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體校生英語表達能力的培養(yǎng)一直是英語教學中的難點。本文主要從教與學兩個方面分析了體校英語口語教學的問題,并對如何提高學生英語口語水平提出了幾點建議。
【關鍵詞】體校 英語口語 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1)07-0094-02
口語相對于書面語言而言,是有聲的語言,是語言的輸出或釋放的過程。運用口語交際是人類所特有的活動。語言教學中聽、說、讀、寫四項基本技能缺一不可。隨著我國體育事業(yè)的不斷發(fā)展,越來越多的體育人才走出國門參與國際賽事,很多運動員在比賽、裁判及與外國人交往時,深感口語的重要。體校學生一般都是優(yōu)秀運動隊的后備人才,加強其在校期間的英語口語學習顯得尤為重要。
一 體校英語口語教與學的問題
在體校英語口語教學中,我們經常遇到這樣的問題:很多學生作業(yè)都不錯,考試也還行,就是不喜歡發(fā)言;一些學生筆試成績好,口語卻很糟;在交際活動中,很多學生心里想得挺不錯,一到口頭表達就抓耳撓腮,表達不完整;還有的學生自由會話時語言流暢,思維敏捷,可一到正式發(fā)言就吞吞吐吐。諸如此類現象普遍存在,深層原因在于英語口語教學實踐的不足。
1.英語口語學習環(huán)境不夠完善
學生在講漢語的群體中學英語,一般不存在交際的需要,所以他們缺乏緊迫感。同時,由于學生體育訓練時間較多,英語口語的學習和鍛煉機會更少。正因為如此,需要盡量創(chuàng)造好的英語教和學的環(huán)境,迫使學生開口說英語來促進學習。就目前多數體校的英語教學情況來看,課堂仍然是教英語和學英語的最好場所,但教師往往不能堅持全用英語授課,一是怕學生聽不習慣、聽不懂;二是怕影響學生筆試成績;三是認為體校學生英語底子薄,沒必要。從而多用傳統的中英文雙語教學,使學生對母語——漢語的依賴性大,習慣用漢語的思維、語法去學習甚至翻譯英語。長此以往,學生的英語聽力、語感、口語表達很少得到鍛煉,不能體會英語口語對于交際的重要性,傳統的英語教學不能提供和創(chuàng)造學生說英語的語言環(huán)境,學生常常習慣于用漢語提問,缺乏環(huán)境,很少去思考、嘗試用不同的英語語句表達,很難提高英語口語交際能力。
2.學生學習英語口語積極性不高
一方面,培養(yǎng)英語口語表達能力必須通過大量的反復練習和實踐,而目前絕大多數體校學生英語學習時間偏少,有些班級學生人數過多,且學生英語水平參差不齊,教師很難組織有效的口語訓練活動,學生實踐機會少,口語表達能力自然難以提高。
另一方面,像大多數初高中學生一樣,體校學生受母語思維習慣影響,許多初中生往往會按照漢語邏輯口頭表達英語詞句,結果經常出錯再加上體校學生存在“重體輕文”的現象,在學習英語口語時沒學就感到困難。在這樣的情況下,學生的自信心屢屢受挫,從而對開口講英語產生懼怕心理;口語表達時顯得更為焦慮和緊張,又反過來嚴重影響他們的正常思維和連貫敘述,導致了學生學習興趣不高,并造成了惡性循環(huán),這是體校學生英語口語教學整體效益難以提高的重要原因。
3.教師不能正確引導學生口語表達
犯錯誤是語言學習過程中必然的現象,學生總是在不斷犯錯誤中學會語言的。學生在自我表達時,教師往往高度警惕地聽學生所用的每一個詞句,一旦發(fā)現學生在語音、語調、語法上出現差錯,就馬上打斷糾正,這種見錯就糾的教育方式,打斷了學生思路,影響了學生完整表達,挫傷削弱了學生獨立說英語的信心和興趣,長此以往,學生考慮與擔心的是自己的句子有無語法錯誤,過多的注意語言形式的正確與否;其次,有些學生總覺得自己的英語基礎差、語音語調不標準,怕開口,產生畏難情緒,漸漸地失去口語表達的勇氣。再次,體校學生的英語水平較差這是事實,但是有些教師把這個作為學生口語成績不能提高的理由,認為學生學得吃力,自己也教得吃力,對學生有種放任的思想,并沒有想方設法提高學生的口語表達。因此,教師在評價學生交際中的語言錯誤時,不注意策略、不講究方式方法,會使學生產生畏難情緒,挫傷其積極性,產生心理焦慮,使學生不能獲得成功的體驗,不會增強口語表達的自信心和愿望。
二 加強體校學生英語口語教學的建議
1.轉變英語教學觀念
傳統的英語教學方式不但讓學生體會不到學習英語的樂趣,反而會使其在心里壓抑著一種反抗的情緒。一旦他們的目的達到,就會把所學的忘得一干二凈。持這種學習觀念的學生是無法把英語學好的。因此,轉變學生的學習觀念是學好口語的第一步,因為只有思想轉變了,才會付出相應的行動。所以教師應該慢慢地引導學生,讓他們意識到學習英語并不是沒有用,底子薄也可以學好。通過語言這個工具,可以了解其他國家的傳統文化以及國際賽事規(guī)則,更好地跟外國人交流,在國際比賽中不被動,為取得更好的比賽成績而服務。
2.提高學生學習熱情
從小學到中學,真正喜歡英語的學生只占極少部分,而體校學生又是這極少部分中的極少的部分。但是只要激發(fā)了他們的學習熱情,他們同樣也會學得很好。教師要使學生意識到語言是交際的工具。英語學習的最根本動力是交際的需要,英語能力的培養(yǎng)是綜合能力的培養(yǎng)。口語與聽、讀、寫同樣重要,不要受應試教育觀念的影響。只有激發(fā)學生對口語表達產生濃厚的興趣,才能使教師的教學與訓練達到應有的教學效果。在剛開始的時候,教師不要在意學生說得有多么好、多么流利,關鍵是要讓他們敢開口,只要他們開口說就應該多給他們鼓勵,讓他們建立說英語的自信心。在教材上的語言材料與趣味性話題之間找到一個切合點,緊密結合學生實際,讓學生“有話可說”、“有話想說”。
3.加強學生口語實踐
采取創(chuàng)設情景、短劇表演、小組對語、講故事、學英文歌曲等多樣化的課內教學方法與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不斷給學生表達與創(chuàng)造的機會。通過反復的練習和不斷地創(chuàng)新,提高學生口語。體校學生訓練和學習任務都較為繁重,英語口語實踐的創(chuàng)設主要依賴于課堂。教師在進行課堂教學過程中,應在課文講解的基礎上,結合教科書內容,給學生創(chuàng)造較為真實的語言環(huán)境。教師可以利用體育專業(yè)特色采取創(chuàng)設情景、短劇表演、小組對語、講故事、學英文歌曲等多樣化的課內教學方法與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不斷給學生表達與創(chuàng)造的機會。通過反復的練習和不斷地創(chuàng)新,加強學生的口語實踐。對于口語較好、表現積極的學生,可以適當加大表達任務的難度;對于口語較差、表現被動的學生,要給予鼓勵,可以適當降低表達任務的難度。學生在說的過程中出現錯誤時,教師先不要急著糾正,等學生暢所欲言后,先對學生的表現予以褒獎,然后再找機會糾正其中錯誤,并要讓學生明白英語表達出現錯誤是不能完全避免的,只要多鍛煉,錯誤必然會越來越少,這樣學生就會增強口語表達的愿望。
參考文獻
[1]劉喜梅.談提高中學生英語口語能力的課堂教學實踐[J].凱里學院學報,2008(4):145~146
[2]薛宏波.遼寧省運動員英語教學現狀調查及分析[J].遼寧體育科技,2008(12):107~108
[3]田宗傳.關于中學英語口語教學的一點思考[J].中學生英語,2010(7):43~44
〔責任編輯:陳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