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Digital Performer(DP)是歐美主流電子音樂制作的軟件之一,它在影視音樂、流行音樂和電子音樂中都有大量的應用。DP最突出的一點是在合成聲音時,在電子音樂創(chuàng)作中,聲音的質量和聲音的特性是表現(xiàn)作品意圖的一個重要基礎,DP的效果器功能非常強大。
關鍵詞:Digital Performer 聲音效果器 觀測效果
人類進入21世紀后,各個領域的發(fā)展都離不開先進的科學技術。而電子音樂,從上個世紀50年代起,以法國作曲家皮埃爾·舍菲爾(Pierre Schaeffer)的《地鐵練習曲》問世為代表,由于加入了自然聲、電子聲、環(huán)境聲,改善和發(fā)展了傳統(tǒng)作曲寫作模式。隨著技術手段的逐步創(chuàng)新,電子音樂類型也朝著多元化方向發(fā)展,成為二十一世紀最重要的新型音樂表現(xiàn)形式。
要作出理想的聲音是每一個電子音樂創(chuàng)作者所追求的完美效果。而在DigitalPerformer中,它能使原始聲音通過效果器進行多次變化達到理想的聲音,從而使其更豐富、更完美。
筆者在嘗試把各種各樣的聲音加入各種效果器后發(fā)現(xiàn):
1、不是所有的聲音都適合每一種效果器,有些效果器適合長線條、旋律化的聲音,有些效果器適合短線條、顆粒性的、采樣的、電子的聲音。
2、各種聲音分別體現(xiàn)了不同效果器的聲音感知方式。而有了這種方式才能決定聲音的好與壞,才是決定電子音樂作品的關鍵。
只有解決了這些問題,才能從根源上真正理解效果器的內涵所在。因此,本文從理論和實踐兩個層面進行了論述,從實踐中得出了結論,從而解決了效果器的關鍵問題。效果器在DP中的應用是通過鑲邊、相變、混響、延時、壓縮、均衡等主要手段來實現(xiàn)的。下面就上述手段的具體應用作如下闡述:
一、鑲邊
鑲邊效果器是通過混入本身的延時來創(chuàng)造效果的。延遲裝置以延遲的數(shù)值為中心,深度和速率控制圍繞著延遲裝置,控制著延遲的修改。噪聲控制是將一些輸出信息加回到輸入信息。
1、鑲邊的作用
鑲邊有5個作用,第一,聲音的速率(Rate),HZ是聲音的頻率,速率高頻率快,速率低頻率慢。第二,聲音的延遲(Delay),ms代表毫秒,是聲音比原始信號延遲的時間。第三,聲音的深度(Depth),以百分比為單位,數(shù)值大聲音遠,數(shù)值小聲音近。第四,反饋(Feedback),將部分輸出能量回送而成為輸入能量。第五,混合(Mix),代表著原始信號與增加進來的信號相組合。增加的信號包括:聲音的速率、延遲、深度、反饋。單位也是按照百分比計算的,如果是0代表增加進來的信號不存在,如果是100代表增加的信號全部存在。
2、鑲邊在電子音樂創(chuàng)作中的應用
在創(chuàng)作實踐中,我對鑲邊效果器進行了較多的嘗試。首先使用了鋒利的金屬敲擊木板以及硬幣在桌子上轉動的聲音,這些聲音很清脆,加入鑲邊效果后的音響豐富,使原始聲音有了很大的改變,發(fā)出了瑟瑟的聲音,特別是速率(Rate)調的越高,瑟瑟的聲音就會越明顯。我還用人聲做了鑲邊的效果,通過鑲邊的效果可以把人聲電子化, feedback的量值不能太大,否則會出現(xiàn)噪音。其次我使用了民族樂器、管弦樂器演奏旋律化的聲音來變形:一是在箜篌、琵琶、古箏彈奏、管弦樂器演奏的長線條旋律中不適合用鑲邊的效果,聲音變化不大;二是塤,也不適合使用鑲邊效果,如果把feedback調小,-79,Depth時間也調小到80,Delay17,Rate9.20,這樣聲音有微弱的變化,有回音;三是在琵琶演奏的特殊效果中,模仿暴風雪、熱瓦普聲音及拍琴板拍琴弦中加入鑲邊效果非常好,因為這些特殊效果短促;四是古箏的特殊效果中表現(xiàn)的很好。最后把鑲邊效果加入電子音色中,長線條的電子音色不明顯;在短暫、顆粒性的電子音色中,就會使聲音改變。所以在我《箏韻》的作品中,古箏的高潮處,原始聲音是敲擊琴板,我加入了鑲邊效果,一段波形拼貼了十幾次,每次使用鑲邊是不同的,有些波形是把深度(Depth)調大,有些波形是把反饋(Feedback))調大,有些波形只用了一個深度,有些波形是所有旋鈕都加入,用了不同的效果,使單調的敲擊琴板聲變成了豐富的木質撞擊聲,把古箏敲擊琴板的聲音作成了一片,在這一片聲音中加入了鑲邊的各種變形,而有的波形加入鑲邊效果的同時也加入了相變、均衡器效果,使聲音變化強烈,營造出不同的效果來達到作品的高潮。通過自己對鑲邊效果器的實際操作,我得出以下兩個方面的結論:
(1)鑲邊效果器適合使用短促、細小的顆粒性聲音,不適合使用民族樂器、管弦樂器長線條旋律的聲音。
(2)鑲邊效果器加在復合的顆粒性聲音中,效果更完美。
二、相變
相變效果器的作用是通過掃描槽口得到頻率光譜,速度鍵控制槽口中心頻率被修改時的速率,深度鍵控制的是槽口掃描的長度,寬度鍵是槽口確定的幅度。
1、相變的作用
相變有四個作用,第一,聲音的速率(Rate),是以赫茲(HZ)為單位來計算的,參數(shù)大,聲音顫動的就大,也會伴隨著抽動聲;參數(shù)小,聲音沒有顫動。第二,聲音深度(Depth),是以百分比為單位。參數(shù)大,有回音,聲音在后面發(fā)出;參數(shù)小,是原始的聲音,聲音在前面發(fā)出。第三,聲音的寬度,以百分比為單位。參數(shù)大,聲音會變小、變尖、變短;參數(shù)小,聲音會變大、變粗、變長。第四,混合(Mix),是以百分比為單位的。是指原始信號與增加信號的組合。增加信號包括:聲音的速率、深度和寬度。單位是按照百分比計算的,如果是0代表增加進來的信號不存在,如果是100代表增加的信號全部加入。
2、相變在電子音樂創(chuàng)作中的應用
在創(chuàng)作實踐中,相變運用的聲音素材同鑲邊是相同的。鋒利的金屬敲擊木板的聲音有細微的變化。Depth和Width的參數(shù)分別調一點,聲音會有很小的抽動聲,使聲音靠后,但不顯著;人聲中變化不大,如果把速率調大一點,最后的尾音頻率能震動的多一些。在箜篌實踐中把參數(shù)改變,效果很明顯,聲音抽動,完全變化,還伴隨著攪動聲,速率最明顯,有共鳴;塤的效果也十分明顯,震動聲音大,特別是速率的大小,最能說明震動聲;琵琶的長線條旋律,聲音變化明顯,尾音長就有震動,特別是輪指演奏長線條的旋律時,音色改變了,具有電子的效果,但是琵琶演奏顆粒性短促的聲音時,加入相變,沒有效果;古箏中撥弦效果明顯,演奏長線條旋律時會有聲音的波動抽打,導致聲音的變形,但是敲擊琴板這樣短促的聲音不明顯。電子類音色中,長線條的音色加入相變聲音明顯,短線條的音色沒有任何改變。
在我的作品《顏色的解析》中,我把塤做了兩次相變的變形,只在一個軌道的塤中加入了相變的效果。
箜篌的地方我使用了深度(Depth),把深度調到最大,寬度(Width)調到49,速率調到-20,這樣箜篌的聲音會改變,有空洞的效果。通過自己對相變效果器的研究,我得出以下兩個方面的結論:
(1)相變效果適用于長線條、民族樂器演奏有旋律的音樂。
(2)相變效果用在顆粒性的聲音中,沒有明顯的效果。
三、混響
混響效果的加入使聲音變得圓潤。
1、混響的作用
第一,預延遲(Predelay)是由干信號到濕信號中第一次發(fā)出回聲的時間。是以毫秒來計算的,參數(shù)高時,聲音靠后,有回聲,參數(shù)低時聲音集中,靠前。沒有回聲。第二,衰退(Decay),是指混響尾部的長度。參數(shù)大,聲音尾部的時間長;參數(shù)小,是原始的聲音。第三,漫射(Diffuse),定義為回聲的柔滑均勻度,低漫射會造成在混響中產生更明顯的回聲。第四,明澄度(brightness),是指混響的頻率。高的明澄度會減少高頻振蕩中的回聲。低的明澄度會使高頻振蕩中產生更多的回聲。第五,混響增益(Reverb gain)是適應于彌補其他調節(jié)影響濕信號的額外增添項。第六,混合(Mix)所有的信號都混合到里面,混合量小時,所有的信號都是0,和原始的聲音一樣,混合量大時,所有的信號就會全部加入。
2、混響在電子音樂創(chuàng)作中的應用
在創(chuàng)作實踐中,通過對混響效果器的使用我了解到:在鋒利的金屬敲擊木板的聲音加入混響后,效果沒有太大的改變,不同的旋鈕能制造出不同的效果,混響有長有短,Reverb level調大后,聲音會渾濁;Reverb level的旋鈕相應調大時,噪聲也變大。Bright也影響深度。硬幣轉動聲音變化不明顯,人聲變化效果強烈,回音好,縱深感強烈;箜篌、琵琶、古箏中,長線條的旋律明顯,回聲大,聲音濕潤;特別是在塤和竹笛加入混響,效果則更完美、更悅耳?;祉憣τ诠芟翌悩菲餮葑嘈傻穆曇舯憩F(xiàn)的很融合,而彈撥類樂器與吹奏類樂器比較,吹奏類樂器更適合加大混響的比例。因此,我在作品《顏色的解析》中把竹笛和塤的片段加入了大量的混響,聲音改變后明顯。把漫射(Diffuse)調到100,明澄度(Brightness)調到18.00HZ,這樣就會有很強的混響效果,如果每個旋鈕都調,聲音就會很渾濁。 通過對混響效果器的研究我得出以下兩個方面的結論:
(1)任何聲音都可以加混響效果,只是長線條比顆粒性、短促的聲音加入混響效果明顯。
(2)在吹奏類樂器中加入混響效果后,把延遲和混響時間加大,會產生非常融合的效果。
四、固定延時
固定延時效果器主要處理各種環(huán)境下的回聲效果。
1、固定延時的作用
第一,延時(Delay):延時控制的是延時的長度,用毫秒來規(guī)定延時時間(真實時間),或是明確規(guī)定音符的持續(xù)時間(小節(jié)長度)。第二,混合(Mix): 混合控制混合本源信號延時回聲的整個程度。第三,濾波器(Filter):濾波器的類型包括低通濾波器、高通濾波器、槽口濾波器和具有適當頻率和寬度設置的帶通濾波器。這是一種將有效聲音應用于延時間斷的很有效的方式。第四,反饋和交叉反饋(Feedback and x-feedback)這項控制如果不小心,就能很快地產生震耳欲聾的揚聲器鼓吹的反饋聲。反饋控制在相同頻道對延遲處理增加了反饋設置。交叉反饋在相反的頻道對延時處理增加了反饋設置。少量運用的話,這些控制可以極大地增強延時效果的復雜性。
2、固定延時在電子音樂創(chuàng)作中的應用
在實踐中,我發(fā)現(xiàn):在鋒利的金屬敲擊木板的聲音中,加入固定延時效果后有很多的金屬在敲擊木板的聲音;將硬幣轉動的聲音延時后效果改變,特別是feedback調大時,延遲的回聲更強烈,如果feedback調到最大,聲音完全變形,很刺耳;對人說話聲音進行延時只發(fā)生量的變化;將民族與管弦類樂器演奏的旋律延遲,則表現(xiàn)為立體效果更強。在我的作品《顏色的解析》中,箜篌的地方使用了延時,達到了云霧繚繞的預想效果,使朦朧感進一步增強。反饋(Feedback)調到-0.12,寬度(Width)調到2.3,混合(Mix)調到50,交叉反饋(X Feedback)調到0.94,會有多個箜篌的旋律發(fā)生。通過自己對固定延時效果器的研究我得出以下兩個方面的結論:
(1)延時效果適用于任何聲音,但是民族或管弦類樂器演奏長線條的旋律時表達的更加貼切、自然。
(2)延時如果加在顆粒性聲音中,就會產生紛亂的聽覺效果。
五、壓縮
1、壓縮的作用
當閥門值低于閥門初始值時,使用壓縮低位開關。衰減量的大小取決于比值與輸入值。如果輸入值是6dB 高于始值再加上比例為3:1,那么輸入將會是高于始值2dB。當輸入電平到達上方門限時,衰減漸漸補充減少失真。同樣,當輸入電平下降到下面門檻時,衰減被漸漸消除。什么時候移除衰減率會取決于釋放參數(shù)。長期釋放可能會導致音覺的下降。
2、壓縮在電子音樂創(chuàng)作中的應用
在實踐中,我發(fā)現(xiàn):鋒利的金屬敲擊木板的聲音中,加入壓縮效果,聲音沒有大的區(qū)別,如果調Attack起始時間,音頭長,如果調Release釋放時間,音尾長,makeup gain使聲音增大;硬幣轉動的聲音區(qū)別不大,Ratio壓縮比微調,有細小的變化;人說話聲有變化,調大Threshold,人聲變粗,調大Release,尾音長。電子類音色中,加入壓縮,聲音沒有特殊的變化。箜篌加入壓縮有變化,低頻聲增強、厚重,壓縮比Ratio變化后,音頭變弱,沒有力量;塤加入壓縮后提升了其旋律的明快感;琵琶、古箏加入壓縮后,聲音變的清透、有彈性、有力量,特別是在琵琶和古箏的掃弦處加入了壓縮,聲音力度加強。所以在作品《顏色的解析》中我把琵琶和古箏都加了壓縮,門限(Threthold)調到-10,壓縮比調成4.22,起始時間(Attack)調成21.70與釋放時間(Release)調成0.44,這樣聲音就會非常飽滿,如果每個旋鈕調小,聲音效果不太明顯,如果每個旋鈕調大,聲音又會過載,所以調壓縮時要十分小心。通過自己對壓縮器效果的研究,我得出以下兩個方面的結論:
(1)壓縮效果不適用于細小、顆粒性的聲音,壓縮效果適合于人聲或民族樂器、管弦樂器演奏的旋律。
(2)壓縮效果不能單獨使用,單獨使用后與其他聲音比較起來,聲音不融合。
六、濾波器組與均衡器
1、濾波器與均衡器的作用
參數(shù)EQ效果會引起六種變化:單頻或者是立體EQ的2、4、8波段變化。忽略已顯示的波段,僅僅是為通過的波段會消耗進程能量。每個波段可以是下面所有濾波器的一種。
高峰/槽口:高峰濾波器或槽口濾波器有三個限制因素,以赫茲為單位的中心頻率,分貝增值,八度音程的帶寬。高峰/槽口濾波器可以應用于提高或切斷連續(xù)頻率區(qū)。
低架/高架:低架和高架的濾波器有兩個限制因素,以赫茲為單位的邊緣頻率和分貝增值。
低通/高通:低通和高通濾波器有一個限制因素,以赫茲為單位的截止頻率。
均衡器:均衡器使得所有多組合EQ濾波器以一種便捷的方式使混亂狀態(tài)變得均衡。
2、濾波器與均衡器在電子音樂創(chuàng)作中的應用
均衡器可以把聲音的頻率削弱或提升,削弱和提升的頻率可以是高頻、中頻或低頻,聲音是完全不同的。通過對金屬敲擊木板聲音的實驗,如果在高頻中提升6dB,木板的木質聲就會變成鋼制的金屬聲;把中間的頻率削弱,提升高頻與低頻就是敲木頭略帶金屬的聲音;如果把低頻提升,高頻削弱,聲音就會悶,很沉重;如在中間的頻段提升Q值,聲音就像鋼琴聲;如把中、低頻段都削弱,提升高頻,就會有較小的木棍敲擊聲;將人聲提升低頻,沉重感加強,如果提升中頻,說話聲就會清晰、宏亮,提升高頻,聲音很遠,像電話里傳出來的聲音。箜篌、古箏、琵琶提升低頻,高頻削掉,聲音悶重、混沌、不清晰;提升高頻,沒有低頻,聲音尖細;中間頻率提高,聲音就像機器,聲音小而遠。將塤提升高頻后,只剩下氣聲,而且聲音是金屬性的;提升低頻,聲音厚重,沉悶;提升中頻,是假聲。在作品《顏色的解析》最后一個部分中,我把大鼓與排鼓的低頻提升了6db, 使大鼓的聲音更加低沉,在作品的最后,我把鑼的聲音提升了低頻,使聲音更加低沉、厚重,整部作品在高潮處結束。通過自己對濾波器與均衡器效果的研究,我得出以下兩個結論:
(1)適合做人聲、音效類、電子類聲音,能表達出中、低、高頻率的各種效果。
(2)在打擊樂中加入均衡器能使打擊樂提升明亮度和厚重感。
結論
在電子音樂的創(chuàng)作中,通過Digital performer的平臺,有效地使用這六種聲音效果器,使作品的音色更為豐富、更為優(yōu)美、更為理想。要掌握效果器的使用方法,就需要從理論與實踐的結合上,通過對聲音效果的反復實驗,使之運用自如。在實踐過程中經過積極的嘗試,我得出了以下結論:
1、每個效果器都有它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普遍性在于它們都是用來改變原始的聲音,特殊性在于每個效果器對聲音的改變是不同的,針對不同的聲音特性去選擇其產生一定效果的效果器。
2、了解了效果器的功能后使用起來只是個前提,只有深入研究、反復試驗,在作品中可以把多種效果器串聯(lián)使用,一段音頻可以使用幾種效果器,才能在創(chuàng)作中達到理想的聲音。
3、效果器是把聲音美化、變形的有效工具。它的功能雖然強大,但也并不是任何聲音類型都能得以實現(xiàn)的,這與音源有著很大的關聯(lián),而且與原始聲音有著很大的關系。原始聲音的聲場、干濕度、清晰度也是個先決的條件,原始材料如果是好的聲音,加上效果器后才能使用,否則再好的效果器都無用武之地。
在當今經濟、科技、文化飛速發(fā)展,世界交流日益頻繁的時代,電子音樂作為重要的學科,已經向人們展示出它的魅力。逐漸滿足著現(xiàn)代音樂的需求,不斷順應著當今音樂多元化的發(fā)展趨勢,為傳播人類音樂文化、彰顯電子音樂的無限藝術魅力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參考文獻:
[1]陳國順.英漢電子音樂詞典[M].人民音樂出版社,2007年8月北京
[2]關鵬.聲音對象與聲音符號[D].博士論文,2008年
[3]黃忱宇.電子音樂與計算機音樂基礎理論[M].華文出版社,2005年9月
[4]王鉉.尋找自己的電子音樂[J].樂器,2001年1月30日
個人簡介:
石宇加(1984—),女,出生地:黑龍江省七臺河市,2011年7月畢業(yè)于沈陽音樂學院作曲系,音樂音響導演專業(yè),碩士學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