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語文教學 生成
【文獻編碼】doi:10.3969/j.issn.0450-9889(A).2011.11.003
教師在教學時要用心捕捉、有效篩選教學資源,及時對教學預案進行局部科學地調整,并因勢利導、適時點撥,讓學生在自主探究和主動建構中習得新知識,從而實現(xiàn)有內涵、有價值的課堂“生成”。
一、 預設與意外——撥開云霧見天日
預設是上好一節(jié)課的基礎,也是精彩生成的土壤,可以說,課堂因預設而存在,因生成而精彩。但由于教學活動具有復雜性和多變性,因而再精心的預設也會有疏漏和意外之處。面對意外,教師不能用已有的教學預設禁錮學生的思維,而應當運用教學機智“撥開云霧”,讓意外生成精彩。如教學課文《亡羊補牢》,我讓學生評價羊主人的行為時,發(fā)生了這樣的意外——
生:羊主人真笨!他為什么不把狼打死呢?
師:這位同學說得對不對呢?
生1:只要有機會狼還會去禍害羊。
生2:只有把狼打死,才能徹底解除心腹大患。
師:那么,誰來說說,“亡羊補牢”告訴我們一個什么道理?
生:補牢是治標,打狼是治本,亡羊補牢是治標不治本!
師:所以這個寓言給了我們解決問題既要治標更要治本的啟示。
可見,課堂中的“意外”可以成為教學生成的資源。只要教師巧妙地利用,并適當?shù)胤糯?、引導,為教學所用,就能把預設生成精彩。
二、 質疑與思辨——橫看成嶺側成峰
課堂教學是一種開放性、多向性的信息交流活動。教學時,學生難免會對文本、教師的語言等產(chǎn)生疑問,這時教師要因勢利導,順著學生的思路延伸下去,或組織小組合作,或展開辯論,使學生的認識逐步深化,從而生成新知教學的深化點。如教學古詩《早發(fā)白帝城》時,面對學生的質疑,我是這樣做的。
生:在交通并不發(fā)達的唐代,能達到“一日千里”嗎?
師:那時候沒有飛機、火車等現(xiàn)代交通工具,不可能實現(xiàn)“一日千里”。那么,李白為什么會犯這個常識性的錯誤呢?
生:李白用了夸張的手法說明船順流而下,行駛速度非???。
師:僅僅為了說明船的速度快嗎?
生:也為了襯托詩人急切的心情。
師:詩人因在“安史之亂”中應邀入永王幕府,所以被流放到夜郎,當他行至白帝城時遇到大赦。聽到消息,李白欣喜若狂,立刻從白帝城東下,返回金陵。
生:我明白了,詩人通過描寫船速之快襯托了他急于回家的興奮和獲得大赦的喜悅之情。
在這個教學片段中,學生對“一日千里”產(chǎn)生了疑問,我順水推舟,引領學生聯(lián)系詩歌背景、揣摩詩人心情對此進行探究,學生的疑團被層層消除,直至“豁然開朗”。可見,當學生產(chǎn)生疑問時,教師要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組織他們在質疑和思辨中厘清思路,在閱讀與分析、品味與探究中一步步解開疑團,這樣既能深化他們對文本的理解和認識,又巧妙地促成了課堂生成。
三、 探究與突破——柳暗花明又一村
教學時,教師要花大力氣解決課文中的重點和難點,而這一過程也是課堂中最容易“出彩”的環(huán)節(jié)。因此教師要抓住教學重點和難點的關鍵處,組織學生閱讀、品味、分析、探究,在“山重水復”處尋找“柳暗花明”。如課文《愛如茉莉》的教學難點是如何理解“愛如茉莉”的意思,教學時,我是這樣進行引導的。
師:媽媽為什么說真愛“就像茉莉”呢?
生:真愛就像茉莉花一樣平淡無奇,卻無比真摯、感人至深。
師:所謂真愛,沒有豪言壯語,而是流淌在生活的每一個細節(jié)之中。你覺得什么是真愛呢?
生1:愛,可以是一句溫馨的話語、一個溫柔的動作……
生2:愛是媽媽給爸爸煮的那碗餃子。
生3:愛是爸爸直奔醫(yī)院匆匆而去的身影。
師:這些細微的舉動,無不展現(xiàn)了溫柔、細膩的情感,讓我們感受到如茉莉般淡淡的溫情、濃濃的愛!它如一縷淡淡的茉莉花香,駐足我們的心田。
我把真愛和茉莉進行比較,讓學生理解了這一比喻的形象和貼切,也了解了“愛就像茉莉”的含義;但這還不能讓學生受到深刻的教育,因此我又引導學生從細節(jié)中感悟“愛”的存在,經(jīng)過思考,學生從課文中找到了愛、從生活中發(fā)現(xiàn)了愛,感受到了“生活有真愛,細節(jié)顯真情”,感悟出了“真愛無言,大愛無聲”的道理,進而珍惜自己所擁有的父母之愛、同學之愛、老師之愛……
總之,教師要及時捕捉、發(fā)掘、放大教學中的生成資源,引導學生在質疑思辨中突破難點、深化認識,在精彩的課堂生成中放飛心靈。
(責編 郝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