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教學方法要符合適用性原則,即要適應學生的發(fā)展水平和個性特征。實際教學工作中的所有教學活動都是由種種教學方法構成的,但有的教學方法是高效的,能夠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能夠全面地完成教學任務。啟發(fā)式教學若貫徹在整個體育教學過程中,能促進學生的自覺性、積極性,使他們觸類旁通,更好地掌握知識、技術和技能,以及提高他們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完成體育課的教學任務。
啟發(fā)式教學方法很多,如教材游戲化、師生角色轉換、情境教學法等教學方法非常適合低年級學生。另外,由于學生因身高、體重、智力、運動動機、運動經驗不同,而呈現(xiàn)差異性。體育教師應充分認識學生的主體性、時空性、復雜性,貫徹因材施教、區(qū)別對待原則,使學生發(fā)揮自行調適功能。這樣,一方面要考慮多種方法組合的合理性,另一方面又要考慮這些方法的運用與學生狀況的適宜性,使教學形成難易交叉、繁簡交叉、練習與游戲交叉、個人活動與集體活動交叉的狀態(tài),從而確定出最佳的教學方案。啟發(fā)式教學方法應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以及教材內容難易程度靈活應用。
一 直觀啟發(fā)
體育課教學直觀教學方法是綜合直觀,用現(xiàn)代的教學手段,化抽象為具體,變復雜為簡單,形聲結合,使教學由被動變主動,由注入式變?yōu)閱l(fā)式的重要教學方式,從學生的感性認識出發(fā),運用示范動作或人體模型給學生演示接觸,引起注意,活潑思維加深理解。準確優(yōu)美的動作示范動作可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但不一定能獲得啟發(fā)作用。
為了發(fā)揮直觀啟發(fā)作用,教師必須掌握學生的生理、心理特點。根據(jù)認識規(guī)律和學習規(guī)律,有目的地進行示范,以喚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如掌握時機的示范,事先指出關鍵過程中應有精練指向解說,引導學生了解技術關鍵和掌握完整的概念,使看、聽、想有機結合。
二 比喻啟發(fā)
用具體形象的事物或現(xiàn)象作比喻,啟發(fā)學生想象、聯(lián)系具體動作,觸類旁通。如教學生在高抬腿時聯(lián)想一下上坡騎自行車腿部動作;教單杠懸垂擺動時,讓學生想想鐘擺的擺動;在教技巧前(后)滾翻動作時,有的學生滾翻松散或無法滾翻,抓住這個時機用球或圓形物比喻,啟發(fā)學生要“團身緊”才能“滾翻圓”,明確動作要領,才能做到滾翻順利。又如,用“彎弓搭箭”比喻起跑時的預備姿勢,用“離弦之箭”來形容起動時的飛速向前,用“好似戰(zhàn)馬越壕溝”來比喻跳遠的騰空動作。這種三言兩語的恰當比喻,不僅生動、形象、簡練、易懂,而且學生喜歡聽,容易口傳心記,加深了學生對動作的理解,自然會收到良好的講解效果。
三 模仿啟發(fā)
模仿是根據(jù)老師示范,使學生掌握動作技術的學習方式,具有特殊作用,通過模仿練習啟發(fā),促使學生獨立思考,具有自控、自練和自學能力。如在擲標槍蹬轉做出“反弓”動作時(用竹片彎出“弓形”,將小石頭彈出),啟發(fā)學生在明白投擲時反弓身動作的作用。這樣看、想、練相結合,以便從感性認識過渡到理性認識。教師還可根據(jù)一些音樂自編一些韻律舞蹈,進行“請你跟我這樣做”的游戲,利用音樂來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這樣既激發(fā)了學生的興趣,又在不知不覺中完成教師所要求達到的負荷量,學生學習起來則會感到“課進行,趣更濃”。
四 比較啟發(fā)
運用互相聯(lián)系知識或動作,進行新舊對比、正誤對比,分析比較加深理解。如教頭手倒立動作時,選一個動作讓不同學生做示范共同練習,引導學生分辨異同點,鑒別出正確與錯誤。顯然挺肚、塌腰、頭手倒立不如直體頭手倒立美。老師再指明頭手倒立與地上堆積木利用數(shù)學三角支撐原理,認識三點之間的關系,這樣穩(wěn)定的根基與直體的頭手倒立符合新技術,讓學生加深對知識的理解與鞏固。
五 問題啟發(fā)
根據(jù)動作的技術特點、難點和動作的要點,以及學生的實際水平,問題啟發(fā)能引導學生積極思考與訓練,自己找到問題。如,復習前滾翻和后滾翻后,向學生提問:“我們都會前滾翻和后滾翻了,但有些同學翻不正,有些同學翻后蹲不起,這是為什么?”本問題促使學生邊練邊想,在老師的引導下,逐步領悟著手位置、頭背依次著地、屈膝團身等技術要領與自己技術問題的關系,并逐步改進動作。當大部分學生都能掌握時再次提問:“前滾翻和后滾翻都翻得不錯了,下面我們能不能把它們發(fā)展成新的動作?”以適應學生學習和創(chuàng)新動作的心理需要。老師引導:“男生試試前滾翻接轉體360度;女生試試前滾翻接橫叉(縱叉)?!睂W生們饒有興趣地去嘗試,不怕失敗,反復練習。教師分別指導各組練習,指出相關技術的關鍵和提供輔助練習的方法。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們通過互教互學,分別掌握了新的技術。
六 暗示啟發(fā)
運用暗示的方法,讓學生自己積極領會老師的意圖,完成任務,讓運動場有充滿陽光的感覺。比如,當學生出色地完成了一個教學動作,教師可以向學生點頭示意,也可以伸出大拇指,激發(fā)學生繼續(xù)努力。同樣,在學生學習動作的過程中,教師發(fā)現(xiàn)個別學生的動作有誤時,不必采取直接批評,而可以做一個正確的動作,提醒學生注意,從而自覺地去改正錯誤。
啟發(fā)式教學關鍵在于教師要根據(jù)教材內容和學生的實際情況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啟發(fā)引導學生,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引導他們生動活潑地學習,使他們經過自己的獨立思考,融會貫通地掌握知識和應用知識,從而達到教學目的。在體育課中合理地應用啟發(fā)式教學,對學生掌握基本知識、技能、技巧有更好的幫助,堅決打破“我們升學,不考體育”,體育課上呆板、馬虎、應付了事的片面認識。體育教師要轉變觀念,變“指揮者”為“引導者”,教師的教是為了學生的學。教師還要從教學方法入手,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做體育課堂教學的輔導員,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調動他們去創(chuàng)新,去實踐,去品嘗成功的愉悅,體會創(chuàng)新的快樂,這種精神伴隨著學生的成長,使其終身受益。
〔責任編輯:王以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