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式成功學
1932年的紐約,柯立芝所夸耀的“永久性的繁榮”早已蕩然無存,他留給繼任者胡佛的是一個衰敗的國家。曾經(jīng)是繁華之都的紐約市到處都是排隊等候領救濟食品的失業(yè)者和高喊“五美分擦一雙”的鞋童。不少男人為了維護在妻子面前的尊嚴,每天精神抖擻地出門之后,卻只能在咖啡館要一杯五分錢的咖啡,再用贈送的開水混合贈送的番茄醬自制一杯番茄湯騙騙自己的肚子,然后為當天家里晚飯的來源大費腦筋。
在這個被美國人稱為“歷史上最慘的一年”中,就連成功學專家的日子也不好過,拿破侖·希爾失去了剛買不久的莊園,另一位成功學大師戴爾·卡耐基也面臨著破產(chǎn)。
隨著美國經(jīng)濟觸底反彈,飽受危機折磨的人們對于成功有了強烈的欲望??突?936年出版的《影響力的本質(zhì)》成就了他本人百萬富豪的地位。當時有多少美國人因為卡耐基的書重新振作實在是無法考據(jù)了,但至少卡耐基讓自己在那個極端不景氣的年代成為傳奇。
1933年,拿破侖·希爾接到了美國總統(tǒng)羅斯福請他加入國家復興計劃的邀請。令人敬佩的是當時生活頗為拮據(jù)的他只象征性地收取政府每年1美元的報酬。他帶給美國的是那段時期羅斯福最得人心的“爐邊談話”中的一些發(fā)言稿和總統(tǒng)那句鼓舞人心的名言:“我們唯一的恐懼就是恐懼本身。”他的《思考致富》一書中直到今天仍然被提及的成功故事和激勵法則,讓渴望成功的美國人找到了激情釋放的方向,銷量多達100萬冊,更是成就了他成功學大師的地位。
但是卡耐基也曾經(jīng)飽受批評,被質(zhì)疑他描述的“通往卓越的捷徑”或許是空中樓閣??突\懇地回應:“我所贊同的理念并不是我獨創(chuàng)的,而是從蘇格拉底、雀斯特費爾、耶穌那里偷來,而把它們放在一本書里的?!笨突赋隽藬[脫平民階層的捷徑:“人們最需要的是知道如何與他人相處?!蹦7乱酝晒φ咛幚砣穗H關系的技能,按照一條一條的方法邁向成功。卡耐基非??粗睾椭C的人際關系,正是這種人際關系帶來的溫情與和善實實在在地撫慰了當時美國民眾因為壓力而越來越暴躁的情緒,緩解了因為經(jīng)濟危機帶給人內(nèi)心世界的無力、迷茫造成的焦慮。
來到東方
在上世紀末那個傳奇的年代,加州青年史蒂夫·喬布斯和他的蘋果公司迎來了第一次輝煌;比爾·蓋茨奇跡般地創(chuàng)立了直到今天仍然巋然不動的龐大微軟帝國……草根起家、新富輩出的時代,讓美國人看到了更多的成功可能性,也更加渴望成功。借助著這種對成功的渴望,卡耐基的后輩們將成功學推到了巔峰。
當時的成功學大師安東尼·羅賓斯,曾是個沒有學歷、沒有背景的社會底層青年,原本應該像一攤爛泥般徹底腐爛。但他憑借著改變自己生活的強烈愿望居然成為富豪。如此榜樣,讓美國人意識到,原來人不需要擁有蓋茨和喬布斯那樣的天分或?qū)W識,也能成為富翁。
就是這個傳奇的安東尼·羅賓斯改變了擁有相似經(jīng)歷的陳安之。在聽過這位成功學大師的講座之后,陳安之決定參加安東尼·羅賓斯公司的講師招聘會。雖然他連自己姑姑公司里電腦推銷員、會計、送貨員這樣的工作都沒能做好過,但是近乎狂妄的自信讓這個黃色面孔的青年成了那次招聘中唯一被錄取的人。陳安之在很短的時間里就成為公司中業(yè)績最好的講師之一。強烈的成功欲望使得陳安之并不甘心生活在安東尼·羅賓斯的光環(huán)之下,他在1991年從公司辭職開始自己創(chuàng)業(yè),并且在幾年之后將美國的成功學帶回了中國。
當時的中國青年正處在對未來的困惑迷茫中。激勵人心的美國式成功學經(jīng)過日本的亞洲化發(fā)展來到中國。人們第一次聽到卡耐基的名字,第一次看到陳安之激情四溢、煽動性十足的演講。干柴碰到烈火。迷茫而激情的中國青年在善于激勵和催眠的成功學那里找到了人生的目標,成功學找到了一片肥沃至極的、未開墾的處女地,并且在上面瘋狂地生長。
陳安之達到了事業(yè)的高峰:每小時的演講費高達1萬美金,“超級成功學”和“超級說服力”培訓班每人兩天學費4800元,“總裁培訓班”每人3天學費18000元……短短幾年的時間里,陳安之身價過億。
中國開始涌現(xiàn)大量的成功學大師、成功學書籍。在這個起飛的古老國度里,成功學發(fā)生了變化。
在中國變異
當成功學進入中國后,處在社會變革期的浮躁和渴望快速致富的欲望被中國的成功學“大師”們過分地放大后功利性地“放在一本書里”,使中國式的成功學相比于它在美國的老師演變出了諸多的不同。
首先是成功的簡單化。
在某個時間里掙到多少萬、沒有多少萬就是失敗的人生……與將目標放在改變自身的美國成功學不同,為了吸引眼球更因為“大師”自身的浮躁,中國成功學把成功的標準簡化成了一個個賺錢的數(shù)字??催^各種成功學書籍、聽過成功學演講后,你會覺得自己的人生似乎就是為了達到某個數(shù)字而存在。
當隨便在網(wǎng)上復制粘貼十幾萬字的成功案例、起個煽動性的標題就能出版賣錢時,“大師”不再效仿拿破侖·希爾窮二十多年的時間拜訪成功人士,認真分析他們成功的經(jīng)驗后出書立傳;當找些空洞無物的概念站在講臺上激情澎湃一番就能激發(fā)眾多渴望成功的信徒時,“大師”不再像深諳心理和演講之道的卡耐基仍在不斷失敗中汲取經(jīng)驗,不斷完善他的成功理念。
拿破侖·希爾在《思考致富》中界定財富與成功的關系:“如果我們把致富當成成功的全部定義,那生活就索然無味了?!?/p>
其次是將人生二元化。
拿破侖·希爾強調(diào)正確面對失敗,他對于失敗的定義是人所遇到的挫折和打擊。
中國式成功學將失敗變異為擁有財富之外的一切生活:“人生只有成功和失敗這兩種結局?!必S富多元化的世界被簡單地劃分為成功與失敗的二元世界,是異化了的中國式成功學的特點之一。在這種觀點中:成功者是榮耀的,可以盡情享受財富、掌聲和鮮花;而除了成功者之外的一切人都是失敗的,他們必須通過學習成功學去改變這種失敗的命運。其實這并不完全是中國式成功學造成的,從古就彌漫“成王敗寇”思想的整個社會風氣也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我們對于成功的定義是如此容易被標準化,通往成功的方式和途徑也是如此容易被標準化。我們從小就被教育要成為這樣或者那樣的人,卻絕少有人告訴我們?nèi)绾纬蔀樽约骸S兄@樣的受眾,又怎么會不催生出如此的成功學理論?在這種理論氛圍之中,成功的定義被壟斷,你的人生似乎就只有走向他們所指的那條道路,除此之外再無意義。而標準化的成功目標,也催生了標準化的成功模式。似乎所有的成功都是可以復制的,你只要照著成功者走過的道路再走一遍,就能同樣到達成功的彼岸。
可是成功真的能被復制么?洛克菲勒以私人公司壟斷美國石油的成就,只怕是再不會有人能夠復制得了;比爾·蓋茨之后,再無人能創(chuàng)立如微軟般的軟件帝國……每一個成功者所擁有的不僅僅是可以復制的行為方式,還有無可再現(xiàn)的時代背景和瞬息萬變的機遇。倒是諸多成功學“大師”的成功范例不斷在被重復,畢竟世上從不缺少渴望成功而病急亂投醫(yī)的人。
我們并不是否定成功學中所推崇的那些成功法則,就像前面卡耐基自己承認的那樣,成功學只是將一些常理綜合而成的理論組合。按照這些法則改變自己確實能完善個人能力,但這只是成功之前的必要條件卻不是充分條件,光完善自己自身的個人能力并不能越過現(xiàn)實直接抵達成功的彼岸。更何況人生本應該是多元化的,我們應該為那些努力爭取財富的人喝彩,同時也應該包容更多其他的成功定義。
最后是缺乏底線。
卡耐基一向推崇和諧的人際關系,他曾經(jīng)說過:“在人生的道路上能謙讓三分,即能天寬地闊?!笨墒窃谥袊切┡晒W外衣的激勵課程、銷售講座甚至是如病毒一般的傳銷,都在聲嘶力竭地教人們?yōu)榱搜杆僦赂欢黄谱约旱母鞣N底線。
陳安之在演講時曾自豪地說過他的員工會在公司把推銷課程的電話打到凌晨兩點,還洋洋自得地對電話那頭的老板說:“如果你的員工都能像我這樣拼命,你何愁不賺錢?”在如此疲勞轟炸的推銷之下,只怕有不少人是為了耳根清凈而被迫接受的。而曾經(jīng)是中國成功學不斷推崇的偶像之一的唐駿,更是在爆出學歷門之后還大談:“你欺騙一個人沒問題,如果所有人都被你欺騙到了,就是一種能力,就是成功的標志?!备鼮榱钊藫牡氖?,還有不少人支持唐駿的這種言論。這不能不說是浮躁的成功學和社會風氣聯(lián)手造成一部分人的道德底線模糊。
陳安之有一句名言:“要成功,先發(fā)瘋,頭腦簡單往前沖!”從成功學進入中國不到二十年的時間里,這匹被異化了的脫韁野馬正是在發(fā)瘋一樣地往“錢”沖著。騎在這匹野馬之上的“大師”們一路是賺了個盆滿缽滿,卻留下了眾多信徒在“成功學”打造的“捷徑”之中看不到成功的終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