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數(shù)的幾何意義是導數(shù)及其應用教學的一個重要內(nèi)容,其內(nèi)涵豐富、應用廣泛,并且已經(jīng)成為新課改以來高考和各地模擬試題中的熱點考查內(nèi)容之一。下面舉例說明導數(shù)的幾何意義的應用。
我們先來回顧一下導數(shù)的幾何意義:導數(shù)f '(x0)的幾何意義就是曲線y=f(x)在點[x0,f(x0)]處的切線的斜率。
一 一個切點,雙重身份
例1,函數(shù)y=f(x)的圖像在P處的切線方程是y=-x+8,求f(5)及f '(5)?!蔡K教版選修1-1習題3.1第2題〕
分析:本題把握切點的雙重身份——在曲線上,也在直線上。而直線上點的橫坐標已知,即可求出縱坐標f(5)。再者,由導數(shù)的幾何意義可知,f '(5)即為曲線上點[5,f(5)]處的切線的斜率。
解:f(5)=-5+8=3,f '(5)=1。
二 一字之差,兩種題型
應用導數(shù)的幾何意義求曲線的切線方程也是導數(shù)的重要應用之一,這里要注意的是——“在某點的切線”≠“過某點的切線”。在某點處的切線,切線的切點就是這一點,過某點的切線切點不一定是這個點,也可能是別的點,但是切線是經(jīng)過這一點的。
下面來看兩個具體的例子:
例2,(1)求曲線y=3x-x3上在點A(2,-2)的切線方程。
(2)求曲線y=3x-x3上過點A(2,-2)的切線方程。
分析:第(1)小問較為簡單,是求在點A(2,-2)的切線方程,則這點就是切點,直接由導數(shù)求出在該點處的切線的斜率就可以了。
第(2)問,是求過點A(2,-2)的切線方程,所以該點未必是切點,這種情況下,一般都是設(shè)出切點坐標,用切點表示出切線方程,再將已知點代入,從而求出切點坐標,最后由切點寫出切線方程。
解:(1)Q函數(shù)的導數(shù)是y'=3-3x2,y'|x=2=-9。
∴所求切線方程為y+2=-9(x-2),即9x+y-16=0。
(2)設(shè)切點(x0,y0)
Q函數(shù)的導數(shù)是y'=3-3x2,y'|x=x0=3-3x0。
∴所求切線方程為y-(3x0-x03)=(3-3x02)(x-x0),又該切線過點A(2,-2),則-2-(3x0-x03)=(3-3x02)(2-x0)。
解得x0=2或-1。
則所求切線方程為9x+y-16=0或y+2=0。
三 一條切線,兩條曲線
例3,已知拋物線C1∶y=x2+2x和C2∶y=-x2+a,如果直線l同時是C1和C2的切線,則稱l是C1和C2的公切線,
公切線上兩個切點之間的線段,稱為公切線段。
(1)a取什么值時,C1和C2有且僅有一條公切線?寫出此公切線的方程。
(2)若C1和C2有兩條公切線,證明相應的兩條公切線段互相平分。
分析:第(1)問,應先求出兩個函數(shù)的導函數(shù),再根據(jù)切點研究切線方程和公切線方程。
第(2)問,只需證明兩條公切線段有相同的中點。
解:(1)函數(shù)y=x2+2x的導數(shù)是y'=2x+2,設(shè)曲線C1上的切點為P(x1,x12+2x1),則切線方程為y-(x12+2x1)=(2x1+2)(x-x1)。
即y=(2x1+2)x-x12。
函數(shù)y=-x2+a的導數(shù)y'=-2x,設(shè)曲線C2上的切點Q(x2,-x22+a)的切線方程是y-(-x22+a)=2x2(x-x2)。
即y=-2x2x+x22+a。
如果直線l是C1和C2的公切線,則 。
消去x2得方程:2x12+2x1+1+a=0。
當判別式Δ=4-4×2×(1+a)=0時,即 時,
解得 ,此時點P與Q重合。
即當 時,C1和C2有且僅有一條公切線,而且所
得公切線方程為 。
(2)證明:由(1)可知,當 時,C1和C2有兩
條公切線。
設(shè)一條公切線上切點為P(x1,y1),Q(x2,y2),其中P在C1上,Q在C2上,則有:
x1+x2=-1
y1+y2=x12+2x1+(-x22+a)
=x12+2x1-(x1+1)2+a
=-1+a
線段PQ的中點是( , )。
同理,另一條公切線段P'Q'的中點也是( , )。
所以,公切線段PQ和P'Q'互相平分。
點評:本題把導數(shù)與二次曲線位置關(guān)系融為一體,重在考查用導數(shù)的幾何意義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有關(guān)曲線切線的問題,一般都可用導數(shù)的幾何意義完成,曲線在某一定點處的切線是唯一的,因此斜率也是唯一的(若存在的話),采用斜率相等這一重要關(guān)系,往往都可解決這類問題。
〔責任編輯:王以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