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全面建設和諧社會,加快推進素質教育的新階段,伴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學生們思想活動的自主性、多樣性、選擇性、差異性日益增強,傳統(tǒng)的班主任思想政治工作方法已日益凸顯出其局限性和片面性。當前班主任思想政治工作實際,要求班主任在思想政治工作中強調交往的作用。
關鍵詞:班主任;思想政治工作;交往;方法;作用
班主任對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過程是交往的過程,成功的交往可以使班主任和學生在認識上達到共識、情感上產生共鳴、思想上得到升華,取得良好的效果。班主任思想政治工作的實踐表明:班主任思想政治工作能否取得實效,關鍵在于班主任和學生之間能否進行有效的交往。
一、交往與交往過程的內涵
交往是文化和藝術的合一。充分領悟交往意義、準確掌握交往原則、適時并合理運用交往技巧對做好班主任思想政治工作十分重要。交往過程是指交往主體(教師、家長等)對交往客體(學生)進行有目標、有計劃、有組織的思想意識、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念等信息交流,使交往成為雙向互動的過程。在此筆者把交往過程界定為五個因素,即交往主體、交往客體、交往介體、交往環(huán)境、交往渠道和途徑。
二、在班主任思想政治工作中有效交往
(一)選擇好交往的途徑
在班主任思想政治工作中必須轉變單一的“填鴨式”的教育模式,結合交往實際和內容,選擇多樣的交往方式,創(chuàng)新交往載體,綜合運用交往途徑,以使班主任思想政治工作收到良好效果。
1.談話
談話因其具有面對面、直接互動等特點,其交往效果往往是短期見效的。通過談話,可以建立學生情感檔案,記錄學生的心理和學習的成長歷程。談話的對象和環(huán)境比較復雜。因此,要正確運用談話這一交往途徑,對談話的要領和藝術提出更高的要求。
2.會議
會議是交往的傳播載體,其作用仍然不可忽視,它主要有學生大會、班會、晨會、團會、座談會等會議形式。
3.訪問
訪問可以是家訪、電話訪問、個案訪問等。具有查到第一手資料,進行真實地分析,做到由個體推及到群體的作用。提前做到對沖突和矛盾的預防、化解。
4.網絡
近幾年來,除了報紙、廣播、電視等傳媒外,網絡發(fā)展日新月異,引起了學生們的極大興趣,網絡論壇、電子郵件等新的交往方式被廣泛運用。
5.調查研究
調查研究從來就是我黨制訂政策、落實規(guī)章的重要方式,它的全面深入的交流效果是別的途徑做不到的。
(二)把握好交往的方法
1.談心交往法
談心是個體交往的主要形式,是班主任思想政治工作中解決個別、典型思想問題的重要方法。班主任在談心交往時,要講究談心的策略和藝術。
2.情感交往法
情感是班主任做好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的起點,是協(xié)調與學生關系的動力。班主任要帶著濃厚的感情去做工作,建立起與學生的深厚情感,像對待自己的親人那樣無微不至地關心、體貼學生,使學生切實感受到親切、溫暖和愉悅。要放下“我是領導,我是班主任,我是來教育你的”的架子,以平等的姿態(tài)與之交流。要學會換位思考,傾聽不同意見。只有設身處地才能真正理解人、說服人,達到教育人的目的。
3.感染交往法
感染交往是指學生在無意識和不自覺的情況下,收到一定感染體(形象具體、生動的情景、事物、現象等)影響、熏陶、感化而接受交往信息的方法。運用感染交往法,可以利用感情的力量,寓理于情,學生在不知不覺中,樂于接受交往信息,受系統(tǒng)的開放狀態(tài)而不自覺地有一種外界的力量強迫其接受,從而能夠對信息內容保持親和的、積極的情緒,在被感染的同時,比較自然地、潛移默化地接受某種思想觀念或行為規(guī)范。
4.心理藝術交往法
班主任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心理藝術,就是將心理學的有關知識和心理教育、心理咨詢的各種方法和技巧,通過科學的技巧和手段運用到班主任思想政治工作中,通過了解和掌握學生的心理發(fā)展變化規(guī)律,因勢利導,以達到使其心悅誠服的目的。
總之,交往是一種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法,作為班主任,應該充分挖掘交往理論在平時工作中的作用,做到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從而更好地提升自我、教育學生。
參考文獻:
余仰濤.思想政治工作學研究方法論[M].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06-01.
(作者單位 安徽省肥東撮鎮(zhèn)中學)