫,并運用了大量的比喻、擬人、排比手法,把草原風情和作者的感情寫得生動感人。這種情景交融的寫法很值得我們借鑒和學習。
[學習步驟]
課前讓學生查閱相關(guān)書籍或上網(wǎng)查找資料:①在中國版圖上找到內(nèi)蒙古的位置、范圍,初步了解有關(guān)草原的自然風光和民族風情,如服飾特點、生活特點。②收集古今文人描寫草原的詩詞、文章。
第一課時
一、初讀感悟,學習字詞句
1.自由讀課文。說說從課文的描寫中,你覺得蒙古族人民的衣食住行等生活習慣與漢族人民有什么不一樣?可結(jié)合課前查閱的相關(guān)資料說一說。
2.讀準課文后的四個生字。在文中畫出以下詞語并讀一讀,抄一抄:地毯、渲染、勾勒、低吟、襟飄帶舞、馬蹄、禮貌、巡回、拘束、羞澀、摔跤、偏西、無涯。有不理解的詞語可提出來進行研討。
3.課文按事情的發(fā)展順序描繪了三幅圖:①草原風光圖;②___;③___。
4.課文末尾一句“蒙漢情深何忍別,天涯芳草話斜陽”是什么意思?聯(lián)系課文說說你對這句話的理解。
二、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第1、2自然段
1.自由朗讀課文第1、2自然段,讀出濃濃的感情。
2.背誦課文第1、2自然段。
(背誦方法提示:抓住課文的寫作思路,快速記憶。如第1自然段共有7句話,文章的寫作思路是:第一句總起,第二句寫天,第三、四、五句寫地,第六、七句寫感受。)
3.在課文的其余自然段中挑選出一兩句特別有意思的句子,背下來。
第二課時
一、品句子。領(lǐng)悟情景交融的寫作特點
1.默讀全文,畫出你認為寫得特別有意思的句子3-5句。朗讀這些句子,說說它們好在哪里。
2.體會課文情景交融的寫作特點。
(提示:這是一篇記事抒情散文,表達的感情十分強烈、感人。作者抒情,采用了兩種方式:一是直接抒情;二是融情于景或融情于事。請你分別找一個句子寫在下面,并說說這些句子分別表達了什么感情。)
(1)直接抒情的句子:___
(2)融情于景或融情于事的句子:___
二、修改句子,把句子改得有感情
1.讀下面的句子,然后在橫線上補充一個打比方的句子。
(1)一走進校園,只見花壇里的花兒都開了,好像___。
(2)突然,烏云滾滾,大雨像___似的落了下來。
(3)這所學校的中央,有一片綠綠的大草坪,草坪四周開滿了紅艷艷的杜鵑花,遠遠望去,好像___。
2.將下面的句子改為排比句。
(1)草原的平地綠油油,那些小丘也是綠色的。_________
(2)干部給我們敬酒,還有七十多歲的老頭也舉起了酒杯。
3.修改下列句子,要求改得富有感情。
(1)我們兩個老朋友已經(jīng)有好幾年沒見面了。這次一見面,他就同我握了握手。______
(2)主人熱情地把我們帶進了她家里。她泡了茶,端出了水果。還讓我們看她的照片。______
[自我檢測]
一、看拼音。寫詞語
xuan ran tiOn y6 fling c60
( ) ( )
二、在下面的空格中填上課文里學過的詞語
草原啊,無邊無際,像一塊巨大無比的( )。羊群在山丘上走過,猶如只用綠色( )、不用墨線( )的中國畫那樣,翠色欲流??斓搅耍勺迥信仙?,穿著各色衣裳,群馬( ),( ),像一條( )向我們飛過來。他們非常大方,一點也不( ),一點也不( )。
三、按課文補寫橫線上的話
這種境界,___。在這境界里,駿馬和大牛都有時候靜立不動,___。
四、把下面的句子改為排比句
客人們唱起了歌,還有的在跳舞,有個阿姨還在彈琴呢。
五、修改畫橫線的句子,要改得富有感情(在原句上改)
幼兒園放學了, (我走出園園門),看見媽媽在不遠的地方等著我。(我走過去,拉住了媽媽的手)。
設計解讀:
《草原》一文導學卡的設計,立足于學生的“學”,體現(xiàn)了導學卡設計的五個要點:精心設計學習目標和學習內(nèi)容,側(cè)重設計學生的語文實踐活動,提供必要的課文解讀指南,注重學習方法的指導,關(guān)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具體說來,又有以下內(nèi)容可以細究:
1.“文本解讀”分別從課文內(nèi)容和寫作特點兩個方面提供簡要的解讀指南。語言簡明,且能抓住重點。
2.“學習步驟”的設計考慮了課時特征?!恫菰芬晃模话阌脙蓚€課時教完,導學卡便分兩個課時設計,與教學同步。而這兩個課時,教學內(nèi)容又各有側(cè)重。第一課時側(cè)重于基本目標的達成,如整體感悟、字詞學習、朗讀背誦等。把背誦安排在課內(nèi),并提示背誦方法,是設計特點之一。第一課時能否完成這些學習任務呢?只要教師摒棄“逐段學習、逐段問答”的教學模式,時間就會非常充裕。第二課時側(cè)重于領(lǐng)悟和運用文中的表達方法。集中一個課時讓學生學習表達方法,凸顯了“理解與運用祖國語言文字”這一教學目標,也體現(xiàn)了高年級閱讀教學讀寫結(jié)合的特點。領(lǐng)悟與運用互相連接,目標一致。這兩個環(huán)節(jié)都需要學生動筆動手,在語文實踐活動中提升讀寫能力。在“學習步驟”中,共有四個題干,這四個題干就是教學目標。
3.“自我檢測”的設計與教學目標緊密相連。精讀課文比略讀課文的設計多出一項內(nèi)容,即設計了“自我檢測”。檢測內(nèi)容有字詞、背誦和修改句子,與教學目標、教學重點保持一致。這種檢測,能大體反映教學的成效。
《新型玻璃》導學卡的設計
《新型玻璃》一課的導學卡,也按“文本特點”“學習步驟”“自我檢測”三個部分進行設計,其中“學習步驟”的設計如下:
第一課時
一、初讀感悟。學習字詞
學生默讀全文。
1.課文描寫了幾種新型玻璃?___種。
2.把課文提到的幾種新型玻璃的名稱分別寫出來:___。
3.學習文中的五個生字,并在文中畫出以下詞語:(略)。讀一讀,抄一抄,有不理解的可以提出來討論。
4.你覺得文中哪些詞語用得特別有意思?挑一兩個說一說。
5.課文是圍繞課題中的哪一個字來寫的?___。
二、細讀課文。找出新型玻璃的特點和作用
小組合作設計一個表格,大家邊讀邊填表格。
(提示:①表格中應有玻璃名稱、特點、作用等欄目。②填寫時,要抓住關(guān)鍵詞句。)
三、細讀課文。了解開頭語的特點
細讀課文第2-5自然段的開頭語,你能發(fā)現(xiàn)段與段之間的銜接有什么特點嗎?用語有什么變化?
第二課時
一、細讀課文。了解課文運用了哪些說明方法
1._課文在哪個自然段運用了舉例子的說明方法?(畫出句子)
這樣舉例子有什么好處?
2.課文在哪個自然段運用了打比方的說明方法?(畫出句子)
這樣打比方有什么好處?
3.課文在哪個自然段運用了列數(shù)字的說明方法?(畫出句子)
這樣列數(shù)字有什么好處?
二、補寫一段話
新型玻璃是人們根據(jù)社會需要發(fā)明的。你是否也想發(fā)明一種新型玻璃?請根據(jù)生活需要,大膽想象,設計一種新型玻璃。并像課文那樣,把自己設計的新型玻璃寫成一段話,用上恰當?shù)恼f明方法。
三、課后找一些商品的說明讀一讀??纯此窃鯓咏榻B商品及其使用方法的。每人為一件商品準備一段廣告詞??凑l設計的廣告詞最精彩。
設計解讀:
本課的“教學步驟”設計,抓住了學習說明文的兩個基點:①學會抓要點;②領(lǐng)悟說明方法,并試著運用。抓要點不難,花時較少;領(lǐng)悟說明方法是重點,又是難點,因而花時較多,從第一課時開始切入,延續(xù)到整個第二課時。這樣設計,使表達訓練成為學習的重中之重。
(責編:歐孔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