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讀——語文教學的一個重要方式,它不僅是理解、感悟文本的重要手段,也是理解課文內(nèi)容,領(lǐng)略藝術(shù)感染,得到思想教育的重要途徑。重視朗讀能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內(nèi)心情感和創(chuàng)造主體性,對語文教育產(chǎn)生深刻而重大的影響。新課程標準明確指出:“語文閱讀教學要重視朗讀,讓學生充分地朗讀,在朗讀中整體感知,在朗讀中培養(yǎng)語感,在朗讀中受到情感熏陶?!惫湃嗽疲骸皶x百遍,其義自見?!逼涑浞终f明了朗讀和理解之間的關(guān)系。“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也十分形象地告訴我們讀與寫的內(nèi)在聯(lián)系,可見朗讀在語言教學中的重要性。但是,由于“應試教育”的束縛,不少教師忽視了朗讀這一重要的教學環(huán)節(jié),出現(xiàn)“不聞讀書聲瑯瑯,單見習題如海洋”的可怕情景。作為一名語文教育工作者,筆者認為自己有為語文教學的返璞歸真、身體力行的責任,十幾年的語文教學,我深深體會到朗讀的重要性。下面,就此談?wù)勗谡Z文教學中對朗讀這一問題的認識和做法。
一 加強朗讀指導,激發(fā)朗讀興趣,培養(yǎng)朗讀習慣
好的朗讀是最好的朗讀指導,它對培養(yǎng)學生的興趣,形成班級的朗讀風氣有很好的作用。好的朗讀能愉悅?cè)说男那?,陶冶人的情操,還能讓朗讀者有一種成功的滿足感。在朗讀課文時,教師要對學生進行指導,善于示范,就是要注意運用示范朗讀為學生樹立標準和榜樣。課堂上,通過聲情并茂的示范朗讀感染學生,學生從我的朗讀中獲取信息,感受文章的意蘊,進而萌發(fā)朗讀的興趣。如范讀朱自清《春》時,就要讀出輕松、明快的節(jié)奏,而且感悟的強烈,會使學生感受到作者盼春的急切呼喚和春已走近的欣喜,以及對春的喜愛、贊美之情,用聲音塑造春天的形象,傳達內(nèi)心的感受。學生被我動情的朗讀所感染,便會忘情地沉浸在文章優(yōu)美的意境中,進而產(chǎn)生強烈的朗讀欲望。又如,朗讀《背影》時,就要讀出緩慢的語速、抑郁的感情,要用低沉的節(jié)奏,使學生感受到作者對父親的依戀深情,以及悵惘、不理解父親做法的悔恨心情等。朗讀要以學生為主體,教師對學生的朗讀指導要切實中肯,具體從朗讀速度、停頓、語調(diào)方面一一給予指導,讓學生反復朗讀,使學生讀得正確,讀得流暢,教師在此基礎(chǔ)上再加強指導,對學生進行點撥、糾錯和小結(jié)。這樣既能幫助學生學好課文,又能指導學生提高朗讀能力,進一步激發(fā)朗讀興趣,培養(yǎng)自覺朗讀的習慣。
二 注重朗讀技巧,培養(yǎng)朗讀語感,重視朗讀實效
教師在指導學生朗讀過程中,要給學生講述朗讀技巧,指導學生朗讀。學生只有掌握了朗讀技巧,才能準確地表情達意,增強語感,達到朗讀的目的。要加強朗讀技巧的培養(yǎng),首先,應做到以下幾點:(1)要注重語音輕重。在讀表現(xiàn)凝重鮮明的態(tài)度的句子,要重讀;在讀含蓄深刻,耐人尋味的句子時,要輕讀。(2)要注意停頓。朗讀時停頓的位置和停頓的長短時間要適當,更應注意語法停頓,強調(diào)停頓、心理停頓的應用。(3)要注意語氣,把握語速和語調(diào)。朗讀的語速能表達出情意,語速的快慢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文章的題材、內(nèi)容的情感和人物的性格等因素決定的。從體裁上看,詩歌語言精練,就要慢讀,就會給人以回味的余地。話劇主要是對話,易于理解,讀的節(jié)奏就要快一點。平時還要重視讓學生反復朗讀,使學生讀得正確,讀得流暢,在此基礎(chǔ)上,老師再進行點撥。
另外,加強朗讀,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語感。語感就是對語言的直接感受,要求快速敏捷。這種能力需要在語文實踐中長期積累才能形成。初中語文教材中所選的文章,大多是文質(zhì)兼美的名家名篇,為學生學習語言文字提供了豐富雋永的材料。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如能充分利用教材,指導學生朗讀,對學生理解語言文字,培養(yǎng)語感、增強學生的閱讀能力有很大的幫助。初中的文言文蘊含著祖國豐富的文化寶藏,學習文言文,可以使學生感受到我國古代文化豐富的內(nèi)涵和氣息。文言文的語言結(jié)構(gòu)常與口語有差異,所以,我們在教學過程中要特別重視朗讀、背誦訓練。
老師在指導學生朗讀時,要注意考慮學生的個性特點和差異,允許學生多角度的發(fā)揮,只要學生讀出真情實感,能準確表達朗讀內(nèi)容,就要給予肯定,這也是新課標理念的最好體現(xiàn)。
三 豐富朗讀形式,加大朗讀力度,加強朗讀訓練
朗讀教學的形式是多種多樣的,各種形式的朗讀有著不同的功能和適用范圍。為能調(diào)動學生朗讀興趣,激發(fā)學生的朗讀感情,促進學生的朗讀訓練,就要準確指導學生朗讀的技巧。當需要激情引導或?qū)W生朗讀不到位時,宜用范讀指導。我教艾青的《大堰河——我的保姆》時,就自己示范朗讀,激情澎湃的朗讀聲使學生深受感染。產(chǎn)生朗讀的熱情,情不自禁地跟讀起來,學生就會自然而然地進入到詩歌的境界中去。
除了教師需做好范讀外,還要加大學生朗讀的練習力度,在課堂上練習朗讀,讓學生做朗讀的主角。學生在學習中的任務(wù)是要多讀,多練。我一般在課前安排學生預習課文,上課就讓學生到講臺上讀,特別是讓一些平時不敢開口的同學到講臺上大聲朗讀,并采取記分評比的方法,這樣可有效地提高學生閱讀的能力,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在課堂上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練習,不但激發(fā)了學生學習語文的積極性,也為提高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創(chuàng)造了良好的條件。
要想進一步提高學生的朗讀水平,單靠課堂上的45分鐘是遠遠不夠的,僅靠老師的范讀也不是卓有成效的,可以讓學生聽配樂詩朗讀,還可以播放一些由著名播音員錄制的課文朗讀錄音給學生聽,學生體會這不同風格及優(yōu)秀播音員的朗讀技巧,在反復的模擬朗讀中得到提高。還可以組織學生收聽電視散文朗讀,廣播中的詩朗讀,并進行模仿,開展朗讀比賽,詩歌朗誦等活動,使學生在朗讀訓練中,不斷提高朗讀能力。
總之,只要教師能夠正確地認識、重視朗讀教學,激發(fā)孩子的朗讀興趣,精心指導學生朗讀,并科學、扎實、持久的進行朗讀訓練,聲情并茂的節(jié)奏、和諧婉轉(zhuǎn)的韻律、瑯瑯動聽的讀書聲將重返我們的校園,真正讓朗讀為語文的教、學及運用奠定更堅實的基礎(chǔ)。
因此,朗讀確實是語文教學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責任編輯:陳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