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的音樂家冼星海曾經(jīng)說過:“音樂是人生最大的快樂,音樂是生活中的一股清泉,音樂是陶冶情操的熔爐”。同樣,音樂在我們的教學中也占據(jù)著重要地位,尤其是在小學音樂教學中的地位不容忽視。由于小學生剛剛接觸專業(yè)課堂模式的音樂知識,所以教師應該花最大的心思去引導小學生對音樂的初步認識,只有教師的正確引導才能讓小學生在音樂課堂上得心應手。
在小學音樂教育中,教師應該通過引導小學生積極主動的參與音樂活動,提高小學生的音樂表現(xiàn)力和鑒賞能力,好的音樂鑒賞能力能夠使小學生獲得審美的體驗。音樂教師在日常的音樂教學中,應該以培養(yǎng)學生的音樂興趣為首要任務,著力培養(yǎng)小學生在音樂方面的創(chuàng)造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因此,音樂教師應該加強自身對音樂的認識,并開展豐富多彩的音樂課堂模式,在音樂教學中不斷拓寬音樂知識,并著力激發(fā)小學生的音樂熱情,從而使音樂課順利圓滿的進行,并促進小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一 提高教師音樂認識
要想教好音樂課,首先應該提高自身對音樂的認識。眾所周知,音樂是美好的事物,一首好的音樂蘊含著一個美好的寓意,能夠抒發(fā)一種溫馨的情感,成就一個魅力的夢幻,一首好的音樂可以使人心情愉悅,可以釋放所有的壓力和不快。教師應該把對音樂的美好認識傳遞給學生,給學生以深刻的感染力,并在小學生的心中留下美好的烙印。作為一名優(yōu)秀的音樂教師,從自身來說,就應該重視音樂的重要性,還應該有著豐富的音樂知識和適合不同學生的教學手段。教師只有提高了自己的音樂認識,才能更好地教導學生,讓學生體會到音樂的美妙,讓學生積極投入到音樂學習中去,使音樂課堂更加完美。
二 豐富課堂教學模式
對于小學生來說,或多或少對音樂都比較喜愛。所以教師應該抓住小學生對音樂的好感,使音樂更加深入到他們的內心。不同的音樂教師在課堂上采取的教學模式是不同的,但目的卻是一致的,那就是使音樂課圓滿地完成,所以教師應該采用更加適合學生的,能夠吸引學生注意力的音樂教學模式。在音樂課上教具是必不可少的,有時候合理的運用教具能夠使學生更好地學會所教授的歌曲。充滿情趣的課堂模式是新鮮有趣的,能夠激發(fā)學生的興趣。這樣他們學習的勁頭和動力就更大了。
音樂的教學模式還有很多適合學生的。把音樂和舞蹈相結合,是一種非常有效的音樂課堂教學模式。舞蹈不一定要多復雜優(yōu)美,只要是適合這首童謠的意境且學生們能夠掌握就好。教師可以事先編排一下舞蹈,在課上交給小學生怎樣跳這支舞蹈的技巧。而且教師可以把班里的學生分成兩部分,部分學生唱這首童謠,部分學生根據(jù)童謠跳舞。這樣就把音樂和舞蹈完美地結合在了一起,教師還可以向學校申請,為學生準備統(tǒng)一的服裝和排演的道具。在這種情況下,小學生會更加努力的學好這首歌曲和舞蹈。小學生在準備的非常充分的時候,可以組織學校老師或家長來觀看小學生的表演。當小學生的表演得到教師或家長的認可和鼓勵的時候,他們的自信心會大大的增強,這不僅讓學生學會了唱這首歌,還額外的教會了他們跳舞,并且奠定了音樂在他們心中的地位,可謂一舉兩得。
三 拓寬音樂教學內容
在音樂教學中,最普遍的教學模式是以教師和樂譜教學為中心的教學模式,這樣的教學模式并不能吸引學生,所以,教師在音樂教學中,應該拓寬教學內容,把以教師為主的教學模式轉變?yōu)橐詫W生為中心,向綜合的教學內容發(fā)展。教師應該特別注意學生對待音樂的態(tài)度,及時糾正不正確的態(tài)度。把音樂教學內容從單一的歌曲教學轉變?yōu)橐孕蕾p、歌唱、樂器、創(chuàng)作、表演為一體的教學內容。
單一的音樂教學是枯燥的,尤其是對小學生來說,更是無聊至極。所以音樂教師在音樂教學中應該改變這一狀況。對于一首好的歌曲來說,我們應該懂得如何欣賞,如何把音樂美的一面展現(xiàn)在自己面前,所以教師應該引導小學生提高對音樂的欣賞能力。
當教師在音樂課堂上準備教小學生唱一首歌曲的時候,可以提前埋下一個伏筆,讓小學生猜老師接下來會教他們什么樣的歌,以激發(fā)學生興趣。并要求學生認真聽歌,然后根據(jù)歌詞確定自己畫的到底對不對,在教師的引導下,直到所有的學生都在紙上畫好了該畫的內容。
欣賞完歌曲后,教師就應該開始教學生怎樣唱歌。首先應該先讓小學生了解這首歌的歌詞。在演唱時還可以加以伴奏,不同的歌曲可以選用不同的樂器來搭配,從而使歌曲更加動聽。教師還可以組織小學生選擇一些比較簡單的樂器共同學習,從而為學生增加一門新的知識,使小學生更加喜歡音樂課。
四 激發(fā)學生音樂熱情
無論哪門學科,學習的熱情都是必不可少的,音樂課也不例外。只有對待學習熱情高漲,學起來才能事半功倍。所以教師應該激發(fā)學生對音樂的熱情,讓小學生們了解音樂的魅力。首先,教師應該用心啟迪學生。蘇聯(lián)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經(jīng)說過:“音樂教育并不是音樂家的教育,而首先是人的教育”。所以,在音樂教學中,教師教育的目的是為了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并不是非要把所有的學生都培養(yǎng)成未來的音樂家。因為有的孩子的夢想并不是成為一名音樂家,所以他們學習音樂純粹是對音樂的熱情。因此教師應該鼓勵他們成為一名有音樂能力的音樂愛好者,讓他們在音樂中體會到快樂和喜悅,從音樂中得到啟迪,同時還可以激發(fā)他們學習音樂和創(chuàng)作的熱情。同時,教師應該走進學生的內心世界,真正把學生當作朋友,與學生平等相處,并利用美好的音樂激發(fā)他們對音樂的熱愛,對音樂課的喜愛。
另外,教師還應該多鼓勵學生,尤其是小學生,當他們的行為得到了老師的認可和表揚時,他們就比以往多十倍、百倍的熱情投入到音樂學習的學習中去。在音樂教學中,教師應該讓學生參與到音樂中,發(fā)揮小主人翁的心態(tài),這就需要教師要時常鼓勵他們大膽去聽、去唱、去表演,給予小學生充分的鼓勵。只有在這樣的音樂課堂氛圍下,小學生才能夠點燃自己對音樂的熱情,才能全身心地喜歡音樂,熱愛音樂。這樣不僅能夠學好音樂,教師也能夠達到其想要的教學目的。
〔責任編輯:高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