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情與聲的關系在聲樂藝術中,演唱情感表現是一個創(chuàng)造性的藝術活動,情感表現的真實感是演唱者的藝術生命。“音樂是人創(chuàng)造的,又通過聽覺作用于人的心理的一門藝術。音樂感是人對藝術的感知、理解和駕馭能力的客觀、精煉的概念表述,是音樂創(chuàng)作和表演的及其重要的先決條件之一”。①如何充分理解歌曲中的歌詞和音樂的內涵,把握歌詞和音樂提供的總體形象,通過恰如其分的情感表現來塑造歌曲藝術形象,準確表現歌曲的情感是所有演唱者追求的目標。
關鍵詞:聲樂 聲情并茂 高音 音色
歌唱藝術的聲與情問題似乎是老生常談的問題,往往不能引起人們的興趣和注意。但是在筆者看來,人們對最熟悉的東西往往最容易忽略。雖然每一個學習聲樂的人都知道“聲情并茂”是歌唱的理想境界,可是在聲樂學習與演唱實踐中卻普遍存在顧此失彼的偏差。有的人重聲輕情,聲音很嚴謹規(guī)范,音色也很美,技術也過關,可就是未能打動聽眾的心;有的人重情輕聲,在舞臺上很會表演,演唱也完全投情于表演之中,但聲音缺乏技術上的基本支持,情感缺少載體,沒有發(fā)揮出“人聲樂器”的特殊優(yōu)勢,情感無法進入作品中去,歌唱藝術的基本標準也就無法達到。所以,在歌唱藝術的理論研究與藝術實踐中,如何才能正確詮釋歌唱的聲與情,處理好歌唱的聲情關系,達到“聲情并茂”的理想狀態(tài),是值得深入探究的問題。我通過長期的教學實踐認為,只有演唱者處理好聲與情的辯證統一關系,在理論和觀念上有一個明確的概念,才能真正有助于演唱水平的提高。當歌唱演員拿到一首新的聲樂作品的同時,首先要做的事就是熟悉作品。熟悉歌詞的內容和歌曲的音樂旋律。歌詞是歌曲內容的具體體現。其次要把握聲樂作品的風格。聲樂作品的風格或者說音樂的風格掌握的好與壞,演唱的效果是大不一樣的,因此歌唱者要準確的表現作品的內涵,還必須事先深入研究作品的風格。
能夠把作曲家的創(chuàng)作意圖和作品的風格特點淋漓盡致的表現出來,把音樂的全部含義,讓聽眾一聽就明白,才算把握住了聲樂作品的風格,才能更好的對聲樂作品進行再創(chuàng)作。把握好上述內容后就是聲音技巧問題了,流暢優(yōu)美的聲音、漂亮富有激情的高音、高超的控制技巧,無疑給歌曲以巨大的技術支持,使之爐火純青。
一個歌手唱會歌曲并不難,但要“會唱”歌、唱好歌,能準確的把握作品思想主題、音樂風格、和歌曲特色,就必須對音樂作品進行細致的分析。作品分析包括兩部分:一是歌詞內容的分析?!霸趯Ω枨M行整體構思的藝術處理時,還有根據作品描述的情景確定演唱意境,就是說演唱者是在一個什么特定的意境中抒發(fā)歌曲的思想感情的”。②歌詞是用詩的語言準確生動地塑造藝術形象,它高度地概括著人物和事物存在的現實。因此,通過對歌詞的分析,抓住歌詞詩的語言中準確生動的藝術形象,為使演唱達到身臨其境、強烈感人的藝術效果奠定扎實的基礎。歌詞內容分析要抓住以下幾點:一是歌詞的意境要理解。每一首歌曲的歌詞,均有一個鮮明的主題。在分析時,要抓住詩的意境,以歌詞內容所提供的依據,用人聲描繪詩情畫意找到身臨其境的感覺,從而創(chuàng)設意境,準確表現作品。二是歌曲風格、旋律特點及曲式結構分析。把握好歌曲風格特點,了解歌詞意境背景后,再運用高超的演唱技巧作為平臺和載體,方能將自己的情感完美的表達出來,從而將歌曲出神入化的演繹給聽眾。
歌唱是人類用以抒發(fā)和交流思想感情的最自然、最親切、最直接的一種藝術。是人類最本能、最喜聞樂見的音樂表現形式之一。歌唱教學是培養(yǎng)學生感受音樂、表現音樂能力和獲得良好的音樂素養(yǎng)的有效手段。歌唱的技巧訓練是十分重要的,沒有高超的演唱技巧是無法表達歌曲情感與藝術內涵的。那么,完美的演唱技巧應具備那些特點呢?
(1)首先是有自然流暢、優(yōu)美動聽的聲音。
(2)有宏大的音量和寬廣的音域。
(3)有極強的控制和駕馭能力。
(4)有相當的持久力。
例:普契尼的歌劇《托斯卡》中的男高音詠嘆調《星光燦爛》現于第三幕:圣·安杰城堡的一座平臺,黎明前的時光,鐘聲響起.獄吏對卡瓦拉多西說:“你還有一個小時的時間了”??ㄍ呃辔鲬┣鬁试S他寫一封信,得到了允許開始寫信,他陷入對托斯卡的回憶之中, 這就是極其優(yōu)美的男高音詠嘆調,追憶了卡瓦拉多西和托斯卡在別墅里相會時的情景。接著他如夢初醒,回到現時,唱出了他在失望而死之前更加熱愛生命的痛苦心情。唱完這首歌,他不禁掩面哭泣。. 詠嘆調前半部分旋律流暢的進入使他“感覺”到托斯卡“甜蜜的親吻和溫柔的擁抱……”。在演唱oh!dolci bacio時運用旋律的起伏和對語氣語調及強弱的控制,表現出了男主人公卡瓦拉多西對愛情和自由的渴望。接著languide carezze,就像嘆氣般的唱出,更有了較好的表現效果,當演唱到le belle forme discio時也到了全曲的第一個最高音,唱di-scio時,先漸強的推向高音a2,然后再作漸弱處理.隨著語氣的加強更是突出了內心的無比激動和甜美的回憶。許多歌唱家都處理得很棒,比如帕瓦羅蒂,他在這句的演唱時高音a2及其輝煌,漸漸的轉弱又非常平穩(wěn)自然而富有情感,從技術的角度看難度極大,藝術感染力也極強,聽了非常動人,情感極為豐富。充分地刻畫、展示了人物的內心世界。而在唱到“我將在絕望中死去,我從來沒有像現在這樣熱愛生活”時,歌者應將這種真切而富有個性的內心體驗及相應的聲音、形體通過聲音表現到位,使得聽者對卡瓦拉多西自身命運遭遇發(fā)自心底的痛徹哀嘆給予深深的同情和憐憫。歌者只有通過生動、細膩的演唱想象能力和聲音技巧的創(chuàng)造,才能將凝固在樂譜上的音符和字詞,變成一幅幅活生生的畫面和動人的情境。 由此可見,上述富有激情的關鍵段落都是運用了高超的演唱技巧作為載體,才將情感表達得淋漓盡致。 因此,唱好每一首作品的前提條件就是要能夠認真分析作品,并能夠進入到作曲家的創(chuàng)作情感中去反復體會和領悟,受其感染,為其感動,然后再用完美的聲音去詮釋作品。只有做到這一點,歌者才能真實地向聽眾傳達自己的所思所想,以及對作品真實的、完美的再現。而以情帶聲或以聲促情都是相輔相成的,絕不是孤立的。情感豐富絕非就一定能將聲音帶好,聲音很好絕非情感就一定豐富。
歌唱藝術是一門綜合、技巧性極強的學科。情與聲的關系一直是相輔相成的,缺一不可。技巧可以運載情感但不能取代情感、情感可以促進技巧但不能取代技巧?!案璩囆g最本質的是唱出歌曲作品的思想感情,而歌曲感情發(fā)展的頂峰就是高潮,為展現作品最強烈的感情頂峰,就需要用突出高潮藝術的藝術處理手法”。③所以具有藝術性的教學最能開發(fā)聲音潛能和激發(fā)歌唱激情,教師的教學也同時要富有情感性,應具體落實在教學和藝術實踐的每個環(huán)節(jié)中。如聲樂教學中的練聲曲,它是教師訓練聲音的手段,也是聲樂訓練的基礎練習。通常教師根據學生學習不同狀況選擇各種練聲曲,主要注重于技術上的考慮,而忽略了情感的介入,往往比較枯燥而單調,不能達到理想的效果。教師在巧妙地組合和設計練聲曲時應充分考慮到課堂效果,既要做到循序漸進,也應考慮到該練習能否調動起學生積極的情感狀態(tài)。將練聲曲看作是技術訓練、音樂感覺、音樂表現力訓練的綜合體。讓學生在練聲中就養(yǎng)成細心感受、分析旋律的良好習慣,把每條練聲曲或作品都唱得準確而完美,從技能訓練上升華到有意識的歌唱,從而形成對音樂作品感受的完整概念,為今后駕馭難度較大的作品創(chuàng)造條件。由此提高學生的藝術感受能力,強化了教學藝術性,學生的心靈會得到陶冶,使其認識到美好的歌唱是技巧與情感的完美結合,是人內在情感激發(fā)的結果,使學生逐漸養(yǎng)成發(fā)聲必有情的習慣。由此也能極大地減少由于技術訓練帶來的心理壓力。
在聲樂作品表演藝術中,很多著名演唱家,運用自身優(yōu)秀的音色、音質、樂感;完美高超的演唱技巧,深刻體會聲樂作品的意境、認真塑造作品人物的形象,進行二度創(chuàng)作后登臺演出,最終成就偉大歌唱家的先例甚多。西班牙著名男高音歌唱家普拉西多·多明戈,以演唱《茶花女》中的阿爾弗萊德角色跨入世界著名男高音的行列,從而鑄就了他輝煌的一生;我國著名男中音歌唱家廖昌永,在2001年出演了由多明戈指揮華盛頓歌劇院演出的威爾第歌劇《游吟詩人》中盧納伯爵這個角色,獲得了相當輝煌的成功,就是相當挑剔的《華盛頓郵報》也撰文稱贊:“在這個世界杰出歌唱家躋身的地方,最耀眼的明星是來自中國的廖昌永。他對威爾第歌劇準確的把握,使他猶如一位天生的威爾第歌劇的歌唱家,全身都散發(fā)著威爾第的氣息;他堅實、優(yōu)美、濃郁、醇厚的音色和音質以及流暢的氣息和無與倫比的藝術感染力,使得肯尼迪中心又一次為之瘋狂?!睆倪@些優(yōu)秀的歌唱家身上我們看到,歌唱藝術并非僅是詞曲作品和聲音樂器的簡單組合,而是歌唱家經過二度創(chuàng)作后的聲樂作品表演藝術。在觀看著名歌唱家舞臺演出時,歌唱家在臺上演唱什么,觀眾的眼睛仿佛就能看見什么、身體好象就能感受到什么。貝多芬說過:“當我作曲的時候,在我的腦海中間始終有一幅畫,我會按照這幅畫去工作。”因此,我們在歌唱的時候,必須時刻想象歌詞內容的現實情景,用美好的聲音表現音樂的情節(jié),用歌唱表達人物的感情,這樣的歌唱才能富有激情、帶有感染力。
歌唱藝術是一門復雜的綜合藝術,它是將人的器官調節(jié)和心理調節(jié)融為一體,通過發(fā)聲器官的調節(jié)與訓練獲得一種科學的發(fā)聲方法,通過這種方法將內心的情感和作品所需的意境完美表達出來,從而再現了作者意圖。只有這樣才能使聲樂作品更好的呈獻給廣大的觀眾及聽眾,使聲樂藝術的真諦更加廣泛的得到傳承。正確地處理好情感與技巧的關系無疑是歌唱者必須孜孜追求的、牢牢掌握的、永遠牢記的。
歌曲演唱中要做到這一點應重視以下幾個方面:
(1)技巧與情感的關系歌曲演唱藝術以人聲為基本表現手段,演唱技巧是演唱之根本,沒有演唱技巧當然談不上演唱情感表現,演唱技巧優(yōu)劣對歌曲情感表現有很大影響。
(2)歌曲演唱同時又是欣賞藝術,只有在科學發(fā)聲方法基礎之上的,具有寬廣的音域、優(yōu)美的音色、清晰的語言、靈活的藝術性,才能入歌而唱,更能引起富于情感藝術表現。
(3)演唱技巧對于歌曲演唱來說,是重要的,是基礎,在演唱中強調情感的一切作用,強調一切情感的表現,都是演唱技巧的前提下才能存在;情感表現是聲音技巧之魂,它既以聲音技巧依托,又賦予聲音技巧豐富的內容,給聲音技巧以情感表現的魅力。
為了發(fā)揮正確和豐富的情感表現,演唱者不斷地研究聲音技巧,促使演唱者唱出優(yōu)美的聲音技巧去完成歌曲的情感表現。但是脫離了歌曲思想感情的聲音技巧,則毫無美學價值可言,同時也達不到聲情并茂的演唱目的。從演唱藝術對人的感染作用來講,演唱必須首先入人才能化人,歌聲入人,才能令人神往。這既是演唱藝術的客觀規(guī)律,也是客觀欣賞規(guī)律。
參考資料:
吳天球著:《讓你的歌聲更美妙》,人民音樂出版社。2000年版
許講真 著:《歌唱藝術》,人民音樂出版社。2002年版
趙震民著:《聲樂理論與教學》,上海音樂出版社2004年版。
石惟正著:《聲樂學基礎》,人民音樂出版社2003年版。
作者:文鐵林 南京曉莊學院音樂學院院長 教授
①石惟正著:《聲樂學基礎》,人民音樂出版社 2003年8月, 第 169頁。
②趙震民著:《聲樂理論與教學》,上海音樂出版社 ,第56頁。
③石惟正著:《聲樂學基礎》,人民音樂出版社 2003年8月版,第 58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