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關注個體差異”、“滿足不同學生的學習需要”是新課程理念對高中政治課堂教學的要求,也是實施高中政治有效教學的難點與重點。
【關鍵詞】政治教學 個體差異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1)10-0120-01
一 學生的差異是客觀存在的,且各具特色
加德納的多元智力理論認為,我們的智力是多元的,支撐多元智力的是個體身上相對獨立存在著的、與特定的認知領域或知識范疇相聯(lián)系的八種智能。這八種智能分別是語言智能、音樂智能、邏輯數(shù)理智能、視覺空間智能、身體運動智能、自我認識智能、人際智能和自然觀察智能。智力之間的不同組合表現(xiàn)出個體間的智力差異,所以學生的差異是客觀存在的,這種差異是各具特色的。在政治教學中,由于學生生活經(jīng)驗、思維水平以及原有基礎知識等方面的差異,使得學生的發(fā)展速度和軌跡不同,發(fā)展的目標也有一定的差異。
二 開展差異性教學,讓政治教學去適應學生
“有效教學”的內(nèi)涵之一是指對全體學生教學有效,要讓不平衡逐步趨于平衡。因?qū)W生存在一定差異,教師的教也應有所不同。要促進學生的發(fā)展,教師要建立一種能促進每個學生在原有基礎上得到較好發(fā)展的遞進機制。差異性教學就是立足于學生個性差異,滿足學生個別學習需要,以促進每個學生在原有的基礎上得以充分發(fā)展的教學。而要進行差異性教學,需要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1.分層設計教學目標
分層設計教學目標大體方法是(以2009年江西高考為例):C級學生能掌握考點中最基礎的知識,具有初步技能,基本完成課堂教學的學習任務;B級能較好地掌握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能夠獨立思考,具有一定的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A級學生則要求進一步拓寬視野,發(fā)展思維,提高能力,創(chuàng)造性地完成學習任務。在授課中降低對等學生的要求,提高對等學生的難度要求。
2.分層設計教學環(huán)節(jié)、及時調(diào)整教學方法
差異性教學要求依據(jù)不同類型學生的接受能力,提出不同教學要求,使他們在各自的能力范圍內(nèi)得到充分發(fā)展。要縮小差異,提高政治教學的有效性,要求教師要落實好課堂提問的層次,并根據(jù)不同思維層次的問題,來照顧與教育不同層次的學生;在作業(yè)與試卷設計與點評時,要對不同層次的學生給予回饋與反應;同時在關注和照顧個體差異時能不斷調(diào)整教學方法,一旦發(fā)現(xiàn)教學設計不適合時,應大膽舍棄并及時運用更適合的方法,做到因材施教。
3.分層引導
“差異教學”是立足于班集體教學,在課堂教學中照顧差異,因材施教。為此,教師要給每位學生施展才能而創(chuàng)設平臺,鼓勵學生在自主學習中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在合作學習中取長補短,共同提高,通過學生間的互幫互助,以促進學科知識在不同層次學生間的傳遞與滲透;還要根據(jù)學情進行分層引導,使他們得到持續(xù)發(fā)展。如,對積極參與型學生,要鼓勵他們質(zhì)疑并參與話題設計,引導自我評價;對自由游離型學生,要強化誘因,提出他們感興趣的問題,交由他們作答,對暗示參與型學生,要及時予以激勵性評價,課堂中要給他們展示成果的機會,體驗成功。
三 堅持教學反思,逐步縮小個體差異
新課程視野下,教師專業(yè)發(fā)展被提升到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教學反思被認為是“教師專業(yè)發(fā)展和自我成長的核心因素”。只有經(jīng)過反思,教師的業(yè)務水平和教學能力才能不斷提高,教師課堂教學的水平才能得到迅速提升,教師的自我反思意識和自我監(jiān)控能力才能不斷增強,也才能更好地關注學生的差異性,不斷提高政治教學的有效性。
教學反思就是教師自己審視自己的教學、反思自己的教學、質(zhì)疑自己的教學,找出教學低效或無效的事實進行研究,最終形成新觀念、新教法、新舉措,使原來的教學走向“有效教學”??梢?,反思的意義并不僅僅在于“思”,更在于“反”。這個“反”包含了“返回去”尋找觀念的根據(jù)和“跳出來”思考自己的行為和觀念兩層意思,二者相互融合。所以真正有效的反思應當是找到信念的根基,思考根基如何成立,并且需要以一個“反觀者”的角度抽離出自己的角色,來考察自己的信念。
要培養(yǎng)教師的反思能力首先應提高對教學反思的認識,增強反思意識,形成反思習慣。這是教師反思能力形成與提升的前提和基礎。其次,把握反思的方法。一般來說,反思的方式可以分為三類:敘事式反思、反思性實踐、行動研究式反思。再次,以師為鏡,以生為鏡。最后,實現(xiàn)教學全過程的反思,包括教學前、教學中、教學后和一定階段的終結性反思。
實踐證明,單純的教師個人反思對教師個人的專業(yè)發(fā)展促進作用不大,封閉的自我反思容易使個體思維在小圈子里掙扎。反思很難成為教師的日常化專業(yè)活動。所以,堅持教學反思要真正縮小個體間的差異,首先必須讓反思成為教師專業(yè)生活的日?;顒印_@就要引導教師用自己的視角直面教育教學改革的最前沿,真實地記錄教學實踐中屬于自己的“此時此地”的情景,引導教師通過撰寫生活史、教學日志、閱讀和撰寫教學案例、觀看教學錄像、觀摩他人教學等途徑進行自我反思。同時,教師教育要創(chuàng)建一種教師群體、專家、家長等各方面之間平等對話的反思性實踐共同體,促進教師對教育的理解和實踐技能的提高。
參考文獻
[1]教育部基礎教育司組織編寫.走進新課程[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
[2]徐世貴著.新課程實施難點與教學對策[M].北京:開明出版社,2003
[3]丁福軍.讓政治課堂充滿探究的魅力[J].中學政治教學參考,2007
〔責任編輯:陳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