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教育的最終目的,是要把人引向優(yōu)秀和幸福。只有幸福的教師,才能教出幸福的學生;只有快樂的教師,才能帶給別人快樂和活力。班主任除了直接和孩子打交道,還要與其父母、科任老師溝通。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班主任既是直接管理者,又是孩子的第二父母。
【關(guān)鍵詞】班主任 班級管理
【中圖分類號】G45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1)19-0181-02
在教育事業(yè)蓬勃發(fā)展的今天,“與學生共同成長”已成為時代賦予教師的一種責任和使命。面對生動活潑、個性各異的孩子,學校承擔著更多的教育職責和管理任務,所以,“學生的成長”對于班主任而言,尤為重要。許多人認為班主任就是累、煩、忙的代名詞,我的看法則與之相反。只有用心、用愛去做班主任工作,用心、用愛去體會班主任工作的過程,才會感到快樂,人生才會更充實。鄭立平老師說得好,“教育的最終目的,是要把人引向優(yōu)秀和幸福。只有幸福的教師,才能教出幸福的學生,只有快樂的教師,才能帶給別人快樂和活力”。班主任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既是直接管理者,又是孩子的第二父母。保持積極樂觀的態(tài)度,以實際行動感染并帶動孩子,方能更好地履行該崗位賦予班主任的神圣職責。
一 加強對孩子的了解
了解孩子不是一件簡單的事,尤其對我這種剛接任的班主任來說。如何盡快融入角色,我采用了邀請家長參加周班會“三步曲”的方法,以更好、更快、更全面地了解孩子。第一,第一周班會,我邀請了部分孩子的家長參加,讓家長談論其孩子在家的表現(xiàn),家長對老師的要求、建議和意見。這讓我很快地了解了家長的想法,明確了自己下一階段努力的方向。第二,第二周家長會,聽取了家長對于班級管理的建議和意見、對孩子的要求。同時,和家長達成共識,如果孩子在家里的管理和教育方面有什么問題,大家第一時間溝通,共同來想辦法解決。第三,及時向家長反饋孩子在校的情況。每一個孩子出現(xiàn)的情況,如作業(yè)不完成、在學校和同學相處不好等,我都及時告知家長,力爭快速、高效地處理好存在的問題。
二 友愛每一個孩子
高萬祥老師說:“教育就是愛,愛就是教育。”世界上有成千上萬種教育方法,愛心教育是最有力的方法。只了解孩子是遠遠不夠的,作為班主任應該給予孩子更多關(guān)愛。我?guī)У倪@個班有個學生叫焦××,周五放學后與另一個同學打架。次日,家長來電告訴我,說孩子磕著了,且眼睛里伴有血絲。我告訴她,先帶孩子去醫(yī)院檢查,待檢查完畢再說。家長有些情緒地說“沒什么,不用去看了,我家孩子也不聽話”。的確,焦××同學平時比較調(diào)皮,有時也打架。但孩子在我眼中都一樣,不能因為孩子頑皮,犯了錯誤就不去管。于是,我向家長誠懇地表達了對孩子要關(guān)心、愛護的意見,家長終于同意帶孩子去醫(yī)院檢查。經(jīng)檢查沒有發(fā)現(xiàn)異常,我和家長懸著的心終于放了下來。事情得到圓滿解決,家長對我的做法非常贊賞,她認為老師沒有用歧視的眼光看待她的孩子,而是十分關(guān)心和愛護學生,這使她非常感動。
三 加強與科任老師的溝通
在我校所屬地區(qū),小學班主任均由語文或數(shù)學老師擔任,而我教的是英語,且每周只有兩節(jié)英語課和一節(jié)班會。搞好班級管理,與科任老師的溝通尤為重要。為此,我每天不厭其煩地向語文、數(shù)學老師詢問班上孩子的課堂紀律、課上表現(xiàn)、學習能力及作業(yè)完成等情況,對“學困生”更是重點了解,把他們的情況爛熟于胸。我不僅主動征求科任老師的意見,還邀請科任老師參加我班周二、周三下午的課外活動,和孩子一起跑步、談心,增加師生交流的機會,為師生交流創(chuàng)造平臺,以促進班級健康、和諧發(fā)展。
四 培養(yǎng)孩子良好的行為習慣
1.養(yǎng)成每天記錄作業(yè)題的好習慣
我要求家長給孩子準備記事本,專門用于記錄老師交代的事或布置的作業(yè)。同時,我每天堅持檢查記事本的記錄情況,看他們記得是否認真、交辦的任務是否完成等,以培養(yǎng)孩子有條理和細心的行為習慣。
2.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衛(wèi)生習慣
我堅持要求孩子認真做“兩操”,且動作要準確、規(guī)范。要求學生積極參加集體活動和體育鍛煉,養(yǎng)成良好的衛(wèi)生習慣,服裝整潔、愛護公物、愛護花草樹木、愛惜學習用品、節(jié)約水電等。對發(fā)現(xiàn)的不良言行苗頭,及時糾正,促進孩子健康成長。
3.培養(yǎng)孩子自己動手的習慣
我利用班級文化建設的形式,把對孩子的要求寫在校報上,讓他們更直觀地看到自己該做的事,而且知道自己的事必須自己做。每學期我要總結(jié)1~2次,做得好的表揚,不足的給予批評,逐步培養(yǎng)孩子自己動手的習慣,讓孩子真正學會走、學會做、學會讀、學會寫。
五 提高班級管理的參與率
怎樣才能把班級管理得有條不紊,充分發(fā)揮每個人的力量,各盡所能。我根據(jù)學生的性格特點、興趣來安排班干部,讓更多的學生“當官”,人人都成為班級的管理者。我班“官職”安排見下表:
通過上表可知:直接參與班級管理的人數(shù)多達28人,占全班總?cè)藬?shù)50%以上。且各個班干的職責明確,形成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事做的班級管理氛圍。
六 班主任要有一定的人格魅力
在我當班主任的二年級(1)班,由于孩子較小,并且不到兩年時間已換了三任班主任,孩子的很多習慣和能力尚未培養(yǎng)起來。開學第一周,正值周四大掃除,我安排一個孩子擦黑板、擦講桌、整理講臺,我認為這事非常簡單,可他卻說不會做!我當時有些不解,就問他在家的情況,孩子回答說,他在家什么都不做。我當時非常氣憤,批評一頓后還叫他站在一旁觀看別的孩子打掃。事后想想,這么小的孩子是不會撒謊的,便打電話問其家長,家長說,“孩子小,作業(yè)又多沒有時間做事。而且孩子也做不好,自然就不要孩子做了”。這時我才恍然大悟:這不是孩子的錯,而是孩子根本就沒有鍛煉的機會。于是,我決定親自安排每天的值日,親自看著學生做,手把手地教。通過一個月的努力,學生有進步了,做事也有模有樣了。
七 管理學生要講究藝術(shù)
所謂藝術(shù),就是要講究方式方法。我認為,在班級管理過程中,除付出真情、用心去呵護外,還要做到會操心和會關(guān)心,講究工作的方式方法,才會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開學不久,家長常為孩子去同學家玩或跟誰在一塊,可就不知道怎么聯(lián)系上而犯愁。我發(fā)現(xiàn)此事后,把每個孩子的信息都匯集成冊,以便學校、家長、學生的及時溝通。另外,還要注意批評孩子的方法,做到對癥下藥、把握時機、選擇場合,在批評前首先學會聆聽孩子的聲音,肯定學生的優(yōu)點,以鼓勵為主,在嚴愛中把握好批評的方法與藝術(shù)。
八 結(jié)束語
班主任工作是學校管理中極其重要的環(huán)節(jié)。班主任是班級的管理者、組織者。班主任要善于思考、勤于總結(jié),要根據(jù)學生身心發(fā)展變化的特點、規(guī)律,不斷調(diào)整和改進自己的工作思路、方法,才能提高班主任工作的效率。
〔責任編輯:龐遠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